“成都某火鍋店想通過營銷增加客流,結果被顧客吃垮”的新聞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相關閱讀:成都火鍋店被吃垮,11天虧50萬!)
無獨有偶,在北京著名的三里屯,一家虧損1500萬的火鍋店,老板想通過營銷做最后一搏,結果卻是讓人無奈:營銷費用花了不少,營業額卻沒有顯著增加。
這些餐飲新手究竟犯了哪些錯?營銷究竟要怎么做才有效?且看屏小芯來自一線的調查。
案例:虧損門店做營銷,越做越虧
在北京三里屯通盈中心,這家火鍋店開業一年有余,面積1000平米。
由于所在商圈人流不少,每到飯點,很多餐廳門前總是排起長隊。而火鍋店門前總是空空如也。開業一年,老板虧了1500萬。
老板四處尋找營銷高手,后來干脆自己上手:做宣傳海報發朋友圈,花錢在吃貨類自媒體上做廣告,在商場內部燈箱做廣告……所有舉措做了一遍,客人依舊沒增加,生意仍然沒起色,虧損還在繼續。
結合這位老板的營銷過程,屏小芯發現了幾個餐飲營銷的真相:
自媒體廣告費水漲船高,轉化率卻快速下降
此次,火鍋店老板找了一個吃貨類自媒體,花了數萬元投廣告。
為了應對廣告發出后可能出現的“顧客快速增加”,店里提前備了充足的食材。
然而,廣告做了一周,餐廳顧客并沒有顯著增加。
老板傻眼了:去年剛開業時在同一家自媒體做廣告,顧客迅速增加,現在怎么沒效果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微信自媒體的打開率直線下降,另一方面網友經過市場反復教育,不會向以前那樣盲目被自媒體引導了。
正所謂今時不同往日,此時用去年同樣的方式,花費更高,效果卻大打折扣。
朋友圈海報淪為自嗨
比起在自媒體花錢投廣告,做宣傳海報發自己朋友圈,甚至鼓動朋友發朋友圈,性價比似乎挺高。
這位老板當然不會放棄這種方式。
然而,老板動用設計高手做了精美海報,發動員工和朋友發遍朋友圈,門店經營仍然沒有起色。
這個原因就更簡單了:給餐廳帶來持久利潤的一般就是在餐企附近3~5公里范圍內的顧客,老板和員工的朋友圈顯然覆蓋不到這些人。
如果海報做得有傳播點,能促進其他人轉發,吸引客流,或許會有效果。只可惜,一般餐廳的人員是沒有這個能力的。所以這種方式往往淪為自嗨,或者是一種自我心理安慰:我做了努力!
地推傳單沒人要
既然忠誠顧客在餐廳3-5公里范圍內,那么做傳單,在餐廳附近發給行人,顯然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了。
火鍋店老板同樣印制了地推宣傳單,安排餐廳人員去發放。
其實,發宣傳單往往只能達到告知的目的,要直接促進轉化是很難的。更何況,大多數宣傳單做得千篇一律,毫無亮點,經過多年宣傳洗禮的一線城市人士,早已對各種打折促銷的話術有了審美疲勞。
仔細觀察一下就發現,多數顧客對發過來的傳單是拒接的。
所以,除了要對傳單內容做精心設計,還要對發送方式的渠道做考慮。
看到這里,很多餐飲人肯定心灰意冷了:做餐飲如此艱難,究竟怎樣營銷才有效?
有效的營銷,需要線上線下全方位結合
營銷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引流讓顧客到店里享受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同時也希望他體驗產品之后,二次到店。
所以,屏小芯建議,當餐廳生意不好時,老板需要先去評估到底哪里出了問題,確認產品、服務等都沒有問題了,再通過營銷引流,才是能達到良好效果。
目前要吸引顧客二次到店,常用的方式有儲值營銷、票券營銷、主題營銷送關懷等方式。單純靠某一種營銷方式很難取勝,將各種營銷方式有效組合,線上線下有效結合,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美團作為國內最大的餐飲平臺,推出的全渠道會員營銷將能為老板們解決難題。點擊視頻,了解全渠道會員營銷~
作者 | 李 燁
視覺 | 德 同
· 推薦案例 ·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飲洞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