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風、魏無忌
來源:電商頭條(ID:ecxinwen)、電商觀察網(ID:guancha5)
只要跟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就是賺錢的好產品。
作為高頻剛需的紙巾毫無疑問的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產品之一,而連續幾年都霸占了天貓雙11個護家潔類榜單第一名的它就是維達紙巾。
(維達紙巾創始人 李朝旺)
提起李朝旺這個名字,也許很多人都感到很陌生。但說到他的企業,相信很多人就不陌生了,他就是維達紙巾的創始人。
他讓一個瀕臨倒閉的工廠到一年銷售120億,“紙巾大王”他是怎么讓維達實現逆襲的?
一張紙巾也能賣到上市
1958年,李朝旺出生于廣東江門,家里很窮,姐姐小學就輟學掙錢,他自己也曾休學掙錢,后來勉強讀完高中。
畢業后,他參加“上山下鄉”運動,到一個農場當農民。在短暫的農場生活中,他顯現出了過人的領導能力,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就成為了副隊長。
農場生活結束后,李朝旺回到城里,成為一名紙制品廠的普通工人,這里教會了他很多紙質品行業知識,也是他事業的起點。
1985年,在27歲的年紀,李朝旺迎來了事業生涯的新起點。
這一年他所在的紙制品廠和一家包裝廠以及日用品廠進行了合并,李朝旺由于工作中的良好表現,擔任了新廠廠長。
看起來是個美差,但對于當時的李朝旺來說,這個廠長并不好干。
第一:三家企業合并成一家,看似規模不錯,實際外強中干。
合并前的三家工廠,除了李朝旺所在的紙制品廠尚能維持盈利,另外兩家工廠早已連續多年虧損。
李朝旺接手后的當務之急就是抓緊梳理工廠的業務,帶領新工廠實現盈利。
第二:雖然李朝旺在紙制品廠干了10年,擁有豐富的行業知識和管理經驗,但27歲的年紀依然無法服眾。
許多員工都懷疑,一個年輕人怎么可能擔負得改革的重任呢?
但他們不知道,27歲的李朝旺已經在紙制品廠干了10年時間,從普通員工做起,一直到成為廠長,而且紙制品廠還是合并前唯一一家盈利的工廠,他的能力之強可想而知。
李朝旺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把火,李朝旺“燒”向了新廠的定位
合并前的三家廠生產的產品都不一樣,什么花露水、紙箱焚化品都有,產品線混亂,這顯然不利于公司發展。最好的辦法就是砍掉多余的產品線,聚焦其中一個。
李朝旺是紙制品廠出身,紙制品廠又是唯一盈利的工廠,且工廠生產的紙巾銷量很不錯,于是,新廠就定位為生活用紙廠。
第二把火,李朝旺“燒”向了產品的定位
光公司定位好了還不行,爆品在任何時代都是企業發展的利器。
彼時,小包裝紙巾在內地還屬于一種尚未開發的產品,李朝旺是在一次同香港客戶的交流中發現了這個商機,折疊成四方形的面巾紙,干凈衛生,攜帶方便。
第三把火,李朝旺“燒”向了銷售部。
這其實是一個無奈的選擇,因為工廠沒有能力生產紙巾,李朝旺只能退而求其次,做代理。
他發現上海利民造紙廠生產一種紙巾,叫“雪花牌”,80%外銷,不太看重國內市場,他便申請了該品牌在廣東的代理權。
結果一如李朝旺所料,這種小包裝紙巾賣瘋了。合并后第一年,新會日用品廠就盈利了10多萬元,成功扭虧為盈了!
有錢了之后,李朝旺立刻就成立開發部,他親自領導新產品設計,并派人到上海進行學習設計、營銷,他要自己生產紙巾。
1987年,第一款面巾紙“威牌”上市,1毛1包,這是中國內地第一款高檔盒裝面巾紙,專門賣給五星級酒店。
1990年,李朝旺注冊了維達商標。
隨著銷量越來越火爆,維達對原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原料緊張成為了制約維達發展的因素。
為此,李朝旺興建了維達紙業城,命名維達1號,當年產能達1萬噸,緊接著維達2號投入生產。
20世紀90年代末,年產原紙達2.4萬噸的維達已穩居“紙巾大王”寶座!
2000年,維達更是拿下了麥當勞的訂單,為麥當勞生產餐巾紙。
2007年,維達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實現了“一張紙巾也可以賣到上市”的目標。
02
33年做好一張紙
歷經33年終成行業龍頭,維達的成功離不開李朝旺的超前眼光和用心經營。
掌握核心技術
早在代理上海利民造紙廠的紙巾時,李朝旺就意識到了掌握核心技術的重要性。
通過代理賺到錢后,立馬成立了產品開發部,研發自己的紙巾產品。
這種對于技術的追求也貫徹到了維達后續的經營之中,對于生產設備和生產技術,維達總是走在行業前列。
品質至上
在國內同行都在采購價格低廉的草漿原紙時,維達選擇使用進口原木漿生產產品,一下子在品質上與同行拉開了差距
這樣的舉動雖然提高了維達的生產成本,卻為品牌帶來了良好的口碑,憑借著良好的產品質量,維達成功讓麥當勞成為自己的客戶。
當時,麥當勞對于供應商的嚴苛標準在行業內十分出名,這一結果無疑是為維達打了一個響亮的廣告,此后維達就在行業內聲名鵲起。
合作共贏
維達能夠建立起如今的紙巾帝國,離不開身后無數經銷商的支持。
對于這些合作伙伴,維達并沒有想盡辦法進行壓榨,而是本著共贏的態度進行合作。
這種看似“愚蠢”的做法實際上保護了雙方的長遠利益,讓合作得以長久。
2010年,智利地震導致原木漿供應出現困難,行業內一片哀嚎,維達卻憑借過去的口碑讓供應商優先供應,順利度過難關。
03
“紙巾大王”養成記
一個產品要想成為爆品,無非就是營銷,維達紙巾在這方面就做的很好。
營銷,維達堪稱業內的老司機
2005年,維達進軍香港市場,砸下600多萬元請肥姐做代言,當年業績就翻了一番,目前卷紙仍占有30%的份額。
維達先后以冠名、贊助的形式支持全國足球甲A聯賽、全國排球聯賽、全國保齡球冠軍杯等一系列全國性體育賽事,連續三年成為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主贊助商,維達也因此成為國民紙巾品牌。
《喜羊羊與灰太狼》火爆的時候,李朝旺第一時間找到原作者取得了品牌授權,2010年喜羊羊系列一下子賣了3個億。
2014年,維達推出“紙巾婚紗”活動,婚紗由國際知名設計師蘭玉設計,并邀請了國民女神林志玲走秀,吸引了巨大的關注。
新時代,維達電商突圍
2011年維達就進軍電商渠道,如今電商營收占據了總營收的21%。
眾所周知,傳統企業電商化轉型難度不是一般地大,但21%的電商營收占比足以證明維達的成功,它是怎么做到的?
據說,維達在決定電商化時,李朝旺全權放手,不做干涉,同時集團內部動員一切力量支持電商。
1).大數據定制化
以往傳統企業是先有產品再有消費,而電商時代則剛好相反,是由消費者主導的,先有訂單和需求再有產品。
在過去幾年間,維達通過和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進行戰略合作,通過大數據定制化產品。
比如,電商渠道,將原來的軟抽3包/條改為24包或18包一箱,這樣做既降低成本,提高了客單價,又與傳統渠道的產品形態形成了差異。
2).協同倉提高效率
京東是維達重要的合作伙伴,眾所周知,京東有自己的倉庫,品牌在京東上賣需要先行將商品運送至京東的倉庫,用戶下單后,商品再從京東的倉庫運至分揀中心。
這一轉手不僅浪費時間和運輸成本,而且難以保證配送時效。
2014年,維達與京東開展了智慧供應鏈方面的探索,雙方通過建立協同倉的方式,提高配送效率和現貨率,完善庫存周轉。
協同倉模式使得產品的整個供應鏈條都在維達的掌控下,產品配送的鏈環變得更加透明可控,有效信息、數據能夠實時推送,商品流通相對高效。
2017年的618活動期間,維達在京東平臺上實現了1.5億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達50%。
2018年的雙十一,維達紙巾毫無疑問的是個戶家潔類榜單第一名。
歷經33年的時間,維達從一個地方性民營企業,成長為一個馳名中外的國際化大品牌。
旗下產品從過去的單一品類擴展到生活用紙、長者護理、嬰兒護理、女性護理四大品類,從單一品牌擴展到十大品牌。
截止目前公司的市值已經超過了百億,根據胡潤百富榜顯示,作為品牌創始人的李朝旺身價達到50億。
04
小結
對于品牌和企業的成功之道,李朝旺曾這樣說:“一個好的品牌往往需要艱辛的長期的累積,一夜成名,一蹴而起的故事畢竟太少。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將企業定位好,能做多大就做多大,做不大就做強,做一個小行星也行。”
李朝旺靠著超越常人的努力和毅力,在別人視而不見的領域深耕多年,在別人忙著賺快錢的時候潛心做產品。
最終厚積薄發,成就了一番事業。
蘇泊爾創始人蘇增福 | 百果園創始人余惠勇
愿茶創始人池興遠 | 李錦記創始人李錦裳
胡大創始人孫玉珍 | 町上壽司創始人郭嘉鑫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7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