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老板不同的經營理念,會給餐廳帶來不同結果。
把員工當負債
有的老板認為,員工是負債。每個月不但要開工資,還要考慮獎金、提成、分紅、培訓,升職加薪等。
有很多老板都抱怨過,說員工就是無底洞呀,錢給夠了還不行,還得讓他們舒服。老板們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所以經常能看到有些老板和員工鬧的不可開交,甚至弄的和仇人一樣。
有位餐飲老板曾向我表達他的想法說,希望這些炒菜機器人技術發展的再快一點,如果能夠用炒菜機替代后廚,能用機器人替代服務員,他會在第一時間毫不猶豫的把員工全部開掉,一個都不留最好!
可見,他對員工這個“負債”是有多反感。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想法,至少從現在“去廚師化”的期望越來越高,從側面也部分證明了,員工是負債這個理念被認同。
誰都不希望背上負債,所以面對負債的第一反應,都是“甩掉”“躲避”。可無奈,至少在眼前來看,餐飲還是離不開人,還需要用人。
所以,覺得員工是負債,可又甩不掉的老板,就非常痛苦了。
把員工當資產
那,認為員工是資產的老板,他們是什么態度呢?
“一般來說,在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與員工有關的事都在負債欄里:應付工資,應付獎金,應付公積金;在公司的利潤表上,與員工有關的都在費用欄里:工資、福利、所有分攤。 這種看法在理念上,就把員工和公司的目標對立了起來。我覺得我們的員工地位應該在財務報表上變一下,要把員工看做資產,而不是負債;要看做利潤而不是費用。”
上面這段話,是現任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說的。
從這里,其實也能看出來,為啥會把員工當做負債了,因為在財務報表上,這些都是“需要支出”的成本。本來賺錢就不多,還要投入這么多的人工開支,自然肉疼了。
但我想說的是,但凡把“員工是資產”這個理念踐行的人,都不會覺得肉疼。
為啥這么說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他們能夠更多的看到員工的產出,能夠更多的看到員工能夠給自己帶來了什么。而不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員工從我這里拿走了什么”。
你看,這就是“一得一失”,就在這一念之間,得到的結果大不相同。
舉個例子:
有一位餐廳老板,店里雇了一個員工,當時店里生意不怎么好,他覺得每個月還要給員工開工資,不劃算。為了節省成本,就把這個員工開掉了。
結果是,中午人多忙的時候,沒有人收拾桌子,洗完也跟不上,有的顧客一看這樣就走了,更影響生意。
這時,才體現出來員工的產出,才覺得不應該辭掉員工。
像不像那個“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咱再看看那些做的比較好的餐飲企業,他們無一不是把員工當做企業的資產。
無論是從工資獎金,還是從提成培訓,都在不斷的為自己的員工投入。因為他們很清楚,員工的產出越高,企業也隨之越強。
前幾天看到一個段子,說有人想開火鍋店,于是跑去某撈臥底學習。半年過去了,他朋友問他,不是說開火鍋店么,怎么還在那打工呢?這哥們說,不開了,不開了,我怎么能離開我的家人!
這是為資產不斷投入才能得到的結果呀!
和你的資產,一起成長
員工是資產,不應是負債。你應該和你的資產,一起成長。
如果你是一支球隊的教練,你是希望你的球員,每天都在進步,每天都在成長,能力越來越強好呢?還是希望你的球員,就這么混著就行了?
不用說,肯定是前者吧,如果大家的能力都沒有提升,都沒有成長,球隊又如何能夠擊敗對手,獲得冠軍呢?
那么同理,你希望你的員工,是混日子,還是不斷成長呢?
只有你的員工不斷成長了,能力越來越強了,你的球隊才會越來越強,盈利能力才會越來越強。
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支持你的隊員,為他們多投入,陪伴他們一起成長,你們才能離目標更近。
怎么選,關鍵在于老板自己,一念之差,結局大不同。
-END-
主編丨陳青編輯丨陳美玲
顧客催菜、嫌菜貴……服務員掌握這15個必備話術,把反感變好感! 餐飲店長具備這7種心態,才能令員工信服、老板重用!店外排隊,店里客人坐著聊天不走,我該怎么辦?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5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