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現代物流報《本地生活物流》全媒體記者爆料,餓了么創始人兼CEO張旭豪與阿里對賭失敗,后者將接管餓了么的財務、技術、人資等業務,據稱張旭豪并不甘心,正在籌錢以求最后一搏……
針對此事記者詢問了餓了么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還未收到回復。而20日下午,記者收到餓了么有菜負責人回復,“還沒聽說。”
今年4月,餓了么獲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投資12.5億美元,有媒體分析,12.5億美元應該對應餓了么28%的股份,即“阿里巴巴+螞蟻金服”成為餓了么第一大股東,隨后阿里董事局副主席兼口碑網董事長蔡崇信也加入餓了么董事會。
那么,餓了么和阿里的對賭協議具體是什么?業內人士表示,核心就是上市或者市場占有率以及收支。可能目前餓了么在這三方面的表現都不能令阿里滿意。此外,餓了么物流配送業務菜鳥網絡或許也會介入。
在三大外賣平臺中,除百度外賣直營配送物流(平臺給外賣員派單)外,美團外賣和餓了么都以眾包物流(外賣員搶單)為主。百度外賣以品質制勝,餓了么和美團外賣都需要以規模制勝。說白了,餓了么更多是與美團外賣競爭。
如果消息屬實,阿里接管餓了么,是否也意味著餓了么在2016年下半年的競爭中不敵美團外賣呢?就像業內人士說的,張旭豪還不甘心,因為他感覺美團外賣也快熬不住了,堅持下去或許能贏取勝利。
但是最大的股東阿里可能對這種無止盡的燒錢游戲已經厭倦,像滴滴與優步中國的合并一樣,投資人總是不能忍受不盈利的狀況持續下去……
那么如果阿里接管成為事實,餓了么創始團隊及平臺的走向又會是怎樣呢?
① 平臺走向猜想:
猜想一:餓了么或再籌錢,繼續死磕美團外賣
張旭豪性格中有好勝一面,不會輕易認賭服輸。是否會如今日樂視賈躍亭騰挪資本,并多方博弈,拿到一筆融資?那么,餓了么或將繼續保持獨立運營,也就能繼續同美團外賣廝殺,在王興所說的外賣商戰下半場中,決戰到最后,并剩者為王。
猜想二:阿里全盤接手,餓了么裝入口碑外賣
如果如業內人士所說,張旭豪對賭失敗且無回旋余地,阿里或接手餓了么。阿里巴巴超級重臣、二把手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去年被委任口碑網董事長后,足見口碑網在馬云心中的地位。但眼見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熱火朝天,口碑外賣即無法施展平臺神器,也不適合另起爐灶。
如果餓了么被阿里接管,或有可能作為口碑網的一個重要端口,強化口碑品牌價值,并形成與美團大眾、百度糯米抗衡的利器,同時在同城生活物流服務市場中,彌補菜鳥網絡的不足。
屆時,口碑平臺或被阿里巴巴傾集團兵力拉開與美團點評、百度糯米的差距,那時候,美團點評及美團外賣,百度糯米和百度外賣,是否會抱團?
餓了么和美團的整體發展歷程
4月,餓了么宣布獲得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聯合投資的12.5億美元,正式成為阿里系的一員。
6月,餓了么餓了么對外宣布日訂單量首次突破500萬。
7月,美團點評宣布獲得華潤旗下華潤創業聯和基金戰略投資,未透露融資具體金額。
7月12日,餓了么宣布讓科比代言,并宣布推出“準時達”業務,準時達的準時率高達95%,平均每單送達時間僅34分鐘。
7月底,美團點評CEO提出“下半場”概念,他認為中國互聯網剛剛進入“下半場”,通過創新為用戶創造價值是“下半場”需要構建的新的核心能力。
8月,美團點評設立“餐飲平臺”,該平臺將整合原到店餐飲事業群、外賣配送事業群和餐飲生態平臺。
9月11日,餓了么宣布平臺日交易額突破2億元,“準時達”服務單均配送時長已縮短至30.88分鐘。
10月24日,餓了么宣布蜂鳥“準時達”單均配送時長將至29分鐘,配送準時率逼近99%。
10月,美團點評啟動合伙人計劃,決定將全國未開發的縣級城市通過合伙人計劃全面覆蓋。截至目前,美團點評開放招募合伙人的城市數量已經達到2043個。
11月,餓了么借助雙11宣布正式進軍傳統物流行業,旗下蜂鳥眾包配送員也開始送快遞了。
11月底,美團外賣宣布日訂單量已突破800萬單,首次將外賣配送時長縮短至28分鐘。
本文摘自《本地生活物流》全媒體
特別提醒:轉發文章到朋友圈,并添加我的微信:752193267為朋友
贈送《2016年餐飲外賣市場研究報告》pdf版、 《美團外賣排名規則解析》pdf版等外賣行業資料。
編輯 | 安 神
制作 | 外賣老板內參
【轉載】【合作】【投稿】
聯系編輯微信:752193267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2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