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款超高毛利農家土菜

    1

    柴灶臘鱖魚鍋巴飯

    原料:大米100克,臘鱖魚(也可用臘草魚代替,降低成本)、香芋、紅薯各250克,臘腸150克,玉米6段。

    調料:熟豬油50克,色拉油10克,米湯250克,蔥、姜各5克。

    制作

    1.在臘鱖魚上面鋪上姜、蔥,上蒸箱蒸熟,再入燒熱的鍋中煎香,放涼,改刀成塊;臘腸蒸熟,改刀成片;香芋、紅薯改刀成長方片。

    2.大米洗凈,倒入開水中煮至八成熟。

    3.將鐵鍋燒熱,刷上一層色拉油,將瀝水后的八成熟大米均勻地鋪在鍋內,再放入臘鱖魚、臘腸、香芋片、紅薯片、玉米,加入米湯,鍋沿處淋上固態熟豬油,蓋上鍋蓋,用中火煎制15分鐘,直至整塊米飯可以在鍋里晃動,再改大火燒5秒鐘,出鍋氣即可。

    4.上桌方式:(1)堂做員把鍋巴飯分給食客食用;(2)出菜時跟一湯碗米湯,堂做員將米湯(約500克)倒入鍋中,煮成鍋巴粥,給顧客分食。

    2

    自磨黑豆腐

    毛利率 75%

    土特色 這道菜一天在我們小店能賣出八十多份,不僅是銷量第一的土菜,還是毛利王。我們用黑豆磨成豆腐,自制更健康,而且口感軟嫩。

    原料 自磨黑豆腐600克(與普通豆腐制作一樣,只是原料用黑豆制成),豬五花肉餡200克。

    調料 A料(生粉、蠔油、鹽各5克,生抽10克,雞粉、胡椒粉各2克),B料(鹽3克,蔥花、姜末各10克,生抽8克),香蔥圈10克,烤好的花生碎、調和油各20克。

    制作

    1.將自磨黑豆腐改刀成5厘米見方的塊。

    2.將肉餡用B料調味,釀入豆腐塊中,放入平底鍋中煎制,煎制時只煎一面,待肉餡成熟,豆腐有一面呈金黃色時,倒入用A料調制的芡汁,晃一下鍋即可,使味道包裹在豆腐上。

    3.將豆腐塊倒入燒熱的沙煲中,上面撒香蔥圈和花生碎即可。

    3

    虎皮冬瓜

    原料:冬瓜500克 豬肉末50克 小米椒節、蔥花、鹽、白胡椒粉、老抽、味精、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冬瓜削皮后,在表面剞十字花刀,接著再改刀成3厘米見方的塊。

    2.凈鍋放油燒熱,下冬瓜塊煎至皮面微黃時,盛出來待用。鍋留底油,下豬肉末炒至酥香時,摻入適量的清水,加鹽、白胡椒粉和味精調味后,放冬瓜塊燒至軟熟,淋老抽上色并放入小米椒節,燒至汁干亮油時,撒入蔥花即成。

    4

    許昌豆腐燒肥腸

    原料:

    許昌老豆腐350克,熟大腸250克。

    調料:

    A料(蔥、姜各10克,干辣椒9克,八角2個)

    家樂蒸魚鮮露10克,家樂燒汁5克,蠔油3克,老抽2克,雞粉1克,色拉油500克(約耗50克),蒜片50克,香菜10克,高湯800克。

    制作:

    1、將大腸下入沸水中燙一下,撈出,瀝干水分,入三四成熱的色拉油中炸一下,撈出。

    2、將許昌老豆腐洗凈,用手掰成大塊。

    3、凈鍋上火,下入底油,放入A料炒香,倒入高湯,加入剩余調料,放入大腸、豆腐,裝入煲內,燒開后改為小火煲15分鐘,出鍋前放入香菜即可。

    特色:

    豆腐是老少皆宜的食材,肥腸也是很多人的至愛。將兩者相結合在一起,肥腸中的油脂滲出,被豆腐吸收,兩種食材的味道都達到最佳,是經典之配。

    5

    漁家三寶

    原料:

    野生小鯽魚400克,瓠子200克,荷包蛋250克。

    調料:

    腌料(蔥段、姜片各10克,黃酒15克,鹽5克)

    小料(蔥段、姜片各10克,八角1個)

    色拉油100克,雞蛋液、熟豬油各50克,面粉60克,大骨湯1千克,鹽10克,味精、雞粉、蔥花各5克,胡椒粉3克。

    制作:

    1、鯽魚宰殺制凈,加入腌料腌制10分鐘,拍面粉30克,用色拉油50克煎至色澤淺黃。

    2、瓠子洗凈后切厚1厘米的片,拖蛋液后粘裹剩余的面粉,用色拉油50克煎至兩面金黃。

    3、鍋內放入熟豬油,熬化后放入小料爆香,下入大骨湯大火燒開,下入原料,小火燉10分鐘,用鹽、味精、雞粉、胡椒粉調味,出鍋裝入容器內,撒蔥花即可。

    特色:

    加入了煎瓠子一起烹調,瓠子特有的風味滲透到魚湯中,菜肴更加鮮美。

    6

    鄉情小炒

    原料:

    安徽蒙城綠豆餅400克,臭豆腐200克,香椿段、蔥白段各80克,青、紅椒圈各50克。

    調料:

    色拉油1千克(約耗80克),蒸魚豉油25克,十三香3克,味精、雞粉、白糖各2克。

    制作:

    1、綠豆餅切成厚0.3厘米的片,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至色澤金黃;臭豆腐切成麻將塊,同樣油炸至色澤金黃。

    2、鍋內留底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蔥白段、青椒圈、紅椒圈爆香,下入綠豆餅、臭豆腐和香椿段,倒入調料(色拉油除外)翻炒均勻,出鍋裝盤。

    特色:

    綠豆餅、臭豆腐、香椿段,看似不相干的原料搭配炒制,給客人帶來特殊的味覺體驗。

    7

    傳統什錦暖鍋

    原料 小酥肉150克,肉丸、娃娃菜、粉條各100克,紅肉、海帶絲、煎豆干、豬肉皮、腐竹各50克,平菇200克,發好的黑木耳250克。

    調料 A料(鹽、糖各5克,胡椒、十三香、味精、雞精、雞汁各3克),蝦皮、香菜各5克,雞湯1千克。

    制作

    1.娃娃菜、平菇、海帶絲、蒸豆腐、肉皮、腐竹、木耳入開水焯至八成熟,撈出放入暖鍋中,再放入粉條。

    2.制作好的紅肉、小酥肉、肉丸擺在暖鍋上層。

    3.在雞湯中加入A料調味,倒入暖鍋中,撒上蝦皮、香菜即可。

    4.在鍋的內膽中加上燒好的木炭,燒熟透上桌。

    小酥肉制作

    1.取上等豬梅肉500克切成0.7厘米厚的片,加入蔥姜水10克,鹽、味精、胡椒粉各5克腌制,加生粉、面粉各15克拌勻,在凈油鍋中炸至金黃色。

    2.取盛器,下雞湯1千克,八角2克,桂皮5克,小茴香3克,干辣椒、蒜、姜各10克,調入鹽、雞汁各5克,味精、十三香各3克,調制味道過程中,放入炸好的酥肉,上籠蒸40分鐘取出,切成5厘米長、2厘米寬的條即可。

    肉丸制作

    取用豬前腿肉蓉500克,加蔥姜水10克、味精3克、十三香3克、胡椒5克、糖3克,加入生粉、面粉各10克拌勻,待油燒至七成熟,將肉餡擠成大拇指量大小的丸子,放入油中浸炸至熟即可。

    紅肉制作

    1.取五花肉1千克,放入蒸鍋內蒸至半熟取出,在皮上抹上老抽,油炸成暗紅色,將肉切成10毫米厚的片。

    2.取蔥、姜各10克,八角、豬肉皮、小茴香各5克放入油中炸制,待出小茴香味后放入切好的肉片,加入水500克、白酒5克燜熟。

    8

    老趙地鍋雞

    毛利率 68%

    土特色 河南周邊地區的土菜館盛行,姥家大鍋臺、小灶王、柴火飯等非常火爆。我專程到徐州考察了當地最富盛名的徐州地鍋雞,發現徐州廚師采用糖色上色調味,制法簡單,但不太迎合我們河南當地食客的重口味。于是,我把徐州的農家樂幾乎嘗了個遍,融合眾家做地鍋雞之長,并特別訂制了一種縮小版的土灶臺作盛器,結合民間農家樸實的技法,制作出了這款新版本地鍋雞。在餐廳推出后,每桌必點,售價僅有68元,一天能賣五十多份。

    原料 農家土雞750克,帶皮青茄(也可換成土粉皮或野山蕨)250克,面皮12張。

    調料 菜子油30克,拍蒜、蔥丁、姜片各15克,八角、花椒、干紅辣椒節、香蔥各5克,A料(東古一品鮮醬油8克,金標蠔油8克,李錦記錦珍生抽5克,美極鮮味汁5克,李錦記錦珍老抽10克,精鹽6克,料酒4克),芝麻油3克。

    制作

    1.土雞宰殺制凈,斬成塊,用清水浸泡8分鐘;帶皮青茄用刀拍松,撕成大塊。

    2.凈鍋上火,燒熱菜子油,放蔥、姜、八角、花椒、拍蒜爆香,倒入雞塊煸炒,淋A料翻炒5分鐘入味,添清水蓋過雞塊、青茄,蓋鍋蓋,用中火燜制15分鐘,下入搟好的圓面皮,淋上湯汁,蓋上鍋蓋再燜制5分鐘,收汁,淋芝麻油,盛入特制土灶臺內,撒香蔥,裝盤點燃酒精即可。

    面皮制作 把神象面粉250克、鹽1克、蛋清2個放入盆內,淋清水50克攪勻,揉團,然后搓條,再用刀切成小劑,用手面壓扁,再用搟面杖搟成大小均勻的圓皮即可。

    – END –

    主編丨彭景 視覺丨馬聰

    相關菜品:

    《9款燒烤及醬料配方,這個夏天生意不愁了!》

    《21款大廚拿手的原料腌制配方》

    《14款干鍋菜品,夏季正旺銷!》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1977.html

    (0)
    上一篇 2018年5月26日 21:09
    下一篇 2018年5月26日 22: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