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升級大潮和新零售的影響,本地生活行業正在持續穩定增長,其中,網絡外賣在經歷2018年一系列重大變化后,將進入新的階段。
3月1日,互聯網第三方數據機構DCCI發布了2019年首份外賣行業報告——《網絡外賣服務市場發展研究報告》。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已有45.4%的網民使用過網絡外賣服務,網絡外賣用戶規模高達3.6億。其中,使用網絡外賣平臺的主要原因是外賣成為生活習慣,從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占此原因的用戶數占比由41.5%增長至44.5%。
顯然,網絡外賣早已從幾年前的市場培育階段進入到穩步提升發展階段,并成為中國消費者不可缺少的本地生活餐飲平臺。基于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主流網絡外賣平臺發生了幾次重大變化。其中包括餓了么被阿里巴巴收購、百度外賣正式更名、美團點評上市,同時新玩家滴滴外賣進入市場。(每日經濟新聞)
外賣平臺也能選購精神食糧了!北京市和美團目前已就“實體書店+美團平臺計劃”達成產業協同框架協議,72家北京市實體書店成為第一批進駐美團平臺的示范企業,美團平臺則對這首批書店給予免費入場、流量補貼等支持。這是北京青年報記者3月5日從北京市委宣傳部獲悉的消息。(《北京青年報》)
預約取消、堂吃受阻、備貨損耗、成本高企……突如其來的疫情,令餐飲行業陷入“寒冬”。為了“續命”,“觸網”加入外賣市場幾乎成為眾多餐飲企業唯一的選擇。
餓了么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有近10萬家門店新上線外賣功能,其中不乏老字號、高端餐飲、星級酒店等“新入局者”。與此同時,不少“老玩家”迅速對外賣結構進行優化,努力“活下去”。(浦東時報)
近日,美團方面發布數據顯示,自2020年1月20日至2月23日,美團外賣配送平臺新招聘7.5萬名勞動力成為外賣騎手。在這些招聘的外賣騎手中,新增騎手中37.6%來自餐飲等生活服務業,27.2%來自制造業企業,13.8%來自小微創業者。
他們當中,不僅有理發師、IT從業者、健身教練、老師、網約車司機、攝影師、在校大學生,還有想要環游中國的窮游者。
數據同時顯示,在疫情期間,新增騎手數量呈上升趨勢,還在穩步增長。其中新增騎手中六成以上來自工廠工人和服務業從業者,過半數新增騎手是“本省就業”。(每日經濟新聞)
在疫情催生宅經濟中,同城物流、跑腿服務正在進一步崛起。隨著2020年春節疫情的繼續,外賣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近期,用戶的訴求不僅局限在餐飲一項,而是擴充到了“買菜”“買藥”“跑腿”等多元化的訴求上。(新浪科技)
據36Kr報道,外賣平臺Hungry近日獲得了2000萬美元B輪融資,投資者包括Evolution VC Partners、前Whole Foods CEO Walter Robb、演員Kevin Hart、說唱歌手Jay-Z和幾位NFL選手。據Crunchbase信息,截至目前Hungry獲得的融資總額已經達到3260萬美元。
Hungry聯合創始人兼COO Eman Pahlavani介紹到,本輪Hungry的估值已經超過1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可以成為獨角獸(即估值超過10億美元)。(投資界)
編輯|二水 圖片|網絡 內容|外賣頭條
專注外賣領域垂直行業媒體
助力50萬+餐飲人共同成長!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0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