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01 給顧客一個“過硬的”排隊理由 網紅店最簡單粗暴的一條標準就是排隊。 北京南鑼鼓巷的文宇奶酪店,算是最早的網紅店。在BBS時代,網絡上有大量的帖子在討論它。 那時候的文宇奶酪,其排隊盛況比喜茶更加瘋狂。每天12點開始營業,顧客從11點就開始排隊,只賣600份,大約1點賣完關門。 它的創始人是三元梅園的老師傅,很多人沖著“原味奶酪味道最厚、最正”去的。 再看其他網紅店排隊的原因:聚寶源的火鍋是因為好吃,答案茶是因為好玩,厲家菜是因為歷史和出身,KUMA CAFE&STORE是因為熊本熊的IP…… 想成為網紅店,需要一個你獨有的不可復制的原因。比如壽司之神的壽司店。 沒有壁壘的網紅店往往是短命的。 02 社交貨幣的稀缺性,是成為網紅店的原因 網紅店之所以成為網紅,因為它能給顧客提供一個稀缺的社交貨幣。也就是顧客到這店里來,會迫不及待發朋友圈。 比如,顧客會在綠茶、外婆家這樣的高性價比餐廳排隊,但不會發朋友圈。 同樣的,當網紅店開始發展連鎖,就意味著供需平衡,排隊的理由也就逐漸消失了。 “后來,當我在某個商場看到文宇奶酪的時候,就再沒有去南鑼鼓巷排過隊。”我看到網友說 這很好理解,網紅餐廳因為提供的是稀缺的社交貨幣,按照經濟學原理,供小于求,所以會獲得品牌溢價。 03 洞察消費者需求,設計門店自傳播體 吃飽、解饞、社交,是餐飲的三種類型。 “吃飽”的生意是不需要包裝的,需要包裝的是餐飲的“解饞”和“社交”屬性。 產品好吃,提供的是“解饞”。比如云海肴的汽鍋雞,“不加一滴水,蒸汽凝結一鍋湯”,自然別有風味。 更進一步,是解決顧客的“社交”需求。同樣以云海肴的汽鍋雞為例,制作都要在門店里使用“紫陶汽鍋”現熬現賣,就是要讓顧客得到健康、原生態的體驗。 消費者去餐廳吃飯,既有產品體驗,又有精神體驗。 門店的自傳播體系設計,一定要從產品出發。產品做不好,任何營銷都沒用。 營銷的4P(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宣傳Promotion)是環環相扣的。產品很差,宣傳很好也會慢慢沒人吃了,最后就自己做死了。 04 網紅店走向大眾品牌,是最好的路徑 網紅店要想擴大收益,要么提高價格,但漲價會抑制需求,導致排隊量下降,網紅屬性就消失了;另一條路就是增加供給,雖然網紅屬性會消失,但走向大眾品牌是最好的路徑。 網紅店走向大眾,面臨著巨大的考驗,企業的經營理念也就需要跟著變化,不能再用網紅店的思路經營。 擁有2000家門店的古茗奶茶在做什么事情,是一家網紅店無法想象的:為了保證一款檸檬產品的口味獨特性和穩定度,去泰國種了2年檸檬;為了開發一款椰子產品,在泰國包下了一塊品質最好的椰子產地。 05 向網紅店學習,如何做年輕人的生意 2015年,九毛九跟亞洲吃面公司合作了一個新的項目:把九毛九門店里的酸菜魚拿出來,做一個年輕人的品牌——太二酸菜魚。 “號稱宇宙第二好吃的酸菜魚”、“酸菜比魚好吃”、“超過4人不接待”、“要喝水自己倒”……太二的“二”性格很符合年輕人的胃口。 太二酸菜魚也成為廣州最火的網紅店。 做年輕人的生意,不僅用年輕人的“話”來溝通,還要根據年輕人的消費習慣,來設計他的用餐體驗。比如,“要喝水自己倒”其實是取消了“茶位費”,在廣州來說,非常少但很受歡迎。 《中國餐飲報告2018》數據顯示,90后消費群體正在成為消費主力,90后的餐飲消費是80后的近兩倍。 網紅店往往被詬病“徒有其表”、“沒有做好餐飲基本功”,但傳統餐飲品牌們卻都應該向他學習的一點是:他們抓住年輕消費者的本事。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東道創業咨詢 作者:佚名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Shane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