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麥當勞近350家直營店將另尋買主 涉百億元交易

    臺媒稱,知名快餐連鎖龍頭麥當勞在臺灣經營已經31年,現在卻驚傳要退出臺灣市場,引發全臺震撼。事后麥當勞發出聲明,稱說是“授權經營”,不會退出臺灣,但麥當勞在今年4月宣布關閉美國、大陸和日本等地共700間業績不佳的分店,似乎也反應了麥當勞面臨困境和重整的危機。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6月24日報道,麥當勞進入臺灣市場已有31年,穩坐連鎖餐飲業龍頭寶座。過去臺灣也是全球麥當勞前10大獲利市場,但如今麥當勞將臺灣經營權轉手,改以發展式特許經營模式經營,裁撤臺灣子公司,旗下有350家直營店將另尋買主,進行加盟權利讓售,而此一變動牽扯到的即是一年近200億新臺幣的餐飲市場產值重分配。

    對此,臺灣麥當勞資深公關經理陶令瑜已證實該項消息,并表示“確實有這樣的一個方向”,目前已經行文內部伙伴,但強調無既定時間表。不過,據了解,最快在今年底前,總公司會撤出原派駐總經理等高層人士,轉賣給其他財團,也就是說,臺灣有1.6萬名麥當勞員工面臨換老板的局面。

    綜合臺灣媒體報道,臺灣《商業周刊》24報道,麥當勞大中華區總裁曾啟山(新加坡籍)本月12日專程從上海到臺灣,在臺灣麥當勞僱員溝通平臺的“小鎮會議”上,宣布將把麥當勞經營權轉手,未來采取“發展式特許經營”模式,讓新的投資方主導臺灣市場經營,等同裁撤臺灣子公司。臺灣近350間的麥當勞直營店將另尋買主(進行加盟權利讓售),交易價值至少超過百億元新臺幣。屆時1.6萬名麥當勞員工將面臨“換老板”的局面,直接牽動一年近200億元新臺幣的餐飲市場產值重分配。

    工商界:警訊浮現

    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表示,麥當勞在臺經營很賺錢,要退出很難理解。他表示,近年來臺灣社會氛圍反商仇富情結高漲,消費者權益被無限上綱,加上能源問題未解,限電危機一觸即發,繼電價后,水價也要上漲,企業經營日漸辛苦。

    賴正鎰指出,除了這些成本,臺灣勞工的假期又多,彈性工時未解等種種問題,都會阻礙業者投資,從新增投資年減15%就可看出端倪。他強調,麥當勞退出臺灣市場只是警訊浮現,政府要加油。

    臺北市計算機公會理事長童子賢表示,就像電子計算機產業,連鎖餐飲或飲料產業正處洗牌階段,部分調整經營模式可以理解。

    肯德基:不予評論

    臺灣肯德基則表示,目前肯德基在臺灣是由怡和集團擁有特許經營權,與麥當勞現有經營模式也不一樣。對于麥當勞未來有意要找授權伙伴的初步規劃,不予評論。

    而摩斯漢堡現在在臺經營模式,是麥當勞這次有意股權轉移可能參照的選項之一。針對麥當勞的最新動態,目前已躍居臺灣第二大連鎖快餐店的臺灣摩斯說,目前摩斯是臺日合作經營,與現在的麥當勞在臺經營模式并不相同,未來仍會持續嚴密觀察臺灣市場動向。

    易手于何人?

    至于誰有實力接手麥當勞這么大一批攤子,統一集團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的人選。麥當勞則對此持保留意見,僅表示不是餐飲業競爭者,也不排除是臺灣以外的財團。

    中國飲品快報整合報道

    信息來源:新華網 參考消息網(北京)美國《商業周刊》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6512.html

    (0)
    上一篇 2015年6月29日
    下一篇 2015年6月29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