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中國宣布逐步停用塑料吸管,每年減少400噸塑料用量
麥當勞中國宣布,公司將在食品包裝上進一步減塑,逐步停用塑料吸管。
6月30日起,麥當勞中國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近千家餐廳的堂食及外帶率先實施這項措施,消費者可通過新型杯蓋直接飲用不含固形物的冷飲,例如可樂。而珍珠奶茶、麥旋酷等含有固形物的冷飲,以及麥咖啡冷飲,目前仍將配備吸管。
麥當勞中國表示,相關減塑舉措將于2020年內覆蓋中國內地所有餐廳。屆時,預計每年約減少400噸塑料用量。(澎湃新聞)
美國連鎖漢堡品牌Shake Shack將入駐深圳,未來還要在中國開55家門店
美國連鎖漢堡品牌Shake Shack最近在中國內地市場開店動作不少。
5月28日,品牌在虹橋機場開出國內機場首店;6月底上海徐家匯商圈的港匯恒隆門店宣布開業,這兩家門店在開業當天門口均有不少消費者排隊打卡。隨后,7月1日,Shake Shack宣布,將在深圳開出首家門店。這將是品牌的首家華南門店。
Shake Shack對界面新聞表示,Shake Shack預計在2030年前,在華南開設至少15家分店,目標城市包括深圳、廣州、福州和廈門等等。2030年前,Shake Shack計劃在中國內地共開出55家Shake Shack門店。(界面)
高鑫零售訂立餓了么網上訂餐業務合作協議
高鑫零售公告稱,集團訂立餓了么網上訂餐業務合作協議及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之間的業務合作類別下的年度上限修訂。
阿里巴巴附屬拉扎斯實體同意向大潤發中國及歐尚中國(如適用)提供網上訂餐、網上推廣、物流及派送相關的服務以及有助于大潤發中國及歐尚中國(如適用)滿足其在拉扎斯實體平臺(包括餓了么平臺)經營網上訂餐業務的需求的其他相關服務。(億歐)
保定市場監管局約談美團和餓了么
河北省保定市市場監管局于日前召開網絡訂餐平臺及送餐人員管理集體約談會,美團、餓了么、百勝、麥當勞等網絡餐飲服務平臺負責人及順豐、通達、閃送等被委托送餐公司負責人參加集體約談。
約談會上強調,網絡餐飲服務平臺及送餐公司按照時間節點及時安排送餐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做好檢測信息記錄匯總。
務必防護到位,送餐人員外出提供服務時應全程佩戴口罩,口罩污染或潮濕后應及時更換;保持手部衛生,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保定發布)
美團點評事業部、搜索負責人相繼離職
點評事業部負責人黃海已于5月離職。該事業部于今年1月,由用戶平臺下點評App部更名而來,匯報對象為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王慧文。
另外,美團點評“搜索與NLP(自然語言處理)”部門負責人王仲遠也于近期離職。在今年年初的組織架構調整中,該部門被納入新成立的AI平臺,夏華夏為負責人,向王慧文匯報。據知情人士透露,王仲遠的下一站可能硅谷明星創業公司Newsbreak,也有可能是快手。
對此,美團點評回應稱,黃海因個人原因離職,其后點評事業部由王慧文親自帶隊;王仲遠因個人原因離開美團,感謝他在職期間的付出。(36氪)
北京地區返傭3%-6% 美團外賣聯合北烹協助力商家渡過難關
自6月起,美團外賣對北京地區優質餐飲外賣商戶,尤其是經營情況受影響較大的商戶,按3%-6%的比例返還傭金;返還的傭金可用于線上營銷和流量推廣。從7月3日起,返傭將延續一個月,后續視疫情情況再確定是否延長。
同時,美團為北京地區餐飲商戶開通了核酸檢測證明上傳入口。商戶可將核酸檢測情況展示給消費者,消費者通過美團App、美團外賣App、大眾點評App可查看商戶“已核酸檢測”標簽,了解餐廳的安全經營狀況。(網易)
美團外賣《2020外賣行業報告》:市場規模6500億,“萬物到家”趨勢明顯
6月28日,中國飯店協會與美團外賣攜手舉辦的首屆中國外賣節通過“中國外賣產業發展大會”進行線上收官。會上,美團外賣聯合中國飯店協會、艾瑞集團共同發布行業首本針對外賣市場的報告類書籍《2020外賣行業報告》。
報告指出,2019 年外賣產業規模突破6500億元,90 后、00 后外賣用戶群體占比超過60%,行業滲透率持續提升。經過多年發展,外賣已逐漸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向更大人群、更廣品類、更多消費場景拓展。
2019 年外賣規模破6500億元,非餐品類拓展“萬物到家”生態
報告顯示,2019 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達到4.6萬億,其中外賣產業規模為6535.7億,相較于 2018 年增長39.3%。隨著外賣大盤的增長,外賣對整體餐飲行業的滲透率已達14%,呈現持續提升趨勢。此外,生活超市、生鮮果蔬、醫療健康等非餐品訂單占比的日益提升,使得2019 年美食品類的外賣訂單量占比首次跌破九成,相較于 2017 年降低了4.1個百分點。
“萬物到家”趨勢在疫情期間也得到集中性突顯,據美團在今年2月發布的《2020春節宅經濟大數據》,美團外賣平臺蔬菜、肉、海鮮等食材類商品平均銷量環比增幅達 200%,口罩銷量達500多萬個,感冒清熱類中成藥達20多萬單。“想要即達”的消費理念深入用戶心智,外賣正發展成為全時段、跨品類的新零售時代不可或缺的消費場景,為餐飲、零售、醫藥等多個行業帶來新的消費紅利。
年輕群體訂單貢獻量占比達7成,“一人食”成普遍就餐場景
在外賣消費者領域,年輕群體正式接班成為主力,90 后、00 后外賣群體的占比超過60%,且兩個群體貢獻的訂單數量占比達到了七成以上,其中90后貢獻了接近6成的外賣訂單。
外賣用戶的調研結果顯示,與70后、80后就餐形式以群體、家庭或多人聚餐不同,在90后、00后的外賣訂單中,單人用餐的比例分別是 65.4% 和 73.7%,在“一人食”就餐場景下,年輕消費者對外賣產品的要求為果腹、適當美味、高性價比。報告指出,這一獨立而不孤獨的就餐方式與我國獨居人口數量的增加緊密相連,“孤獨經濟”正在撐起一個千億級規模的市場。
在品類的選擇方面,年輕群體更傾向于快餐簡餐、米粉/米線以及奶茶果汁等客單價相對較低的品類,這一方面與他們的消費能力相關,同時也與其對各式地方小吃、創新飲品的多元化、個性化嘗鮮心態相關。
隨著年輕群體成為外賣消費主力,外賣餐品的包裝、配送、營養搭配也需要同步優化,進一步適配消費者需求。
快餐簡餐占比23%拔得頭籌,輕食、沙拉強勢打榜
報告顯示,快餐簡餐這一細分品類在外賣市場最受歡迎,2019年占總體訂單量的23%,從整體上看,快餐小吃品類以其剛需性、豐富性等特征可容納從一線到五線以下的城市用戶,一直占據較大的流量通道。
作為接近于火鍋的細分品類,麻辣燙由于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位居線上搜索熱度排行榜第一。而炸雞品類與西式快餐品類中的部分餐品重合,消費者基礎穩固,《來自星星的你》、《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的爆火更是提升了餐品的話題度,使其成為快餐小吃品類增速第二的細分品類。
與此同時,消費者對“甜”類產品的的消費意愿增加明顯,奶茶和甜品的消費迅速增長。報告顯示,奶茶果汁訂單量增速達到了 82.8%,為訂單量前 20 位中增速最高的細分品類,隨著餐飲與零售的深度融合,奶茶果汁品類依然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此外,近年來西餐“輕食風”掀起“吃草”熱,輕食/沙拉這一細分品類強勢進入西餐品類訂單數量的前三名。
專注外賣領域垂直行業媒體
助力50萬+餐飲人共同成長!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