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慘!外賣潛規則曝光,餐廳虧本還當“背鍋俠”!

    文丨職業餐飲網 王依

    近日,一篇關于《外賣潛規則曝光:有的竟比門店價貴一倍!》的文章被廣泛流傳。

    文章指出,外賣行業存在三大潛規則:

    一:先提價,再用紅包降價!有的竟比門店價貴一倍;

    二:外賣平臺也可競價排名!排名靠前的未必口碑好;

    三:總感覺外賣比堂食少?商家標準不一樣。

    文章一出,在網絡上快速發酵,一石激起千層浪,各方爭議不斷,而其中對于餐廳的質疑尤為激烈。

    “黑心商家”、“短斤少兩的,真是無商不奸”、“以后再也不點外賣了,這些商家也太坑了吧”等言論不絕于耳。

    當很多人,都把矛頭指向了餐廳的時候,殊不知,餐廳其實也是滿腹委屈,無處喊冤。

    光扣點就15%-25%,外賣利潤遠不如堂食

    眾所周知,餐廳進駐平臺,平臺是需要收取服務費的,被稱為扣點,占比為每單價格的15%-25%。

    而一般只有全國性連鎖企業,才有資格獲得15%左右的扣點,這樣的外賣品牌屈指可數,絕大多數的餐廳都要承擔20%到25%的高昂扣點。

    25%是什么概念呢?比堂食門店的選址成本還要高出很多啊!而且這還僅僅只是扣點,還有其他的比如在平臺上的推廣費用,活動的補貼等都需要餐廳來承擔。

    所以,表面上看,外賣價格比堂食貴,實際上餐廳的利潤卻遠沒有堂食高。

    對此,一些餐飲商家的回復:

    @完全不敢惹的人:

    我父母自己干餐廳,最近搞了外賣,弄了幾次就不弄了,線上菜確實比店里貴2-3塊,但份量絕對沒減,可是每次弄完滿減活動,扣除平臺費,真的比原價得到的還要少,還特別趕,外賣小哥怕送晚催,客人晚了也要催,餐廳不大60多平米,夫妻店而已,一方面忙不過來,另一方面真的賺不到錢。

    @是阿李阿豆:

    平臺要扣18%,而且滿減都是商家自己出錢補貼,以我們店為例某樣菜品店里賣98,而平臺賣108,他扣完點再加上滿減,108的東西其實我們店家只能收到80塊左右,而實際客人支付要大于108,(有餐盒費,配送費之類)如果可以我們寧愿希望客人到店里就餐。

    @Rita_短發:

    只有自己做了這才知道這行多么無奈,現在平臺費用越來越高,買東西的只在乎你的東西貴不貴,沒想過平臺會收多少費用。真心沒啥賺,還做各種活動 。

    @豎中指的老妖婆:

    平臺要收費,如果按照原價,商家要賠錢,傻子才干賠錢的買賣,提價很正常,而且貴一倍只是部分現象,不是所有商家。

    不參加滿減排名靠后,不走套路就沒生意

    而關于餐廳搞各種滿減活動,則被顧客稱為套路滿滿,但其實,這也是在平臺的流量“綁架”之下,商家做出的無奈選擇。

    曾經也有餐廳嘗試過不做付費推廣,不搞滿減活動,結果,被平臺排在很后面,訂單數量立即呈斷崖式下降,甚至很有可能一天就一單,或者兩天一單。

    對此,一些餐飲商家的回復:

    @王葴:

    我的餐廳剛開業,前期外賣平臺說做的折扣力度大一些,最好是半價,這樣關注度就高,于是我把菜品的價格提了百分之二十,可是這樣下來,打了半價加上滿額立減活動和平臺扣點,毫不夸張講每一單都在賠錢。

    @可可6357577298:

    你不參加滿減,就會被外賣平臺排到很后面,而且競爭對手都在做滿減,一家比一家便宜,這樣下去只能是等死,所以都要價錢高幾塊錢,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個沒辦法,不走套路,就沒有生意。

    @Alina-877:

    我的餐廳剛開業的時候美團要求做活動,加上平臺提點,虧了幾萬,好不容易熬到價格和店里一樣了,算算賬,還是沒有賺錢。

    @lostlff:

    我剛做麻辣燙外賣不到兩個月,美團抽成20%,還搞活動滿25減12,滿45減18,滿60減24,經常是一單七八個菜到手才九塊多錢,幾乎是不賺錢。

    @阿嬌阿姣:

    主要是外賣要上滿減活動,否則排名就很靠后了。就算我們提高價格了,外賣真的是不掙錢的。客戶要吃,商家要上,又不可能賠錢,只能漲價格。

    虧本還要當“背鍋俠”,餐廳利益誰來保障?

    被平臺抽點、搞活動滿減,這些認也就認了,畢竟靠著平臺做生意,就得遵守規則吧。

    但是,憑啥,外賣灑了,商家賠一份,還要被差評;外賣小哥遲到了,也要給商家差評!

    做著賠本的買賣,還要當“背鍋俠”,虧本了還要被無故差評,對于商家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大寫的“冤”字。

    對此,一些餐飲商家的回復:

    @TIDALJIANG:

    同感!不賺錢,還得隨時準備賠禮道歉,哪怕是外送員潑了撒了,都得打電話畢恭畢敬道歉,心疼外送員跑一單賺個5塊錢幸苦費,潑了東西自己賠,要不就再送一份,最怕就是匿名差評,給你解釋彌補挽回的余地都沒有,不止失落一整天,感覺一直不能平復,就是一個大寫的冤字。

    @SUNNYMu:

    現在顧客都覺得自己網上點的貴,自己付了配送費,但是商家也不容易,要付平臺扣點,自己還要搞滿減活動,還要送優惠券小禮物什么的。實際收到手里真的沒有那么多,一個差評完了,忙了半天就相當于白搭,你也不能解釋啊,各種原因都是你的錯,小哥遲到送了都得給你個差評。

    @hffghnkcssvjnn:

    遇到惡心點的人,東西都吃完了,第二天來申請全額退款,平臺偏袒全退,也有送慢了在電話里叫囂東西也要,錢也必須退的。

    @Alina-877:

    我經常遇到米飯不單點,備注的幾碗米飯的,真的吐血,不給就差評, 就是想省打包盒的錢, 我的打包盒也是買的呀 ,還有故意差評給我敲詐要紅包的, 真的是一口鹽汽水噴死他。

    @手機用戶_0276372992:

    開店糟心又遭罪,客人隨意一個不順心就申請退款還給差評,現在美團還搞極速退款,恨不得把客人捧上天,商戶抽成那么高,幾樣東西賣完實際拿到手就幾塊錢,還怎么做?

    媒體都說外賣小哥如何辛苦,朋友開店累死累活5000塊,小哥每天來店里罵罵咧咧每個月凈掙7千+,有誰心疼過店家?

    對于顧客來說,只知道外賣的價格越來越高,但卻不知道這背后有平臺的扣點,還有各項成本的均攤。對于他們來說,我付費了,我不滿意了,那我就可以去投訴商家,去要求退款。大多數的人都不會去追究到底是誰的責任,上來就是一個差評。

    而對商家來說呢,既要承擔平臺高昂的扣點,搞活動還要自己拿錢去補貼,不賺錢不說,還要每天小心翼翼,怕顧客一個不滿意就是差評。即使被無故投訴,甚至被敲詐,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那么,在這種所謂的潛規則之下,餐廳的利益到底又該由誰來保障呢?

    點下圖看往期精選文章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5342.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2月28日 21:17
    下一篇 2017年12月28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