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專注于烤肉項目的“”宣布已完成新一輪2000萬元融資,融資后其計劃年內開滿100家。
這消息一出,在整體唱衰互聯網餐飲外賣的大環境下, 猶如一劑強心針,讓很多堂食+互聯網外賣的傳統餐飲和純外賣的餐飲老板都燃起了希望。
Kao!烤肉飯是傳統餐飲+外賣的實驗,無疑成了一個很成功的案例。揭面紗,歸揭面紗,當然肯定有成功的地方,主要在于傳統與互聯網的結合,這種結合一方面體現在思維層面上,一方面體現在技術層面上。
1.先掙錢,重視現金流
“依托外賣作為流量入口”一直是很多互聯網外賣品牌對外宣稱或者融資的常用理由之一。而擁有10年餐飲經驗,而且是行伍出身的呂強深知餐飲現金流的重要性。先生存后發展,不掙錢,任何餐飲品牌都是撐不了太久的,流量入口不是誰都能做的。用傳統餐飲的思路定戰略,用互聯網外賣的方法做營銷。總結一句話就是,這是一門生意,所以現金流是第一位的。
2.多品類,抓流量口
當然互聯網大環境下,流量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如果一個品類能作為一個流量入口,這是非常厲害的!前提你的銷量夠多,你的渠道夠多,你的整體粉絲夠多,用戶黏性夠大。餐飲外賣作為剛需,高頻多次,有一點不好解決就是用戶午餐晚飯都要吃,但是吃誰家的問題卻很難,畢竟人是雜食動物,不可能天天吃一種飯。正如在黃太吉煎餅之后,赫暢推出各類品牌,有主打燉菜的“牛燉先生”、有川渝風味的“大黃蜂”小火鍋店、有“從來”餃子館。后來又投資了設計師出身的尚澤華,建立“一碗冒菜的小幸福”。最終都是為了增加用戶訂餐的頻次,無論在自己的平臺上點什么菜,都是我的用戶。
3.自動化優化訂餐流程
這種技術應用主要體現在智能化、自動化、點餐和數據處理分析方面。現在在應用的有“黃太吉”“人人湘”“宅食送”等很多餐飲店面都有自提和自動化訂餐。
烤肉飯的53家店,如果沒有自動化數據的處理分析,傳統餐飲是做不到的,及時做到了,巨大的人工開支。
4.智能化改變了成本結構
之前是人工和采采購、房租成本占據了傳統餐飲的大部分,而現在低人工和低房租,打破了傳統的成本結構。
Kao!烤肉飯定位比較明確,他從一開始都是為了解決剛需而來,所以小店面,無廚師的定位,為烤肉飯節省了多少人工?這個數字,我就不在這里算了!!!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就是關于從人人湘餐飲智能化看未來餐飲十年的發展。
雖然整體上很成功,但是我并不覺得kao!烤肉飯是做餐飲的,更精準點說,我覺得他是在做餐飲+外賣的互聯網解決方案,換句話說就是賣互聯網技術系統的。
單純的互聯網,是虛擬經濟,只有和實體經濟的結合才是完美的,高頻多次,烤肉飯就作為了一個互聯網外賣品牌的代言人。
同樣在做這種事的,有“來一火”旗下的玩味鮮食,大北京的“四有青年米粉”。不久前,成都的一家技術公司“來一火”,同樣融資了1000萬,通過旗下堂食+外賣智能點餐系統結合的玩味鮮食,只不過沒有烤肉飯走的快而已,報道比較少,不為人知而已。
關注外賣老板內參,與宅食送CEO穆楊一起關注外賣生意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