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餓了么張旭豪先生:
《外賣老板內參》一直希望能給外賣商家輸出有價值的知識和前沿資訊,也正是基于此,昨天內參君發了一篇行業前沿的消息《重磅爆料!餓了么張旭豪對賭輸了?》。
2016.12.20.發布的一篇前沿信息資訊
《餓了么張旭豪對賭輸了?》
然而今天就“榮幸地”收到了貴公司總部針對我們的惡意投訴,全文如下:
權利人:上海拉扎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投訴對象:外賣老板內參
投訴建議:未與阿里有“對賭”協議
餓了么一直都是一家獨立發展的公司
權利人:上海拉扎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投訴對象:外賣老板內參 頭條號
投訴建議:涉嫌人身侵權/企業商譽
針對貴公司對內容的不解和投訴建議,內參君給予回答。
首先“未與阿里有過“對賭”協議,餓了么一直以來都是一家獨立發展的公司。”
這是在欺負外賣商家看不懂專業詞名詞?
實際上我們常常聽到的“對賭協議”其實是“估值調整機制”的俗稱,而“估值調整機制”通常只是一個完整投資協議的部分條款。
也就是說,很少有哪個投資機構會專門簽一個叫做“對賭協議”的東西。
但是內參君想問:
餓了么拿過多輪融資,簽了很多份投資協議,里面是否有過“估值調整機制”的條款?
其次,針對“我公司從未與阿里有過‘對賭’協議”。
注意,是與“阿里”,而不是“任何投資機構和個人”。
我們花兩小時查閱了工商登記資料,未能找到阿里母公司對貴公司的直接投資。眾所周知,實際上阿里的對外投資大部分用的并不是阿里母公司。
那么,這是否就是您使用“阿里”而不是“任何投資機構和個人”的原因呢?
您的“我司從未與阿里有過‘對賭’協議”是否在避重就輕、瞞天過海?
近年來,貴公司除了減少補貼、提高扣點、增收費用以外,又搞出來一大堆子公司,潛伏在各地最好的商圈,享受著曝光和流量,而這本應是廣大商家的寶貴生命線。
這一切,是否就是貴公司的“估值調整機制”所迫呢?
作為服務于外賣商家的垂直媒體,我們有義務披露外賣行業信息,為保障商家以及消費者的知情權,盡一點綿薄之力。
之前很多媒體報道的情況
在315采訪中記者發現,久久香便當、ENJOY、hello咖喱、棒棒美食、臺北治愈你,這五家餓了么員工在公司電腦操作接單的店鋪,由于是餓了么公司自營業務,這五家虛假店鋪全部登上了餓了么首頁推薦位,銷量也高得驚人。身著餓了么工服的店長說明,這一個加工地點一天的單量就達到400多單。
2016年8月8日,餓了么舉辦了場“未來餐廳”發布會,宣傳點為“餐飲賺錢好項目”、“引領餐飲產業未來”。其未來餐廳未來將在全國開10000家門店,每個門店內部有幾個餐飲品牌,以達多品牌、全時段、標準化運營,并利用大數據選址拓展業務。
2016年9月11日,央視曝光餓了么出現套用證照的“幽靈餐館”,它們的地址、營業執照相同,營業執照“經營范圍”一欄中明確顯示為“小型飯店”。而在國家商標局的公開信息中查詢得到“轟咖咖喱”等4品牌的注冊人都是饌山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而這家公司的企業法人,正是餓了么平臺的實際運營者拉扎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內參君認為:
“外賣平臺跟所有的線下商戶應該是共生合作的關系,平臺做的越好,商家的生意就越好;
內參君也相信:
互聯網是一個更高效的平臺。然而開自營餐廳、未來餐廳,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親手破壞自己建立的游戲規則,難道餓了么真的要跟合作商戶強奪這一點僅存的謀生飯碗嗎?”
難道“估值調整機制”對您的業績壓力,真的有這么大嗎?
截止到內參君發稿,暫未收到您的準確回復!
企盼您在百忙之中抽空給予回復。
此致
祝商祺!
外賣老板內參
2016年12月22日
如果你是商家
你怎么看?
底部留言、轉發 ,表明你的態度
如果你是商家,平臺與商家爭利,你怎么看?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2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