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信“蛋炒飯不姓蛋”,他為何能靠炒飯做到外賣單店月銷8000單?

        “大家好,我是揚州炒飯,脫胎自碎金飯,即蛋炒飯,有資料記載說我來自隋朝越國公愛吃的碎金飯。后來我又多了很多兄弟姐妹,比如“什錦蛋炒飯”及“青菜炒飯”等,作為炒飯品類大家族的我,其實很悲哀,很多人都以為我姓“蛋”,一直以來都是處于有名無姓的情況。”


     

         根據第一財經聯合餓了么發布的2016年數據報告顯示,揚州炒飯是2016年線上外賣熱門菜式的第10名。

         因為炒飯,只要是能炒菜的地方它都能炒,以至于沒有專門的門店去做炒飯。

    雖然炒飯整體銷量很高,也被大眾所熟知,但是目前炒飯還處于“有品類,沒品牌”的狀況。

        “一口炒飯,傳遞一口“fun”。在這個世界上,傳遞著幸福的人,總是最“fun”的,“炒FUN”炒飯想要傳遞給大家的一個感覺就是樂趣,就是很開心、很快樂的感覺。

          從此劉信開始做起了證明題。在證明“蛋炒飯”不姓“蛋”,而姓“炒FUN”的過程中,劉信費盡了心思。

           用戶下單,商戶生產,配送員送餐,一個流程走下來,其實顧客沒有什么沉淀,有時候我們甚至都不知道顧客到底是男是女?

           但大量的用戶,該怎么匯聚呢,匯聚之后,又該怎么去撩呢?

          “炒FUN”團隊,組建了5000粉絲的諸多社群,目前已經有了1000多的鐵桿粉絲,這個社群可以說在維護顧客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在線上,主要用作與粉絲之間的互動。每當到了上班的點,炒fun 就會扔一個紅包在群里,群里的任何人都能看到。現在的外賣市場上,白領和學生作為外賣的領軍人物,每天到了吃飯的點,翻開美團,翻開餓了么,從第一頁翻到最后一頁也未必會選擇出自己想吃的東西。所以,此刻的紅包會讓顧客在點餐之前產生記憶感,這樣成功選擇“炒FUN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在線下,為每次店鋪舉辦的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群里的用戶,都是在3公里范圍內的。在舉辦一些線下活動的時候,群里的人都會成為主力。比如“炒FUN”最近在和電影城合作,一起搞集體看電影的活動,通過微信朋友圈,用戶成功點贊的第5位和第25位,分別免費獲得電影票一張。這樣的活動好比現在網上流行的“面基”一樣。而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提供一個話題就可以了,不需要多有內涵,就像話題炒飯中毒者,最愛吃炒飯外賣的人”,這樣簡單易懂的話題就已經足夠了。

          撩,就是撩妹撩漢的那個“撩”,而且還要不停地撩,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跟顧客產生火花。“你不主動,我們怎么會有故事。”

          這樣產生的感覺不會是商家和顧客,而會是朋友和朋友。但是,一定要記得把握住那個“度”,否則用戶會覺得你撩得很生硬。

    換句話說,“分寸把握好,“撩”就是一種親近。”

     種子裂變,撩之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如何讓更多人知道“炒FUN”名字,在剛開始推廣獲客的時候是比較困難的。

          劉信團隊采用了線上的營銷邏輯,主題就是通過試吃的體驗活動單頁地推,去獲客。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設計一些優惠券、小禮品等引導用戶參與,與用戶成為微信好友。比如說,種子時候,有100個客人給你發朋友圈,有可能就會迅速漲粉到1000個客人,因為這個裂變的效應還是蠻快的。

          除此之外,劉信分享到,還是首先一定要有看點,別人一定要覺得這個好看,其次好玩,一些別人想不到的,最后是要有一些小禮品,這樣用戶參與起來會更有動力。

          光禿禿的單頁,顯得很生硬,面對冰冷的單頁,用戶或許都沒有感知。

          讓用戶知道炒飯很容易,要打破用戶以前的認知“炒飯就姓蛋”,相對就比較困難了。所以劉信在炒飯產品上,特別是產品研發上不斷迭代,希望能勾住用戶的味蕾。

     

     壯大炒飯家族,定期更新 

           很多外賣商家的SKU更新的頻率是固定的,在售的和產品庫的SKU也很多,可是當被問起,為什么要更新這個菜品?你更新的根據是什么的時候,可以說大家大多都是“一臉懵逼”。其實有著13種sku的“炒FUN有著自己的一套更新迭代的根據:

    1、炒飯也要換季

           一年有四季,變化最為明顯的當屬于夏季和冬季。夏季的炎熱,冬季的酷寒,對每一個餐飲人都是一種考驗。所以炒fun會根據季節的不同,微調自己原有產品的味道和推出適合季節的炒飯。

    微調味道,并不是改變味道,只是在已經標準化好了的配料中,進一步統一進行減少或增多某一味調料,哪怕只是一克的微調,味道都是不同的。

    推出適季的炒飯品類是需要通過產品庫精心挑選和實驗的。比如說現在天氣漸熱,于是更新一種炒飯叫春風酸菜炒飯。在里面會放酸菜,這樣就會酸酸的,里面還會有一點點微辣,這樣就會有一種酸爽的感覺,比較適合夏天。到天涼的時候會做一款炒飯叫雙味香腸炒飯,在炒飯里面就會有兩種不同口味的香腸,一種是稍微有一點點甜的,一種是廣式的,是麻辣味的,這個就很適合冬天吃。冬天那種辣辣的感覺讓人吃了會很舒服。

    2、炒飯也要蹭熱點

    在之前炒fun就推出過一款名叫“辣條炒飯的熱點新品,因為辣條在那時候正好是個熱點,所以做了一個辣條炒飯,而且這個飯賣得還蠻好。因為炒fun的朋友圈里都是年輕人,年輕人對熱門話題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其實辣條放在炒飯里面,辣條是豆制品嘛,然后又帶點辣味,再搭配一點點香蔥,加一點蛋花,加一點佐料,和辣味一起勾勒出來特別好。這個熱點炒飯帶來了很大的驚喜,最后沒想到在夏天也可以賣得很好。

    再比如接下來的熱點端午節,就可以推出一款叫炒飯粽子的新品。雖然這款新品的確是沒辦法量產的,但是,這種做法會變成粉絲的福利。

    再好的產品,也需要一個合理的著裝,這樣才符合品牌的氣質。


     不僅改名,還要換裝 

         “炒FUN”炒飯的包裝是經過設計的,其實版本有很多。現在所選擇的這個版本是最符合“fun”的調性。這個包裝給予炒fun帶來的好處,就是自帶流量。

            ”炒FUN“的餐盒拿到了辦公室就會有其他人看到,就會有人問到這是什么?接著,這個炒飯的名字就會在整個辦公室傳開。

          在此劉信還分享了他第一次給一家四百多人的互聯網企業送餐,當時他想親自去感受一下包裝的效果如何?他的包裝吸引了很多人,幾乎在場的人都圍了過來。更多的效果是因為這個餐盒,使得更多顧客選擇試一試,嘗試點和吃“炒FUN”

    雖說要有調性,劉信說還有兩點值得外賣商家注意的地方:

    1、包裝在成本中的占比

          外賣包裝很重要,但是也不能過度包裝。因為包裝是要在成本里占比的。劉信建議,包裝的占比最多高達百分之十,就已經很好了。不一定需要多好的包裝,畢竟最終留住顧客的,還是要回歸到品質和味道上。

    2、包裝小設計

          炒fun的包裝上,一般都會有一些小段子,都是符合現代時代的段子。他覺得這些段子要很貼近顧客的,所以會從顧客的角度選擇段子,選擇那些可以觸動他們內心的段子。

          劉信說:我們要選能觸動他們內心的段子,但是像一些三十幾、四十幾歲的,年齡稍大一些的顧客,我們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因為顧客群體,是分層的,有一些年齡段的顧客我們是觸及不到的。

          為了帶動客戶對品牌的每一份炒飯的感官,炒fun會為客戶準備各種帶有logo的小禮品,雖然是簡單的舉動,卻帶著溫度。


           雖然炒FUN的單店外賣,旺季銷量在8500單左右,淡季在6500單左右,月流水35萬到45萬之間,但是品牌影響力做得依舊不夠。

        “將來,是一個拼品牌的時代,要適應這個時代,如果沒有品牌的話,只能陷入無盡的價格戰。”接下來,我們將看到“炒FUN”繼續行走在,不斷為“蛋炒飯不姓蛋,而姓“炒FUN”的路上”證明的路上。

    編輯 |頭條君

    統籌 |孫   冰 

    制作 | 外賣頭條

      爆料、投稿郵箱wmtoutiao@sina.com

    留言區評論,怎么辦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2712.html

    (0)
    上一篇 2017年5月30日 17:46
    下一篇 2017年5月30日 20:3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