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外賣老板內參”可關注我!
“大娘水餃連續三年換帥”
“餐飲進入了洗牌期,一年多少家店面倒閉關門”
打開資訊網站,各種關于餐飲轉型、店面頻繁倒閉、餐飲微利等文章鋪天蓋地。
有人唱衰并不能說明餐飲沒落了,沒救了。
客觀來說,餐飲到店和外賣未來的發展應該是齊頭并進。
(主編微信:752193267)
餐飲主力,外賣空間大,求同存異
2015年全國的餐廳數量高達5074852家,餐飲收入達到32310億元。
其中線上餐飲收入8667億元,占據全國餐飲收入的26.8%。
外賣銷售收入占據了457.8億元僅僅占據了餐飲總收入的1.5%,線上餐飲收入的5%,占比很小,說明未來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互聯網迅速滲入傳統餐飲業,線上點餐,迅速崛起,規模不斷壯大,這也代表著未來餐飲的發展其中的一個趨勢。
關注消費者變遷,方能謀變
傳統餐飲做好堂食的同時,也應了解餐飲店洗牌,事出有因,并且積極學習線上的知識,謀求餐飲+外賣的同步發展。
1.杜絕產品同質化
什么好做,什么賺錢,就一窩蜂的全上。一個單品,從藍海變成了紅海,然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你叫張記黃燜雞,我起名字“秦記黃燜雞”,產品質量影響的確實黃燜雞這個一個單品,而不僅僅是黃燜雞。
2.杜絕盲目,低門檻,多門店
在幾年前,餐飲行業的競爭還不是特別激烈。進入門檻也比較低,從業人員有專職廚師,也有從各個行業涌入的人員。一條街上,賣面的3/4家,在區域人口容量有限的情況下,導致每個門店分攤的市場份額變小。在高房租,高人工的高成本環境下, 勉強支撐。
3.線上餐飲,杜絕低價競爭
互聯網線上餐飲的影響,客單價進行了市場資源的重新配置。比如美團、大眾點評等團購網站,團購低價會引導更大范圍的消費者前來消費。而本店所在區域的市場資源變得少了,除非你以同樣的團購低價引導其他范圍的消費者前來消費。這樣就進入了一個低價的惡性競爭。
4.關注消費者的變遷
“未來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可最終是他們的。”
所謂的變遷就是以前60、70后是消費主力,現在80、90、00后崛起了。他們的消費習慣,和味覺視覺審美可能會有一定的偏差,畢竟時代不一樣了,消費環境也發生了變化。
轉型不是轉身,合適的才最好
至于轉型,傳統餐飲人,其實沒必要多大動靜的轉型。如果你是個連鎖企業,跟著趨勢走,自己不懂,招聘專業的員工去做。對于單個門店,更簡單,餐飲+互聯網,自己不懂,讓自己的子女指導指導。
關鍵是對自己和自己的事業定好位,一定要認清互聯網浪潮下,餐飲轉型的本質。
不要一提到轉型,天天喊著轉型。網上的轉型雞湯有很多,對你口味的有沒有,轉型有很多種轉法,只尋找適合自己的,否則正常的店面,讓你轉型轉死了。
關注外賣老板內參,讓外賣更簡單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