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個月內,煎師傅7家店起死回生,老板反思,“多虧了它!”

    “我喜歡工匠做手藝的過程,質樸、迷人。”開了8年畫室的王譽喜,對江南煎包一見鐘情。

    “想做一款傳承百年、享譽全球的中華手藝煎包”。

    于是,他便跑去江南取經,還把店開到了紐約。

    “匠心和機械不再打架了”,今年升級的獨家包子機,終于找到了平衡,還高效;

    去年今日,煎師傅被迫關了7家店,明年上半年,它要開出30家直營店。

    這是起伏成長的一年,來來往往,王譽喜日益堅定,“嗯,不會煎包的畫師不是好司機。”


    水墨畫的玲瓏心,為何倒騰庖廚做包子


    2015年4月初,正是江南寒氣漸消、山水復蘇的時節。

    王譽喜來到杭州寫生,在好友陸凱的引薦下認識了周波。

    注:周波,老臺門聯合創始人,全國8000多家分店;還有尊客飪等數家餐飲品牌,旗下門店共計上萬家。

    “午飯還沒吃吧,去我那看看,嘗嘗我家的包子!”

    “午餐吃包子?”半信半疑下,王譽喜二人在周波的引導下,到了尊客飪的店門口。

    “真的太好吃了,皮薄肉厚,汁水飽滿”,在他的期待下,周波領著二人進了廚房,師傅們正在填餡包包子,一下一個、一下一個,“太迷人了,我特別喜歡那樣的手工制作,每個包子都像一個藝術品。”王譽喜回憶道。

    周波看到一個藝術生這么喜歡水煎包,“如果你想的話,到我這來學嘛!”他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

    “真的嗎?我明天就來!”

    “好!”

    帶領著一隊四人小組,王譽喜真的長駐杭州,開始學習。

    小半年來,“我們從門店基層的工作做起,從和面、打肉到拌餡、做包、煎包,全都反復學習,過程其實挺艱苦的。”

    一份耕耘,一分收獲。

    回京后,王譽喜特地邀請美學專家來設計煎師傅的品牌logo。

    畫中女子發澤鮮亮,明眸善目,小心翼翼地呵護著這一鍋香氣誘人的小煎包。“眉眼間散發著匠心精神,自然地傳遞著煎師傅想表達的匠心精神。”

    灌湯煎包市場無人,原來有妖魔鬼怪


    “在北京,唯一一個叫灌湯煎包的只有煎師傅。”

    這么有特色的江南美食,在偌大的帝都,居然沒有知名品牌、沒有競爭對手?怎么可能?

    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下去,“煎包子看起來很簡單,標準化聽起來也就是依賴機械,實際真不那么回事。”

    王譽喜告訴頭條君,要想騰飛,煎包子這檔生意,有4大不得不跨過去的坎。

    坎一(妖):人工成本高。

    傳統的煎包店從和面、做陷到包包子、煎包子,大部分的流程都需要手工完成,“你可以機器和面、切餡兒,難道你能讓它給你包包子再煎包子?”

    高度依賴人工的后果就是避不可免的成本問題,產能與成本呈正相關。

    坎二(魔):工作效率低。

    靠純手工來完成出品,僅包包子就需要4個人才能跟上煎包。

    加上和面的、煎包子的、收銀的、服務的,極度不符合小而美的店鋪配備標準了。

    坎三(鬼):出品速度慢。

    一個熟練的師傅一分鐘一般能包出6-8個肉包,“菜包慢點,得做記號。”

    而包子機呢,一分鐘可出品大概40個包子,差別一眼便知。


    坎四(怪):標準程度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或偏好,包子的褶法不一樣,形狀大小不同,餡料口味偶爾發生變化,這都是很常見的事。

    王譽喜說:“要是遇到了師傅心情糟糕,第一個受傷害的就是門店營業。”

    人力完成標準程度、統一化的能力,始終無法與機械相提并論。

    匠心與機械,真的沒法平衡了嗎?

    遇水架橋,降本增效,要開出30家直營店


    “煎師傅最慘的時候,真的快做不下去了。”

    本來,學成歸來后的四人組,興致沖沖地開起了店,生意一天比一天好,顧客們經常要排隊買包子。

    工商注冊成功后,雖然產能問題一直時不時地糾纏著王譽喜,煎師傅依舊紅紅火火地開店掙錢,樂此不彼。

    “不到半年,我被迫關了8家分店。”

    去年10月,煎師傅從12家店,關到剩下4家。

    有的是因為去年年初,北京市政府頒行的穿墻打洞措施,被迫關的;

    有些則是軍產、校產的強制性收回;

    還有的是執照走流程的時間太長,影響正常經營。

    “算上轉讓費、房租、設備、工廠、裝修、人工,還有營業額流失,我們損失了接近600萬。”

    后來,煎師傅被劃入北京市商務委員會的“陽光早餐工程”名錄,才枯木逢春。

    “經過一次劫難,我們開始正視、解決自身的毛病。”

    1
    建立供應鏈體系,研發包子機。

    為了解決人工成本、品質不統一、出品效率低等問題,“既然只剩4家店了,我就閑下來了。”

    不是真閑著,王譽喜開始四處考察工廠,走訪各地的包子機加工廠。

    在河北燕郊,合作投產了一座4000平米的加工廠,具備可視化、數據化、智能化的自建供應鏈體系,可實現90%以上的產品標準化。

    “包子機就在那開發出來的,有了它以后,2個人就能保證10家店的產能要求,我一下子省了2個人工。”

    2
    爆款產品引流,升級外賣包裝。

    為了重煥生機,王譽喜開始重視外賣渠道,將官塘煎包作為引流產品,“包子賺不了多少錢,沒幾個人干吃包子不來點湯水吧。”

    目前,除了灌湯煎包是銷量冠軍外,牛肉面、酸辣粉、鮮肉餛飩、現磨谷漿,都賣得很好。

    以前就是包子往盒子里一放就出去了,為了保溫、保證外焦內嫩的口感,煎師傅還會再包一層錫紙

    “將來也會在盒子、包裝袋做一系列的VI設計,提高客人的享用體驗。”

    3
    精簡員工體系,優化門店布局。

    “原來生意好得時候,人多點也沒覺得什么。”

    很多人離開了,也有人堅守在這里,王譽喜決定給員工來次大換血,將公司部門、崗位,該換的換,該調的調,“總部現在每個人都各司其職,不會重合、也不會找不到負責領域,清晰多了。”

    此外,關于門店,王譽喜也有自己的方案更新。

    在裝修上,摒棄大眾化風格的裝修,他邀請了操刀設計,以江南水鄉的白墻黑瓦為主調,輔以傳統的染布文化,風味別致,令人耳目一新。

    在布局上,“商圈核心店自然是要開的,但社區店也不應該忽視。”

    雖然外賣的白領市場向家庭餐的轉移比較緩慢,不可否認的是,家庭用戶訂餐的量級正在凸顯。

    接下來,煎師傅將以一個面積大的中心旗艦店向外擴散,“包子機也會放一個在大門店,然后配送到各個衛星店,提升運輸效率。”

    從1到12,又變回4,“明年6月份前,我們應該會開出30家直營店。”

    “那打算什么時候放加盟呢?”記著問到。

    王譽喜想了想,“暫時還沒想好,嗯,將來吧。”

    原創聲明:本文版權歸外賣頭條(wm88766)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更多干貨 · 點擊閱讀



    · END · 

    -洪七公外賣課堂  -

    更多課程敬請期待~
    首席助教 微信|hqgwmkt02

    -媒體、商務合作-

    首席外賣官|an361360


    統籌丨孫冰

    編輯|孫冰   制作|外賣頭條


    外賣領域,頭號媒體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2277.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2月6日 21:35
    下一篇 2017年12月6日 22:1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