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餐飲品牌表現亮眼
特色品牌往高品質發展
縱觀2020年全行業發展,在2-3 月疫情進入攻堅階段之后,餐飲行業呈現出反彈趨勢。
在經濟發展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下,中國已成為全球最活躍的餐飲消費市場,拉動國內外品牌共享中國市場機遇。
中國本土餐飲也在這一輪的消費復蘇下表現亮眼。從 2020 年地方特色菜的訂單量走勢上來看, 2 月份訂單量下降至低谷, 5月份就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并在10月份到達峰值,同比增加172%。
從地方特色菜線上訂單量和訂單金額的占比變化上看,去年60元以上人均區間的訂單量、訂單金額占比均在增長。
其中,60-90元價格區間的占比增長最為明顯,其訂單量占比上漲5.7%,訂單金額占比上漲5.1%。可見,地方特色品類正在往高品質方向發展。
此外,海底撈、老鄉雞、喜茶等中國餐飲品牌在規模化擴張、結構性調整、數字化轉型方面也表現出色。
重慶本土火鍋和小吃最受歡迎 具體到重慶來看,2020年重慶訂單量占比排名前五的品類分別是火鍋、小吃快餐、飲品店、川菜、面包甜點。 其中訂單量占比變化最大的為飲品,增幅為2.8個百分點。增長位居第二的是小吃快餐,增幅為2個百分點。 實際上,重慶與成都在餐飲品類發展趨勢上有頗多相似之處。飲品店的訂單量飆升,火鍋、小吃快餐、川菜這三大品類穩居訂單量前五之中。 此外,女性占比達63%,25~35歲人群為主流消費群體在重慶餐飲消費者中,2020年男性用戶占37.0%,女性用戶占63.0%。 相比之下,男性消費者占比較2019年增加了0.5個百分點,但其女性用戶占比在本報告所研究的十個城市中仍為最高。在年齡結構變化上,餐飲消費主體仍為20~35歲人群,占比超過70%。 另外,20歲以下的消費群體增長潛力最大,在消費者畫像中占比增幅最大,達到1.7個百分點。得年輕人者得天下,同樣適用于重慶餐飲。 燒烤品類占比增幅最大,小吃快餐占比呈現下降。2020年重慶餐飲門店數Top5排名依然是小吃快餐、火鍋、川菜、水果生鮮和飲品店。 相較于2019年,前五品類的排名并沒有發生變化。受疫情、洪水等因素影響,2020年重慶的小吃快餐、面包甜點、特色菜等品類門店數占比均呈下降趨勢。 三四線訂單同比增長10% 餐飲業迎來“小城之春” 2020 年,活躍在一線城市的餐飲品牌迅速下沉,在三四線城市“攻城略地”。 以百勝中國為例,未來一年將開設大約1000家新店,目前公司仍在追蹤700多個適宜開店的“空白”城市,將“小鎮模式”進行到底。 此外,這次疫情中,二三四五線城市比一線城市受到的影響更低,也讓區域品牌擁有更好的發展環境,在2020年持續爆發出增長力。 伴隨著2800多個縣(市、區)、3萬多個鄉鎮的縱深市場,成為餐飲業內循環廣闊腹地,三四線城市的餐飲新消費需求也得到有力提升。 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三四城市的線上餐飲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0%。 三四線城市平均線上餐飲消費額為48.5元,同期增長2.4%,25-35歲為主要消費群體。 餐飲品牌萬店數占比三年翻倍,行業步入“萬店時代” 報告顯示,中國餐飲市場連鎖化進程不斷加快。 2018年中國餐飲市場連鎖化率為12.8%,2019年增長至13.3%,2020年連鎖化率加速提升至15%。對比美國50%的餐飲連鎖化率,中國餐飲連鎖化仍具有非常廣闊的增長空間。 從連鎖品牌的不同門店數規模分布來看,百家以內規模的餐飲連鎖門店數占比最高,100-500家規模的連鎖門店數次之,且這兩個規模區間中的餐飲門店數量占比在2020年都呈現明顯增長:分別從2018年的3.8%和4.0%增長至2020年的4.7%和4.4%。 除了這兩個規模區間外,萬店以上規模的餐飲連鎖門店數占比從2018年的0.7%增長至2020年的1.4%,三年時間占比翻倍,連鎖餐飲正在走向“萬店時代”。 “從報告數據上看,近幾年快餐、小吃、飲品等多業態陸續涌現萬店連鎖品牌,這體現了餐飲行業已經進入到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的發展新節點”,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王洪濤表示。
當前,餐飲業線上線
下融合發展已成大勢所趨,并對供、需兩側都產生重塑性影響。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