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長按二維碼,可訂閱《餐飲視界》
-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
▼
11月12日,攝氏零下20°C,寒風刺骨。
在北京最繁華的前門大街上,勞動人民扭起歡快的秧歌舞。
只為迎接中國第一家KFC的到來:
那是1987年。
一時間,平均工資只有60塊的無產階級徹底被征服,買塊兒售價2.5元的炸雞連眼都不眨。
只有這樣才能彰顯自己與國際接軌的時髦品位。
更有甚者,連婚禮舉辦地都搬到KFC現場:
1990年10月8日,深圳羅湖區東門商業步行街。
另一家美國快餐在這塊兒沐浴改革開放春風的寶地掛牌開張。
同樣,舞獅點睛這些傳統的慶祝節目一個都不能少:
不少深圳人舉家前往,購買的隊伍從一樓直接排到三樓。
美帝這時才明白,誰是真正的消費強國:
兩年之后,一家日本快餐連鎖緊跟美國干爹腳步,直插距祖國心臟天安門不足1公里的王府井大街。
賣的不是其他東西,就是牛肉蓋澆飯,日本人稱之:「牛丼」。
說到「丼」這個根正苗紅的漢字,唐朝時傳至東瀛前,一直念「dǎn」,意為「往井里投石塊的聲音」,這非常形象。
而大部分人所謂「dòn」的讀音,是日本人沒學透的結果,意為:米飯上放各種食材的食物,也就是——
蓋澆飯。
與美國干爹店的風格不同。
這次開業不僅沒有秧歌、舞獅——
連開業的風頭都瞬間被左邊硬又黑的炸雞狠狠搶去:
這家店連開業照片都沒留存的原因也很簡單:
相比漢堡、炸薯條這種中國廚子當年還做不出來的西餐,想憑一碗牛肉蓋澆飯打入中國市場——
這簡直是妄圖騎在無數特級中餐廚師的脖子上打臉。
在北京,我認識的哥們都無一不認為自己是廚神。
康總出門吃飯,只要嘗一口,就能決定接下來是掀桌還是買單。
炒盤小小的蔥爆牛肉,熗鍋加多少料酒,出鍋加多少糖,他們能上升到玄學層面你信不信?
但令所有中國廚神都沒想到的是:
技術含量全無,僅僅將牛肉切薄片,洋蔥切絲,將洋蔥牛肉煮熟,放入白糖和醬油收汁鋪在米飯上——
這碗與中華料理相似的日式蓋飯,竟能在20年后穩扎中國市場:
據統計,如今全球各大牛肉飯專賣店已逾4000家,其中單單某品牌就以1700間店鋪,創年收入達到518億日元,約33億人民幣。
如今遍布中國的沙縣小吃,僅從業者達6萬人,年營收剛剛達到70億人民幣。
剛剛贏過日本蓋澆飯一倍:
這個品牌僅一線城市的分店就超過475間,單北京就占據251間:
哪怕是晚飯只吃牛油果蔬菜沙拉的中產階級,中午也得一路小跑——
乖乖去寫字樓下的牛肉飯專賣店占個座:
敢勇闖宇宙美食中心中國,還跟國民快餐沙縣小吃叫板。
日本牛肉飯無疑完成了一出進擊的大和の魂。
但你一定不知道:
原料危機、惡性競爭,食品安全。
一切中國餐飲面臨的問題,這碗日本蓋澆飯也曾經歷。
1899年,日本牛丼鼻祖松田栄吉,在又臟又臭的東京筑地魚市場掛牌開張第一家店:
客人都是魚市的苦力,在忙碌一天后,廉價而美味的牛丼成為苦痛生活中難得的慰藉:
在1923年關東大地震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間薄利盈微的牛丼店幾近倒閉。
直到戰后,日本經濟在美國干爹援助下逐步復蘇,牛丼店也越做越大,分店逐步開遍全國。
到1965 年,這家魚市小店年收入已超過1億日元,單份售價更猛漲70%:
瘋狂擴張的背后,其實危機四伏。
2000年起,日元大幅貶值,日本人民經濟拮據到吃碗便宜的牛丼都要考慮再三。
為挽留客人,某牛肉飯品牌直接將原本400日元的牛丼降至290日元(約19人民幣),將大量顧客收入囊中:
見本地快餐減價,美國某快餐品牌趁機橫插一腳,
價格猛降50%,大腰斬。
幾個牛丼巨頭終于繃不住,瘋狂降價25%,
價格戰由此拉開。
更雪上加霜的是——
2004年2月,美國瘋牛病風波席卷全球,無奈下,日本政府緊急叫停進口美國牛肉,這一禁就是兩年。
這無疑對長期依賴進口廉價牛肉的牛丼影響巨大。
原料缺乏對低成本牛肉飯的打擊是致命的。
80萬牛丼食客徹底流失轉向更便宜的快餐,給牛丼行業帶來毀滅性打擊:
2007年,日本再度經濟危機,一碗牛丼的280日元價格,已經便宜到只能買兩瓶礦泉水,不能再低。
2009年,這家魚市牛丼店鋪連續虧損9個月,凈虧損額23億日元,財政赤字89億日元,銷售額暴跌22.2%。
所有人都覺得牛肉飯完了。
可他們卻沒有被擊倒。
瘋牛病讓日本人沒有牛肉,那就想方設法換花樣。
其中一家牛丼店研發「豬丼」,非但沒讓店鋪餓死,反而實現盈利:
2年后牛肉解禁,人們回來排隊購買牛丼,3小時內100萬份牛丼一掃而空。
很顯然,食品安全絲毫沒有影響人們對牛丼的信任:
就連美國駐日大使Thomas Schieffer也擠在人群中往一頓胡吃海塞。
豎起的拇指無疑象征著美國老爺對大和民族的贊賞。
國內市場穩住后,國外市場也積極進行本地化。
為迎合美國口味,某品牌牛丼店還和面包圈來場聯姻,大眾化的烤魚、豆豉、沙拉也被加入早餐,菜單五花八門:
「BEEF BOWL – 牛肉碗」,就是美國人民對它的愛稱:
臺北的分店更會玩,為提升店面形象,吸引更多女性消費者,它直接給自己來場「整容」。
將原本橙色的店面被改造成干凈清新的白色:
改頭換面的店鋪簡直從糙漢變成少女: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分店怎么變——
筑地魚市一號店卻始終隨著市場的生態而經營。
每天早上5:00到下午13:00營業,完全配合市場作息:
店面除了修繕,并未大肆改動,依然保持100年前的傳統風格,這家店也成為人們到筑地必去的景點:
只有在這家店,牛肉肥瘦和白飯溫度你說了算。
特別版的多洋蔥和多肥牛,則是只有熟客才知道的傳統隱藏菜單,別處絕對吃不到:
創始人松田栄吉作為一個直男,曾幻想用兔女郎當服務員。
百年后,他的傳人將這一極具荷爾蒙氣息的想法在廣告片中實現了。
點擊視頻,看兔女郎親手喂牛丼:
Logo也沿用松田栄吉的想法至今,橙色作主色,用27粒米組成圓圈,中間的牛角取自英文名稱的首字母「Y」:
圍繞牛角的繩狀物代表日本相撲中最高級「橫綱」標志:
暗示著:「我這輩子要做世上最好吃的牛丼!」
是的。
用Logo吹了一句天大的牛逼,花了100年,他們做到了:
就在我們號稱最會吃的中國人眼皮底下。
此刻真想激勵一下我國餐飲業的同胞們。
就用「甲午風云」中鄧世昌將軍的經典臺詞吧:
「撞沉吉野!」
另外,先不說你做得有多好吃——
給我蓋澆飯時請不要把大拇指戳進「蓋澆」里。
餐謀長聊餐飲
品牌 | 創意 | 營銷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
本文由《餐謀長聊餐飲》整合于杜紹斐/商智庫
編輯/俊亦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下拉動 | 聯系我們
▼
餐謀長?有話說
什么樣的男人最專一?
開火車的男人。
為什么?
因為出軌就得死!
世界上最不忠心的是什么?
錢!說好的一起出門,然后它就不跟你回來了!
那最忠心的是什么呢?
就是身上的肉,奶奶的!怎么甩也甩不掉!
––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