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廣網”5月26日報道,全世界每天喝掉20億杯咖啡,2500多萬個家庭靠種植咖啡豆維生,過去十五年來,咖啡消費量增長了43%。不過,研究警告,最多人喝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有絕種危機。
雖然已知的咖啡品種有124種,不過最大宗的只有兩種,就是阿拉比卡和羅巴斯達。其中占全球產量比重達三成的羅巴斯達,主要是用來做即溶咖啡,就像它名稱給人的印象,羅巴斯達是一種比較強壯的植物,不過味道遠不及阿拉比卡那么柔順與香氣豐富。
阿拉比卡是咖啡產業前進的主要動力,不過,它的植株比較脆弱,對氣候的耐受度有限,尤其對氣溫與雨量變化非常敏感。阿拉比卡原生于埃塞俄比亞而非阿拉伯,19世紀末才被確認。咖啡被科學家形容為“孤兒作物”,全世界大概只有40家業者從事咖啡物種培育。富有的國家只管買、烘焙和飲用,一直到不久之前,才想到也應該為咖啡物種保育盡一己之力。
報道稱,是英國的一項研究讓他們覺醒。三年前,英國植物學家提出警告,預言氣候變遷,會導致阿拉比卡咖啡產量大減,預計到2080年以前,會減少85%,甚至99.7%。假使不趕快設法補救,這個世紀結束前,在阿拉比卡原生地埃塞俄比亞,將再也看不到野生的阿拉比卡。
據報道,這篇研究報告讓全球大為緊張,英國皇家植物園的研究團隊與埃塞俄比亞政府合作,正在設法拯救阿拉比卡。
微信直接添加好友,搜索“飲品”關注我們
每天推送最具價值的中國飲品行業資訊
—END—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