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了半杯都是料的“毒”!茶飲店陷入創新窘境

    品雷同,同質化,這是茶飲行業長期面臨的痛點。從奶茶到果茶,再到各種加料,茶飲還能如何創新?


    本文轉自中國飲品快報(ID:zgypkb),作者:小W

    “現在不加3種以上的小料,新品都不知道怎么研發了!”

    往年,某茶飲連鎖的研發師張云(化名)會將紫薯、芋頭、紅薯等谷物、粗糧作為秋冬新品的重點方向。而今年,燒仙草的火爆讓自己所在品牌的生意有所下滑。

    超多物料、高性價比以及多種口感層次不僅讓消費者買單,張云與自己的老板也深陷其中。在今年多個秋冬新品的測試中,他們忽然發現不加3種以上物料,都會感覺那杯奶茶缺少價值感,擔心顧客不會買賬。

    這種想法,讓張云深感不安,不做成“半杯都是料”的奶茶,真的就沒有市場了嗎?

    01


    從CoCo到書亦 
    小料的多重搭配已成“利器”

    在燒仙草成為行業爆款前,CoCo、R&B、快樂檸檬等品牌也有著類似的產品,如奶茶三兄弟、雙拼奶茶、什么都有、大滿貫等等。

    中了半杯都是料的“毒”!茶飲店陷入創新窘境

    與燒仙草一樣,這些產品均以小料互搭為特色。在那個甜品與奶茶還是平行關系的年代,成為了甜品飲品化、甜品杯裝化的“先行者”。

    稍晚進入大陸市場的1點點,則用5種免費加料的方式,再次用小料做為亮點,成功吸引不少消費者,成為其品牌一大特色。

    除連鎖外,不少單店在小料的應用上也頗具創意。一位在學校開店的奶茶店老板曾講述,以前奶茶賣3元的時候,由于不少學生要求多加料,后來他們推出了用5元小料自助的套餐奶茶。

    將小料都放置于吧臺外,學生給5元錢,就給他們一個杯子自己打料,打滿杯都可以。如果沒滿,就會給他們加上奶茶。據了解,這種方法在全國各地都不約而同的出現。

    2018年左右,隨著悸動、書亦兩大燒仙草品牌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而書亦更是用“半杯都是料”的slogan,將燒仙草的精髓概括出來,并以顯眼的海報告知給消費者。至此,小料互搭真正意義上的迎來了爆品。

    一方面是消費者市場的良好反響,一方面是燒仙草品牌的快速發展,這也使得各種半杯都是料、滿杯都是料概念的奶茶層出不窮。小料互搭型奶茶開始自成體系。

    02


    小料互搭的“擔憂” 產品已變成堆砌


    雖然“多料奶茶”已成趨勢,并在此分類中產生了現象級品牌,但也因此讓不少品牌在產品的研發上陷入迷思。

    據張云介紹,從今年7月開始,自己就開始著手秋冬季新品。由于燒仙草在他們地區已十分火爆,并且對其店鋪生意造成影響,公司制定策略也制作一款類似的產品。為了避免同質化,決定不使用燒仙草,改為其他特色主料。

    中了半杯都是料的“毒”!茶飲店陷入創新窘境

    最初,張云對于這樣的任務并未放在心上。在他眼里,不過就是將原料放在一起,然后加奶茶即可。但真正研發時才發現,問題頗多。

    (1)成本

    最初,張云計劃將仙草凍以豆花布丁或豆奶凍代替。其他小料則用珍珠、芋圓、布丁、紅豆、椰果、花生代替,但在計算成本時才發現,加仙草同樣重量的豆花布丁,其成本難以接受。

    別人中杯售價9或10元,而自己按成本計算,需要賣到11元左右,加盟商才愿意接受此產品。

    但如果售價過高,在價格上不能占優勢。

    中了半杯都是料的“毒”!茶飲店陷入創新窘境

    為了平衡,最終將仙草換成了水晶凍,并取名白涼粉奶茶。但從口感體驗上而言,并未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2)奶茶口感的調和

    原本以為將仙草凍更換為水晶凍,就算成功。但新的問題出現了,在內部測試時,同事反映料太多,原來的奶茶以奶味為主,喝起來發膩,不如某燒仙草品牌好喝。

    張云于是嘗試在奶茶中增加茶湯比例,但發現單純的加茶,反而沖淡奶味與糖,還不如以前。

    在與同行交流時,他得知其他品牌在這種多料奶茶上所使用的茶是烏龍茶或者伯爵茶,所以喝起來不會過膩。但自己品牌目前僅使用了紅茶與茉莉綠茶。

    該產品是否能全面火爆,他們也并無信心。為此上一款茶,他們認為暫時沒有必要。最終以紅茶加茉莉綠茶制作成奶茶出售,效果相對還不錯。

    (3)陷入“多料”、“高性價比”的誤區

    從去年開始,不僅是燒仙草,包括百香雙響炮、芋泥啵啵、珍波椰等奶茶或果茶都開始了多料的搭配。

    為了讓產品的價值感提升,張云在秋冬季產品研發時,為了增加產品的價值感,以及增加一些原物料的使用。也會學著一些品牌將芋圓、珍珠這類過去在奶茶中的小料,放入到水果茶中。

    中了半杯都是料的“毒”!茶飲店陷入創新窘境

    從口感上而言,這類淀粉類產品與冰飲,特別是水果茶一起時,效果并非他所想要。但為了完成老板所要求的高性價比,以及加速一些小料使用,減少加盟商原料損耗,張云也無奈的將凍、芋圓、或珍珠等放入至果茶中。

    雖然在消費端,對于這樣的搭配有不少好評。加盟商也因能減少損耗,對這樣的做法多配合。但在張云看來,這些產品并不像燒仙草那樣有軟糯、脆、香、甜、Q彈等不同風味的搭配那樣富有層次感。

    自己的產品有時更多的是根據市場經驗進行抄襲與模仿,更像是原料的堆砌,是否能夠真正幫助品牌樹立口碑,他只能看最終的客戶反映。

    但對于產品方向,張云感覺自己中了半杯都是料的“毒”,簡單的原物料的堆砌絕對不是高性價比的體現。沒有自己理解的模仿,或許可能導致品牌同質化失去競爭力。

    比起抄襲與模仿,這是張云最為擔憂的。

    中了半杯都是料的“毒”!茶飲店陷入創新窘境


    延伸閱讀





    中了半杯都是料的“毒”!茶飲店陷入創新窘境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182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2日 16:50
    下一篇 2020年9月12日 17: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