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這5大餐飲品類正在發生變化!看看哪個品類最賺錢?

    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餐謀長?導讀:選擇大于努力。不了解品類趨勢的變化,就抓不住大賽道,就干不成大生意。“為什么今年干鹵鵝的特別多?”“甜品+飲品這么火,現在還有進入機會嗎?”“不是說消費升級嗎?便宜的串串為什么火得一塌糊涂”……處在飛速上升的餐飲業,水深浪大,云蒸霞蔚,每天都在產生新維度,每天都在催化新變量。

    去年,甜鮮品類小勝麻辣,日本料理突入“第八大菜系”。今年,火鍋細分市場頻出黑馬、日韓料理遇冷、雞鴨鵝崛起……

    僅憑單點、局部的感受,我們很難準確判斷一個餐飲品類的競爭格局、新的走向。只有依靠數據,依靠海量交易數據,我們才能盡可能盤清存量,發現增量。

    面對急速變化的餐飲業,我們深知: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律,只有可以不斷增大的概率。

    沒有堅如磐石的格局,只有根據反饋優化迭代的過程。

    根據《中國餐飲報告》,餐謀長對幾大品類的市場表現陸續做了解讀,放在一起看,幫助你立體了解餐飲品類正在發生的變化。

    雞鴨鵝 品類指數 四星半

    關鍵詞:光譜性、增長空間大

    數據分析

    據《中國餐飲報告2018》數據,美團點評全平臺訂單量前五名的品牌分別是華萊士、麥當勞、肯德基、德克士、正新雞排,全部都是以雞類產品為主打。

    此外,中式快餐大品牌老鄉雞、風靡全國的黃燜雞米飯,也都是以雞肉品類為基礎。全國在線店鋪數最多的品牌,也是以雞肉為絕對主導的正新雞排。

    雞肉品類是最有發展潛力也是市場空間最大的,老鄉雞創始人束從軒認為,“雞肉是中國肉類消費的第二大品類,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都很愛吃雞,而且相比中國肉類消費第一的豬肉,雞肉的廣譜性更高,連鎖品牌的發展也更有優勢。”

    放大到全球市場來看,雞肉品類的消費量在逐年上升。我國雞肉消費總量排名世界第二,但人均消費量還偏低。

    中國人均雞肉消費量每年僅為10公斤左右,美國、巴西人均雞肉消費量超過每年40公斤。

    而與大陸居民飲食結構最接近的臺灣地區,人均雞肉消費量已達28公斤左右,僅發展到這個水平,大陸雞肉消費量就有近兩倍的增長空間。

    增長點: 食材升級、產品差異化

    雞肉品類市場相對成熟,如果陷入同質化、低價競爭就很難有出頭之日,大品牌和新生代品牌已開始發力食材升級,打造產品的差異化。

    像老鄉雞、李子壩梁山雞、咕嘰咕雞等都在立足特色產品打造差異化的維度上持續加碼。

    另外,雞爪、雞翅、雞雜等小食材市場不可小覷,也有誕生休閑零食的機會。

    面包甜點 品類指數 四星半

    關鍵詞 2000億+的大市場 凈利潤高

    數據分析

    從店鋪數來看,美團點評收錄的面包甜點店鋪數排名第二,但全年都在走低,從年初的65萬家一路下行,到年底變為55萬家,全年減少10萬家。

    從客單價來看,小吃快餐、飲品店、面包甜點等輕餐品類在走高,其中面包甜點單價漲幅最高,2017年單價為49元,比2016年貴了7元錢。

    大量關店的同時,客單價卻增幅最高,面包甜點品類的發展究竟是向好還是向壞?

    5月維益2018烘焙糕峰會上,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指出:在新的消費升級浪潮席卷而來時,烘焙產品仍將是餐飲品牌實現變革的橋頭堡,是門店俘虜新中產的抓手。

    他說:“十年、二十年前的蛋糕店,往往是社區顏值最高的商鋪。到糕餅店里面買糕餅的人一定是這個城市、鄉鎮里最時髦的人,而且是解決了溫飽問題的那些人。”

    “ 可以說,中國的第一代消費升級,就在蛋糕店里誕生。當下消費升級新浪潮下,烘焙同樣承擔這樣的功能” 。

    增長點: 場景革命

    面包甜點作為以年輕人為主要消費群體的品類,增量點一定在“場景革命”,在于對產品、營銷和體驗做立體的升級。

    因為雖然你是在中國做甜品,但見多識廣的年輕人是在拿你和全世界的優秀品牌做比較。

    抓住年輕人的顯性標志是什么?你的產品以及產品所營造的場景能不能讓他們有發朋友圈的沖動。

    火鍋 品類指數四星

    關鍵詞 競爭激烈 細分黑馬頻出 串串正在井噴

    數據分析

    火鍋品類總營收占據餐飲總盤子的20%以上,足以說明火鍋市場容量巨大、賽道寬廣,是目前唯一一個大品類有大品牌,大市場有大贏家的品類。

    火鍋市場細分趨勢明顯,一方面全國各地不同的飲食習慣天然區分出不同的火鍋品類,而另一方面,競爭激烈的火鍋市場讓商家們往更加細分的領域發展,以求得更大的市場區分度。

    《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2017年,全國火鍋店鋪40萬家。其中食材類火鍋中,魚火鍋占比最高,為9.6%,店鋪數約38400家。烹飪類火鍋中,串串香占比10%,以4萬家的規模成為火鍋第一大細分品類。

    增長點:深耕細分品類、 產品升級

    火鍋細分化趨勢背后,是成熟市場競爭升級的表現,也是消費需求升級的結果。《中國餐飲報告2017》顯示,人們對甜鮮的青睞正在趕超傳統的麻辣,對食材、健康等的追求上升,這也是毛肚火鍋、魚火鍋、牛肉火鍋等品類興起的原因。

    深耕細分品類、注重食材產品和消費者服務體驗,將會是火鍋市場新一輪角逐的戰場。

    川菜 品類指數 四星

    關鍵詞 競爭激烈 淘汰低端 細分化明顯

    數據分析

    《中國餐飲報告2018》數據顯示:18大重點城市川菜館數量直線下滑,川菜市場正在迎來關店潮。其中,北京、上海川菜館關閉3000+,關閉1000+的城市達到9個。

    關店潮的背后,是川菜品類的激烈競爭和市場淘汰的自然結果,也預示著川菜品類的升級趨勢。

    從各地情況來看,關閉的多是客單價50元以下的餐廳。僅靠辛辣支撐起的低價川菜,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菜品更高的消費需求。

    增長點: 升級、細分

    一是升級,川菜亟需根據當下消費需求改變、升級。二是分化,川菜單品趨勢明顯,像酸菜魚、毛血旺、酸辣肥腸以及各種成都小吃遍地開花。

    隨著消費需求多元化發展,一是高端精品川菜會持續增加,二是會有更多川菜品牌開啟品牌化擴張路徑,以減少產品出品,聚焦單品,優化標準技術。

    粗制濫造的跟風狀態,將不會再有生存空間。

    “新川菜崛起的背后不是菜系,而是被顧客認知的單品、獵奇的地方菜和定位精準的餐飲品牌。”食干家創始人曾暉表示。

    日韓料理 品類指數 三星

    關鍵詞 店鋪倒閉 洗牌加劇

    數據分析

    地緣關系接近、日韓文化流行、健康餐飲興起,讓日韓料理在中國受到歡迎,2016年底日料店的數量甚至超過粵菜和浙江菜,成為“第八大菜系”。

    2017年,從18個重點城市看,除鄭州的日料店鋪數有明顯增加之外,其他城市的日韓料理均出現了明顯減少。

    其中日料店鋪數占全國1/10的上海,日料店一年減少了2200家,韓國料理店減少了2500家。全國韓料店鋪數2017年底4.8萬家,比年初減少1.5萬家。

    餐謀長認為,相比于分秒必爭、日新月異的中餐餐飲市場,日韓料理創新發展速度跟不上節奏,是其遇冷的主要原因。日料對食材要求高、考驗供應鏈能力;韓料產品相對單一、產品迭代乏力等也造成后繼力不足。

    增長點: 突出產品、提高性價比、夯實供應鏈

    與多位餐飲人探討后,餐飲老板內參總結出了日韓料理未來的3個發展方向:形式上“去日韓化”,突出品類、產品;撕掉“高端餐飲”標簽,強調性價比;夯實供應鏈基礎。

    去年日韓料理門店大面積萎縮,并不意味著這兩個品類不行了,這兩個品類本身很符合當下的餐飲趨勢,經過洗牌后,仍有機會。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商多多研究院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carina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895.html

    (0)
    上一篇 2018年6月16日 20:20
    下一篇 2018年6月16日 20:5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