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外賣頭條
前幾天的一則“男子點外賣惡意差評被判刑9個月的事件發酵”據浙江樂清市法院發布,多次謊稱外賣食品有頭發,送錯餐而獲得退款的22歲被告人沈某,因犯尋釁滋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隨案移送的犯罪所用手機一部予以沒收。
沈某在某外賣軟件中下單點餐,用餐后惡意差評,并前后13次訛詐商家、成功申請外賣退款,總計金額251.5元。
11月6日,溫州樂清法院公開審理此案,并當庭判決沈某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
不少商家聽到消息:大快人心!但問題的背后,是時隔一年的結果!
一、1個月內,以食品內有頭發為由,騙取多個商家退款!(同一個理由)
1
橫跨周期1年,惡意給差評并退款
事件回到2018年的11月4日,沈某下單點了一份雞腿排飯,之后,商家便收到一條評價:“有頭發怎么吃,吃死了怎么辦“。商家隨后與之溝通,沈某要求退款,基于評價,店家同意退款16元。
據浙江消息,2018年10月至11月期間,沈某以上述方式成功申請外賣退款13元獲利251.5元,其中包含被商家認出系惡意退款,拒絕退款,和沈某自己出于害怕心里取消退款申請的訂單。
調查之后,沈某的作案動機也很明確:“沒有錢”。
11月6日,浙江樂清法院對此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沈某尋釁滋事罪一案。公訴指控,被告人多次以不花錢吃到外賣為目的,多次以外賣商品中有頭發或者送錯餐為由要求商家退款,在商家拒絕退款時以給差評或者投訴等方式脅迫商家退款。
沈某的作案手法也很簡單,使用2個手機號,多次更換外賣配送信息以防止商家認出。
2
惡意索賠屢次得手為那般?
不難發現,多次作案中,沈某都以相同的理由——食品里有頭發。
①謊稱餐品有頭發
1 .2018年10月6日,沈某訂了午星便當外賣的奧爾良雞腿排,在外賣平臺留言食物里有頭發申請退款,午星便當店第二日自動退款14.8元。
2.2018年10月7日,沈某訂了華萊士外賣的飽食餐(香辣雞腿堡+辣味雞肉卷+雞米花+黑椒雞塊),通過撥打商家電話,以謊稱食品內有頭發為由申請退款,成功退款26.9元。
3.2018年10月12日,沈某訂了徐慧三鮮面外賣的三鮮炒粉干,通過電話聯系賣家,稱食品內有頭發,成功退款28元。
……
1個月內,累計13次以“食品內有頭發為由,發起退款申請,均得到退款。
②餐品有異物
一位商家這樣介紹:自家經營的奶茶店里,有一次遇到敲詐勒索與惡意誹謗,中午12:00接到的訂單,下午15:00用戶表示,喝出螺絲釘,把餐取回來后,確定螺絲釘不是店里的,并表示店內可以隨時接受檢查。
出于服務行業特性,沒有立即否認而是態度誠懇的道歉,但該顧客還是不依不饒,后來選擇走法律程序,對方發信息要報警,但卻一直未報警,不停打電話稱“要讓你們花錢買個教訓“,當天下午5點左右,衛生局接入調查未發現衛生問題。
③違規經營
8月底,遠在重慶的男子惡意舉報上海30多家外賣店鋪,其中有商戶向其匯款2000元。事后,以涉嫌敲詐勒索罪名被捕。
而他借鑒職業打假人的手法,舉報商戶違規經營。以此勒索“協商會“。到案后的陸某某稱,這些店鋪是隨機選的。以超出經營范圍為由,入網商品未按許可類別范圍經營食品。
④商家心理
業內商家張先生表示,訂單金額不大,80%的商戶遇到反映餐品問題的都會主動解決,退款或者換產品。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畢竟一天上百單,也不會注意個別的單子。而且,這種問題,一兩次不容易被發現,除非,那個顧客經常多次要求退款,換餐,商家才會懷疑。”
3
應該怎么辦?商家應對的困難
“為了預防菜品差評,現在工作間里,都要求穿戴服裝,戴口罩、頭帽,避免食品衛生問題。“一位商家表示。
號碼虛擬、差評匿名、用戶信息保護,聯系顧客變得更加困難,反而顧客無論是點單還是收貨后只需打開店鋪就可找到商家電話。
同時,商家還面臨著維權周期長的困境,以奶茶店老板的表述,10月出現的問題,現在雙方處于訴訟階段,還要進一步審理,結案事件預計到明年。
而本文開頭提及的案例中,當沈某再次以食品內有頭發,申請退款,但商家要求拿回外賣,沈某取消退款申請;
同一家店鋪,第一次,有商家懷疑是惡意退款用戶,主動取消了訂單;再次下單時,稱食品內有頭發,商家認出是惡意退款用戶,不予退款。
外賣君也發現,不少商家應對差評開啟正面回懟模式:
結語:
近年來,惡意差評勒索、食品衛生問題退換貨款行為多次發生,商家除了警惕外,更應該做好防護準備,及時處理問題訂單,留存證據,必要時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圖片|來源 網絡
來稿|微信:13253552411
聲明|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往期精彩 ——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