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飲企業大佬看2016年行業發展動向: 寒冬是有,春天也在眼前(下)

    臺灣橘子工坊總經理蔣雅玲
    做能夠讓消費者拍照上傳的飲品
    2016飲品業遇到的困難:
    ☆ 太多競爭者,一窩蜂一起轉型。Coco把奶茶的風潮帶起來后,飲品業蓬勃發展了幾年,之后在消費者對食安問題越來越重視的情況下,奶精粉奶茶被認為是不健康的。于是一些飲品店開始朝鮮果汁類產品轉向。一時間各大商場充斥各種果汁店,同類型產品抱團開店把果汁市場炒起來了,但也讓消費者開始麻痹了……
    ☆ 人事管銷、租金等費用節節升高不利飲品業發展。

    ☆ 飲品業被認為是低門檻的,感覺人人能創業,于是造就了一群只學了一點皮毛技術的人隨便找個設計公司設計VI就開始創業,整個市場一團亂。

    飲品業的機會:
    ★ 與互聯網結合把市場做大:以前在網路不是很發達時,你的產品有多好是要依賴口耳相傳慢慢傳播的,這種傳播速度極慢。相對的,做得不好也容易掩蓋。現在網絡發達的時代好壞太容易傳播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做生意不在局限位置了,透過互聯網廣告傳播,冷門點也有可能翻身。
    ★ 外送市場擴大:外送網宣傳,專業外包外送團隊加入市場讓經營者不用考慮外送的操作及技巧,只要把重心放在把飲料產量做出來即可,生意量大大增加。

    ★ 爆品必備:每個品牌一定要有一個吸引消費者讓消費者有印象非買不可的爆品,才有辦法讓該品牌在眾多競爭者中殺出重圍。

    新形態業態預測:
    ◇ 借由增加一些設備吸引消費者眼球,增加與消費者互動的機會,例如現場制作珍珠啊。

    ◇ 街邊店或商場內柜臺形態的門市將轉型為coffee shop 形態,將原有以飲品為主的模式改為甜品、面包與飲品并重,部分品牌會朝星巴克模式發展——自詡為茶飲界的星巴克。

    產品研發的方向:
    ◆ 吸眼球的飲品,能夠讓消費者拍照上傳的飲品。
    ◆ 強調天然原料走小清新風格的飲品。
    ◆ 飲品的包裝改變,造型瓶取代原來制式杯款,采用環保瓶讓消費者能帶回家再次做其他利用,如花瓶或存錢筒,或回購時再續杯享受優惠。
    茶百道總經理王琨
    學會粉絲營銷
    大趨勢是地區單店跟小品牌會被行業洗牌,良性的連鎖品牌會下沉二三級市場,規模越來越大。我堅信飲品市場會越來越大,也會越來越細分化,比如以前單一出現的,豆漿店、鮮榨果汁,未來肯定會出現什么汽水店、果醋店之類的。
    2016中國經濟還會持續下行,整體市場增長會放緩,甚至有些區域會下降,我們應該舍棄低端消費人群,提升產品品質跟服務,抓住有消費意識和消費能力的那部分客戶。
    最后,現在是大數據時代,建立粉絲營銷,關注客戶粘性非常重要,如何利用好收銀系統、微信、微博,也許是未來經營的決勝點。
    具體到我的做法,茶百道是一線的品牌形象+產品,二線的市場價格略高一些。比如我的奶蓋不輸皇茶,價格卻在10-13,我的奶茶不輸coco,價格在6-10元,我的水果茶9-12元,經過探索來看,這是在四川地區可行的價格。
    悸動燒仙草
    總經理吳斌
    服務好一定有好的發展
    飲品行業是一個低門檻的行業,競爭對手會比較多。隨著行業的發展,消費者越來越重視服務,只要服務做的好的品牌一定有好的發展。新業態的崛起不敢斷定,不管是臺式、港式還是日式都是以飲品為主,只是奶茶的方向發展不同!一線城市會以清茶和清淡飲料為主,小城市還以奶茶和果飲為主!
    搜索食坊
    總經理許正
    資源整合會成為潮流
    今年大年初二我和一個在百貨業干了近30年的老總在一起,他也存在很多困惑,也在尋求轉型突破。大環境不好,是對整個行業有影響,不僅僅是我們的飲品行業。去年我們和云南一家公司合作成立了云南分公司,目前來看還不錯。
    我覺得飲品行業下面將會有四個方面的變化:
    1、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大環境收緊,消費者口袋里也收緊了,這時候消費會兩極分化,不是所有的消費他們都會做選擇。那種規范化專業化的,比如皇茶、貢茶,還有你們前段時間報道的深圳813這個品牌,賣到20多元了,消費者還要排隊。還有一種消費就是大眾化,尋求物美價廉。
    2、品牌化消費越來越明顯。飲品行業也會越來越有品牌意識,消費者選擇時會對熟悉的品牌毫不猶豫。比如蜜雪冰城,是個物美價廉的品牌,打通了產業鏈,很有性價比,慢慢地在消費者眼中成了品牌,在同類品牌選擇中成為消費者首選。
    3、具備文化底蘊的地方品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奶茶是臺灣消費文化對大陸的滲透,并最終在大陸成為一個產業。目前國內奶茶有很多地方品牌,對抗外來品牌時都表現出強大的競爭力,這和地方品牌熟悉當地人口味、消費習性有關,也和地方文化有關。比如我們的品牌在四川,結合了地方小吃,經過一系列的摸索,小吃部分已經占到了73%,飲品占比下降,但是飲品銷量并未下降。我去總結,蜜雪冰城代表著一種校園消費文化,貢茶、皇茶代表著華南的消費文化等等。
    4、資源整合可能會成為一個潮流。還是舉我的例子,我們和云南一家經銷商合作,將我們的運作經驗移植到他們的單店客戶里去,才開始目前一個月的用貨量就有幾十萬了。同時整合后減少了一些環節,我們拿同樣的珍珠,以前10元/袋,現在降到了5.5元/袋。
    可以預見的是,奶茶隨便做就能賺錢的時代過去了,這兩年的洗牌在2016年會加劇,那些沒有團隊、沒有底蘊、沒有基礎的公司會被淘汰。一些專業化的公司也會擠進我們這個行業,比如天福茶葉開奶茶店,這都加劇了行業的競爭。大家都看好三四線城市,我們看過一個縣城,前兩年也就幾家品牌在競爭,現在已經有上十家了,大品牌下沉會加劇單店的淘汰速度。
    廣西龍茶
    蔡少斌
    抄襲的基礎上再創新
    飲品行業我是這么看的:
    首先沒困難就沒機會!困難的時候往往是洗牌的時候;
    其次有機會就會有新業態崛起!
    再次,茶飲研發方向在于抄襲臺灣同胞,在基礎上創新突出!
    但是變化不代表研發創新!
    地鐵站
    總經理楊英維
    大量投資者回流家鄉創業是機會
    我個人觀點是飲品行業還處于上行階段,理由是:
    ☆ 目前資金沒有更多的其它投資機會,投資餐飲是相對安全和容易的選擇,而且飲品投資相對門檻低,注定2016會有更多資本會進入飲品市場。
    ☆ 目前創業者多為80、90后,飲品店的潮流、時尚個性更符合年輕創業者的需求。
    ☆ 一、二線城市的生活、創業成本越來越越高,大量投資者會回流到家鄉進行創業,創業不僅局限于大都市,面會更廣。
    ☆ 飲品行業目前沒有顛覆者,反而高端飲品店對傳統的咖啡店、茶館造成沖擊。但今年也是行業深度調整的一年,工業時代的規模、品牌優勢不再明顯,只注重性價比的屌絲經濟模式式微,傳統飲品外賣店模式只能往三、四線市場下沉。
    競爭激烈的市場只適合具備差異化、細分化及能熟練運用互聯網營銷的品牌生存和發展。隨著信息越來越越對稱,涉及到產品開發、品牌營銷、品牌定位的各種品牌要素培訓、傳播越來越越普及,全國各地有沉淀有基礎的品牌在2016年都會有機會。
    多克多
    總經理陳為
    研究80、90后的消費需求
    從整體看是有機會的,關鍵在創新。傳統的臺式奶茶店或個性化的咖啡館(以單店為主的)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壓力。機會在于整體市場都面臨主力客群(80,90后)對飲品的需求的變化而形成的品牌忠誠度較低,若能找到主力客群的需求點也許就是機會。
    因此,創新應圍繞80、90后的消費需求走,我個人覺得飲品好喝應該是基本要求和需求,關鍵是80、90后光好喝是遠遠滿足不了他們的,他們更關注品牌營造的門店環境、氛圍,而由此帶給他們的消費感受,也就是消費體驗。
    我認為創新應該是全方位的,無論是門店環境、菜單,包括服務及營銷。要培養他們的忠誠度就要不斷有新的營銷方式來創造新鮮的體驗和感受,他們才樂意再次光顧。
    要說新業態的崛起,可能鮮榨果汁類飲料會有新的模式出現,但可能還要經歷市場的培育和接受。另外烘焙也將面臨新的組合和發展。
    80度城市咖啡
    總經理李慶
    守住大本營
    困難:大環境wto解禁!大牌資本運作,我們空間更小,但是服務質量提升!市場更規范。
    機會:未來市場需求健康時尚理念,加盟店會比較難推廣!轉型打造直營品牌,健康、環境、專業,守住大本營。有商機就有創新,永遠是不斷出現的,不過還停留在裝修與包裝,產品也是原有升級創新,很難革新,模式創新倒是在跨界中增長。
    加盟市場長期看是很難向前兩年那么容易了,因為全民創業的熱情都在減退,不過全國市場保有量依然很大,必須病毒式快速蔓延才能抓住商機,還是營銷為王。加盟主需要積累原始資金。
    檸檬王子
    總經理許高
    傳統奶茶品牌會遭遇新品牌挑戰
    2015各行都說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說明各行業的門檻都在提高,越來越多的人不適應現有的競爭環境,飲品行業亦是。
    個人認為飲品行業的消費者越來越“挑剔”,其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多層次化,所以經營好飲品店靠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 2016年個體單店、小連鎖會越來越難做,因為這些品牌產品都還沒沉淀好(產品不是靠研發而來,而是靠品牌的沉淀),沒有辨識度,更沒有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傳統的“COCO”、“一點點”奶茶會遭遇來自“皇茶”“卡旺卡”等類似品牌的挑戰,他們會帶給消費者更多更好的消費體驗。
    2016產品研發的方向會走向更健康的方向,鮮茶、鮮果、鮮奶為主要材料的復合口味的飲品會收到消費者的歡迎,這也是區別于瓶裝飲料及餐廳飲料的地方,更能凸顯我們作為專業飲品店的特性。
    古茗
    總經理王安
    首先搭建好企業品牌管理的有機會
    2016年應該是在2015的基礎的困難上更加惡化,比如:
    ☆ 因為消費習慣的改變以及商圈的過渡開發,會導致單地人流進一步減少。并且2016年不會改善。

    ☆ 交叉競爭會越來越多。不同領域不同類型不同地域的競爭也將會變大。并且部分惡性競爭導致有些品牌進一步影響消費者對奶茶的不認同感。

    2016年的機會我倒是充滿信心:
    ★ 企業品牌管理的提升,我們本來就很缺失。首先搭建好的一定都有機會。
    ★ 很多品牌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同質化嚴重。本身這個行業的技術走向成熟還有很大的距離。這也突破的一個方向。
    ★ 新的消費習慣的建立、產品之外的額外附加價值的體現也會是新的一年改變的重點。
    新時沏奶茶
    總經理朱駿
    消費價格指數上漲提升單價
    前景非常樂觀:
    第一,行業大佬可以帶動飲品行業發展,不然星巴克,哈根達斯,我們只要跟隨其后肯定會有份額。
    第二,整個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對我們來說是好事,因為單價可以提升,店鋪機會越來越多,好位置機會獲得率高,專業人員好招,困難點就是同行競爭加劇,大佬都擠在一起,我們已經做好抗災準備了。
    佳禾食品(晶花奶精)
    董事長柳新榮
    咖啡大發展毫無懸念
    飲品行業如何發展,朝哪個方向發展也是我關心的,其中咖啡大發展是毫無懸念的。至于咖啡會以什么樣的方式得以大發展,目前我還不清楚,不過期望不要像奶茶一樣,一把好牌被個別人打壞,最后大家都不好過。
    黑白淡奶
    中國區符韶斌
    鮮奶制作的奶茶是行業升級的一種方式
    ◆ 城市的休閑消費升級, 消費者對飲品的類型, 門店體驗, 服務形式等有新的要求, 也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購買飲品。
    ◆ 國際品牌背景的星巴克對中國市場的高舉高打, 帶動了咖啡類飲品的熱銷, 對奶茶行業帶來了沖擊, 行業內的品牌也開始在尋求變化。
    ◆ 微信, O2O等移動互聯網的推廣方式給奶茶從業者帶來與消費者新的溝通方式. 如何利用并行之有效需要試錯式的摸索。
    ◆ 在臺灣, 鮮奶制作的奶茶消費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也享受更好的口碑。在大陸,最近這一年也有商家使用鮮奶作為原料進行產品升級,估計后續有更多的商家進行這樣的嘗試,并在飲品的類型和傳播故事上更多樣性。
    誰的觀點更能引起你的共鳴?你對2016年飲品市場又是如何看的?大佬們都對飲品市場有信心,但都在唱衰單店客戶,快報與經銷商們聯系,他們都保持沉默,
    難道單店真的要面臨著生死存亡嗎?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看法!
    備注:昨日文章請點擊觀看《快飲行業負責人看2016年行業發展動向:寒冬是有,春天也在眼前(上)》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5374.html

    (0)
    上一篇 2016年2月16日 17:13
    下一篇 2016年2月16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