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改變品牌命運的學習平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線。這種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種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多潛在的食物原材料。為了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人們采集,撿拾,挖掘,捕撈。穿越中國,今天小視將帶大家探索那些美食及它們名字背后的故事。
番茄,又名西紅柿,洋柿子。原產于南美,在秘魯和墨西哥,最初稱之為“狼桃”,是一種古老而常見的食物。而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道開胃菜名叫:“火山飄雪”。以番茄為主料,切塊加少許白糖制作而成。酸甜爽口,味道可謂上乘。
在中國人尋常人家里,還有一種葫蘆科黃瓜屬植物。也稱胡瓜、青瓜,黃瓜。果實顏色呈油綠或翠綠,表面有柔軟的小刺。烹飪手法傳統簡單,反而更能保留食材最真的味道。一道“青龍臥雪”,只需將黃瓜洗凈,盤底灑些許白糖,便可與家人分享。
在吃貨的世界里,中國人從來沒有把自己束縛在一張乏味的食品清單上。人們懷著對食物的理解,在不斷的嘗試中尋求著對食物轉化的靈感。豬,脊索動物門哺乳動物,身體肥壯,鼻子口吻較長,體肥肢短,性溫馴。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就已開始在炎黃土地馴養。
取豬蹄,作紅燒處理,在底盤鋪野菜作飾,一道“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便出鍋了。豬皮軟糯,油而不膩。豬肉的沁香與野菜的爽口,一口咽下,整個人仿佛真的走在鄉間。
取豬耳,豬拱切絲裝盤,一道“悄悄話”便完成了。經過大廚的精巧設計,嘴巴跟耳朵重逢于碗碟之上想必有很多話要講。佐以精心調配的蒜泥,便又是一道可口的家常菜。
轉化的靈感總在不經意之間,一閃即逝。而美食家總能抓住這突然閃現的靈感。取生長于中國南部山區最有中國味道的辣椒,與豬嘴爆炒,一道“火辣的吻”便做好了。取一塊放入口中,瞬時一股熱浪涌上心頭。是感動?是欣喜?不!是辣,那種讓味蕾燃燒的感覺讓人欲罷不能。
這種人類種植的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早在7000年前就登上餐桌。紅紅的辣椒里邊,喜慶吉祥,是不少美食家稱心如意的食材。搭配同樣歷史悠久的家禽--雞。養雞在我國已經有8000年的歷史,有文字可查的歷史至少也有 3000多年。將二者煎炸爆炒,一道“紅燈區”便可推上餐桌了。
但要想吃到這種食材最初的味道,還要用到最新鮮的青紅椒。洗凈切細圈,裝盤調味。一道“絕代雙驕”,便可以喚醒你沉睡的味蕾。入口爽脆,后味熱辣,回味無窮。
所有這些充滿想象力的轉化,它們所打造出的風味和對營養的升華令人嘆為觀止;并且形成了一種叫做美食文化的部分,得以傳承。
比如這道,《小二黑結婚》。
比如這道,《一國兩制》。
一道《母子相聚》,讓人感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道《波黑戰爭》,讓人感嘆世事無常。
最后一道我不說,名字留給大家來猜。
不同地域的中國人,運用各自智慧,適度、巧妙的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能把對土地的眷戀和對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農耕民族。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飲一啄飽蘸苦辣酸甜。不管是否情愿,生活總在催促我們邁步向前。人和食物的匆匆腳步,從來不曾停歇。
/
▲我深信,我們的堅持,總會有人欣賞。
▲餐謀長聊餐飲營銷學習平臺所推送的文章,部分采編于各大媒體閱讀量最高的文章及作者投稿,有些文章作者不詳所以沒有注明,如果涉及版權問題,請您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來源:互聯網,餐謀長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總編微信:tel13714733322
▲餐飲QQ群:170717558
//
餐飲品牌營銷 | 第一學習平臺
《餐謀長聊餐飲》
/
《深圳餐謀長策劃創始人》
+END+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