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商觀察網(ID:guancha5)
多年前,他因為兩宗跨國收購,造成企業18個月巨虧18個億,因此他被外界稱為“全球最糟糕的老板”之一。
后來,他痛定思痛,破釜沉舟,苦心孤詣十年載,終于贏來千億銷量的重生。
是的,那些挫折困難和外界的冷嘲熱諷沒有摧毀他,還讓他變得更加強大!
他就是李東生,TCL集團董事長。
(李東生,TCL集團董事長)
不安現狀,追逐自我
1957年7月,李東生在廣東惠陽出生,祖籍在揭西。
小時候,李東生性格偏文靜,很是愛看一些經典文學名著,小伙伴們約他去玩耍,他卻拿著《林海雪原》津津有味地看著,頭也不回。
18歲時,順應當時的國內環境,李東生下鄉當知青,還是隊伍中的民兵排長。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因為喜歡文學,李東生想著報考文科專業,被班主任阻止了。
因為,李東生為人老實直率,學文科不定以后混行政,人事太復雜他處不來,報理科更容易以實業振興國家,后李東生將志愿改成了理科。
僅用三個月時間,他就考上了華南理工大學的無線電專業。
華南理工藏龍臥虎,人才輩出,“華工三劍客”(TCL李東生、創維黃宏生、康佳陳偉榮)后來被人們津津樂道。
1982年順利畢業后,李東生受國家分配,安排到惠州科委當干部。
可李東生覺得坐辦公室并不適合自己,恰逢當時國家興建中外合資公司,惠陽在內。
不顧家人的勸阻,李東生跟領導申請,想進入中港合資的企業TTK,TTK主要生產卡式磁帶,和他的專業沒差多少。領導看他為人老實就批準了,他順利成為一名技術員。
02
不受誘惑,氣吞山河
李東生確實是個實誠人。
進入TTK后,天天工廠流水線,一天干下來累個腰酸背痛的,但是,每次下班,他都會留在崗位仔仔細細地檢查機器,確保第二天能照常運轉。
剛好那幾天廠長手頭事多,加了會兒班,發現連續4天維修車間里的燈都是亮的。
這么踏實做事的苗子還不好好提拔?很快,李東生沒幾天就成了該車間的主任。
事實證明,老廠長沒有看錯人,李東生不但做事踏實,腦子還很靈活。
年底,李東生去出席北京展會時,突然讓TTK的卡式磁帶出名了。在那個年代,很多人生怕“與眾不同”、標新立異。
可李東生不管這套,他買來彩燈彩帶,將自己的站臺布置得光鮮亮麗,引來了大伙兒的圍觀。
那年TTK卡式磁帶銷量大翻特翻,銷售額突破200萬。
后來,賣電話機是去香港出差時的機緣巧合。那時,錄音電話已經在香港普及開來,但在內地還算是塊空白地帶。
李東生說服領導,成立了TCL電話機廠,負責人是就是李東生,然而,李東生頭腦雖聰明,但不懂銷售活兒。
最初10幾個人的團隊一個月只賣了9臺電話機不到。
李東生感到很苦悶,空有滿腔熱血卻無處施展,和老廠長邊喝酒邊發著牢騷,廠長什么話都不說,在他手心上寫了倆字:網絡。
李東生登地酒醒了,他咋沒想過網絡銷售這一途徑呢?
還是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全場九折”、“買電視機送全套設備”等促銷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那年,TCL電話機在市場上一片叫好,因為是第一個吃螃蟹,很快成為國內電話機霸主。
1993年,李東生將原來的老廠子合并過來,改成了集團制,他本人出任TCL集團總經理。
從做電視機到彩電,靠的是他那雙非比尋常的“火眼金睛”,有天下班,李東生回家發現老婆孩子都在看《包青天》,就連岳父岳母過來串門都在追這部劇。
他有些不以為然,這么小的屏幕,看得了啥啊?
突然,一個靈感從他的腦海中跳進來,他怎么就沒想到搞電視機呢?4月,TCL王牌彩電誕生了,以3500元的優惠價打得死貴死貴的“畫王”、“火箭炮”等措手不及。
1996年底,李東生升為TCL集團董事長。
03
成為收購,敗也收購
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春風還吹不久,國內創業形勢大好,在風起云涌的家電市場上,要數三家最出名,他們就是當年的“華工三劍客”。
創維集團黃宏生最擅長挖人,重則重金挖走一個骨干,而康佳集團陳偉榮最喜歡搗騰專利,勢必要在技術項目里爭個第一。
而TCL家的李東生呢?他可不管是不是老同學,在家電賽道上,人人都有機會公平競爭。
第一回,他想到以品牌勝出
1998年,李東生為了贏康佳,專門在人家總部不遠處豎了塊引人注目的1.5米廣告牌,誰知,康佳當天晚上,連夜趕工造出比他還高的3.5米廣告牌來。
第二回,李東生又想到了兼并
他想起小時候看的歷史書籍,在戰亂年代,諸侯稱霸不就是東兼西并形成的格局嗎?
從此,李東生在兼并之路一發不可收拾。
1998年8月,他在河南新鄉考察美樂項目,一聽人家是“五一”重點建設的軍工企業,二話不說,拿出2000萬,成立了個“TCL-美樂”電子。
據說,這個項目當年就賺了一個億之多。后面,李東生又重組吞并了四個地方的工廠,公司銷售額一度達300億,利潤15億。
2000年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更是給TCL打開了挖金子的國際市場。
2002年,TCL斥巨資820萬歐元并購德國施耐德,成為當地首個中國制造企業,一時李東生風光無兩,這年還被外界稱為TCL的“鵲起年”。
2004年1月30日,TCL集團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市值一度達百億,李東生也水漲船高,個人身價12億。
美國《時代》周刊將他捧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25位商界人物之一”。
讓外界印象深刻的,還是TCL對法國家電巨頭湯姆遜、通訊巨頭阿爾法特的收購。
2004年6月,李東生攜TCL斥巨資3.149億歐元收購湯姆遜,占股六成多,同年10月,TCL就兼并了阿爾法特的手機業務。
這兩宗跨國并購被吹捧得過高,僅僅不到兩年功夫,就讓李東生及其企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18個月虧損18個億,到2006年,企業已經虧損19個億!李東生心都涼了。
輿論都是墻頭草,風吹哪邊就往哪邊倒,外媒毫不留情地將“中國A股上市公司最差老板”扣到他頭上,中媒也跟著喊,這是史上最糟糕的并購。
很多投資人撤資了,很多員工也跳槽了,那段時間,TCL內外動蕩、風雨飄搖、人心惶惶。
因為這些巨大的虧損,李東生整個人半年時間暴瘦20斤。
2007年,湯姆遜申請破產清算。TCL仿佛發了一個黃粱美夢,巔峰過后是萬丈深淵。
04
蟄伏十年,涅槃重生
其實李東生并不是這般魯莽之人,不然也不會將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打造成赫赫有名的跨國公司。
可為何他會犯下如何大的錯誤呢?原因還是,他低估了市場的風云變幻,人在意氣風發之下,往往會氣凌云天、目空一切。
在2006年前,湯姆遜還是國際握有3.4萬CRT射線技術專利的家電巨頭。
那時,手里有CRT射線技術,就相當于壟斷了整個國際彩電市場。
拿下湯姆遜時,李東生不是沒想過液晶技術,不過當時還沒有哪家出產,他判定市場應該還要過個好幾年才出現。
事實卻是,就在他收購完湯姆遜的第二年,歐洲就開始生產液晶平板了,美國也很快淘汰了CRT射線技術。
這樣的市場時局對李東生來說,意味著啥?
空有CRT射線技術的湯姆遜中看不中用,壓根就一巨大的“累贅”嘛。
加上國內各種雜牌貨、水貨的興風作浪,TCL迎來20余年來發展的首次虧損,一虧就虧了19個億!
回想起這段經歷,李東生稱,他看錯了產品技術和市場轉型,當時買CRT電視就像買蘿卜白菜,買液晶電視的就像買海鮮,慢慢地,沒幾個人愛吃蘿卜白菜了,人們口袋里有錢,都買起了性價比高的液晶電視。
TCL這次的潰敗讓李東生“元氣”大傷,那陣子他將自己關在房間里思考了幾個月,出關后整個人精神奮發。
2006年6月14日,李東生發表了《鷹的重生》一文,引起了外界的震驚。
李東生稱,瀕死的老鷹只要兩種出路,要么坐著等死,要么經歷150天的蛻變。
他選擇了后者。
出關后,李東生整個人像變了個樣,在外面顯得很低調,在內部手段卻雷厲風行。
他忍痛割愛,果斷關閉法國工廠,停下PC業務。一口氣退掉200多號不思進取的元老,引起了300多名青年骨干。
2009年,李東生力排眾議,成立華星光電項目,進軍液晶面板領域。
那時,沒人知道TCL未來會成啥樣子,只知道,這次不成就再也沒有挽回的余地了!
李東生將最后一個希望落在液晶市場上,這次的賭注讓他和TCL贏來了重生。
2015年,TCL集團總營收攻破千億大關,達1045.79億元。
2016年,TCL彩電銷售突破2000萬臺大關,穩坐國內彩電市場老大的寶座,位居全球彩電市場前三強,完成營業收入1064.73億元,同比增長1.81%
2017年,TCL推出了旗下互聯網品牌雷鳥電視,共推出了I55、I55C、I49、I324款電視新品。
2017年,營業額首次突破400億港元,創歷史新高。并推出了旗下互聯網品牌雷鳥電視。
2018年,TCL營業額再創新高達456億港元 電視出貨量躍升全球第二 。
2019年1-5月銷售量同比大幅上升43.1%達954.4萬臺,海外市場銷量占總銷量的70%以上。
05
小結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提起李東生了,有人說屬于李東生們的時代已經終結。長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市場終究是留給年輕人。
可62歲的李東生絲毫不服輸,他依然“老夫聊發少年狂”,度過海外擴張的困局后,往后他還會讓一向中規中矩的TCL走上什么樣的“互聯網范兒”呢,只有時間知道。
可可藏香創始人姚巖 | 久久丫創始人顧青
姐弟倆創始人宋寶民 | 粒上皇創始人潘俊海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7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