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茶是茶飲當下時興的熱門賽道,許多品牌這兩年賺得盤滿缽滿。夏季,無論東西南北,它已經成為每一家奶茶店的標配。
但我們知道,水果茶最大的通病,就是穩定性,個頭、果型、色澤暫且不說,更要命的是水果的品質、香氣、甜度和鮮度,即便是產自同一果園,同一批次,都有差異。
再加上物流運輸中的損耗,以及門店出品執行中的偏差,最終反映到一杯水果茶上,口感和風味,千差萬別。
這一水果茶的最大痛點,拼多多要來解決了,當然目前還只是處于實驗階段,其成功后的廣闊應用前景令人期待。
拼多多水果標準化項目云南實施
為了彌補風味和口感上的損失,出品時往往會添加其他原物料來彌補,但水果的本味會失真。
所以,在保持水果的地域風味基礎上,怎樣做到穩定和一致性,已經成為茶飲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當然,最高的山峰,也有人去攀登、去征服。如同陳景潤十多年坐冷板凳發明了“陳氏定理”把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大大推進了一步。
解決水果的一致和穩定性,這座高峰的攀登者,有點出人意外,它不是業界力量,而是電商平臺——拼多多。
據國內多家權威媒體報道,在云南昆明和怒江,拼多多牽手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全球頂尖農業學府荷蘭瓦赫寧根大學、荷蘭屯特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以及中國農業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昆明市農科院正在進行一場偉大的嘗試,以探索農產品標準化的數字解決方案。
正如,古茗反向定制,承包果園;喜茶為了找到最理想的茶源,在貴州梵凈山自建茶園。這一切都要從育種開始,涉及到的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以喜茶為例,首先在選種和培育方面,與農業大學與專業研究機構合作,在幾十個品種中,精心挑選優質的茶樹品種,不僅考慮茶樹的品質,還兼顧考量梵凈山的氣候、病蟲害等自然條件因素。
其次,是種植條件的認證和改良、改造,包括地下水、土壤及空氣、溫度、海拔、降雨量與日照等,必須全部達標。
最后,是對種植過程的要求。例如,遵循有機農業的生產法則,采用傳統自然農耕的方式,完全不使用任何無機化肥、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及食品添加劑等等,確保純天然無污染培育。
技術將成為改變這一切的關鍵
在很長時間里,水果等農貨產品的標準化始終是擋在前面的一座大山。要實現心中所想,就必須從源頭上切入。
此前,京東等平臺也做過類似的嘗試,向農戶提供統一的種子,但效果并不理想。
因為對植物生長階段的照料同樣重要,如果無法在這些步驟實現統一,一樣的種子不見得能結出相同的果實。
以草莓為例,種植草莓,需要根據草莓所處的不同時期,進行不同比例的水、肥等調整。比如說,草莓在開花期、花果同在期、結果期,看上去沒什么區別,但實際上它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完全不一樣。
可見,如果無法在草莓生長的各個階段提供標準化的照料(相同的農藥、相同的肥料、相同的灌溉方式等),最后結出來的果實也無法標準化。
技術將成為改變這一切的關鍵。
拼多多現在正在實行的做法,與喜茶的邏輯相比,大致雷同,只是用大數據和AI(人工智能)更多取代了人工。
從媒體披露的信息來看,他們第一個實驗選擇的水果種類是草莓。在120天的生長期內,用AI技術種植出新的草莓。
整套系統涵蓋了作物模型、植物生理、采后品質、電子工程、AI 算法和應用數學等各個領域。
他們利用多樣性傳感器、作物生長感知技術和軟件來傳輸和獲取數據,例如,溫度控制、內部施肥/澆水、濕度監測等,精確地控制和了解草莓的生產環境和實時變化,并進行干預,為農作物提供一個穩定的生長環境。
在作業層面上,則由智能機器人和物聯網設備來執行種植方案,可以利用機器人來實現在合適的時間自動、精準地采摘草莓,進而提升商品果率,以及大幅減少人力成本。同時通過算法來遠程“定制”草莓的口味和產量。
對于拼多多等電商平臺而言,解決這一問題具有現實意義——因為消費者在線上買農貨時,無法進行篩選,所以,出售符合他們預期的商品非常重要,否則難以獲得回頭客。
但在茶飲行業,解決了水果源頭上的標準化,則價值更大。它將徹底解決水果茶千品千面的痼疾,為用戶提供更完美的消費體驗和更多樣化的選擇。
水果茶將打開更大一篇藍天。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三月 制圖|單純審核|木果果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7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