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瞄準“家庭廚房”,自嗨鍋開始high了!

    餐飲企業對調味品蠢蠢欲動,想給家庭廚房增添一劑味道。5月20日,北京商報記者獨家獲悉,自熱方便火鍋品牌自嗨鍋即將推出新品牌“小七廚房”,主要以炒菜醬和拌飯醬為主的各式調味品,將于6月底發售。

    自嗨鍋瞄準的“家庭廚房”場景,
    還是呷哺呷哺、小龍坎等餐飲品牌的爭奪地。在業內人士看來,調味品復合化、即食化已是趨勢所在,餐飲企業憑借既有“基因”具有一定優勢;完全脫胎于速食品類的企業做調味品,在口味和品牌黏性上多少有些示弱。不過,兩者想要爭得一席之地,勢必都要解決各自的渠道短板問題,還需避免用弱點搶市場的悲劇發生。

    此前自嗨鍋宣布完成逾億元C++輪融資

    成立還不到4年的自嗨鍋,發展勢頭十分迅猛,據統計,在近兩年時間內,自嗨鍋已經完成了5輪大額融資資本對它青睞有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亮眼的銷量。

    靠著自熱火鍋打天下的自嗨鍋,銷量十分“能打”。2018年,自嗨鍋天貓旗艦店正式上線當天,24小時就達到“單品銷量全網第一”;2019 年,自嗨鍋全渠道銷售額達近8億元;2020 年上半年,銷售業績近6億元。

    資本看好,銷量一騎絕塵,自嗨鍋走紅的背后,靠的是什么?

    -01-

    站在風口,“搶”到品類紅利

     

    任何品牌的走紅,都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自嗨鍋也不例外。

    據民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超過7700萬的成年人是獨居狀態。如此大體量的單身群體,蘊藏著龐大的經濟藍海。成立于2018年的自嗨鍋,抓住了這一商機,在推出之初,緊緊圍繞著“一人食”開展宣傳,滿足了年輕獨居消費者的需求。 

    快速起飛的自嗨鍋,又趕上了“疫情”的順風車,在“宅經濟”的助力下,強勢出圈。僅2020年上半年,自嗨鍋的銷售額就突破6億,且連續三年登頂天貓自熱食品排行榜首。

    雖說站在風口上是只豬都能起飛,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一勞永逸。因此,一直在高速發展的自嗨鍋,除了風口紅利,顯然還有其他優勢。

    -02-

    自嗨鍋的成功,做對了什么?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造就了眾多網紅產品,但是,熱度來得快也去的快,大多網紅品牌的“壽命”極短,自嗨鍋能夠紅兩三年,這背后與產品精準的定位與營銷分不開。

    自嗨鍋是年輕化的網紅品牌,其核心受眾是年輕群體,其中,包括年輕的獨居人士、白領與學生。這部分人接觸網絡較多,喜歡上網、追劇、追星,對新鮮事物好奇心比較重。在找準核心消費人群之后,自嗨鍋“對癥下藥”。

    在產品上滿足消費者的新鮮感。目前,自嗨鍋不僅有自熱系列的麻辣牛肉火鍋、藤椒魚火鍋、韓式部隊鍋等產品,還開始嘗試復刻各地美食,比如螺螄粉、熱干面、重慶小面、云南米線等。口味也很多元化,辣的、不辣的、酸辣的、番茄味……

    在營銷上更是不遺余力。與多位一線明星和千萬級KOL合作,通過“明星試吃”的方式為品牌背書;進行電視劇、綜藝廣告植入,“地毯式”的營銷搶占消費者關注;通過明星代言擴大知名度,將代言人的流量轉化為產品銷量。

    不斷推新的產品加上全方位的營銷,實現了1+1>2的效果。2020年,自嗨鍋銷量輕松突破十億大關。與此同時,品牌知名度也得到了極大地提高。自嗨鍋的“套路”,對于許多新品牌來說,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此外,自嗨鍋積極拓展其他版圖。自去年10月以來,自嗨鍋開始在多地開設“自嗨鍋火鍋煲仔飯”的線下門店,瞄準“家庭廚房”,主營以自嗨鍋食材為主的煲仔飯。在不久前,自嗨鍋宣布完成逾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新品牌打造、供應鏈建設、產品研發和創新。由此看來,其新調味品品牌小七廚房或將是接下來布局的重點之一。

    -03-

    融資之后,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熱度足、銷量夠,又有資本加持,自嗨鍋貌似前途不可限量。但是在納食查閱資料時發現,自嗨鍋目前存在許多問題,未來的發展之路,可能沒有看起來那么順暢。

    首先,“網紅”標簽難以去除。絕大多數消費者信不過網紅產品的質量,被貼上“網紅”標簽的品牌,想獲得大眾消費者的選擇,就必須要靠實力越過“網紅”的門檻。自嗨鍋應該是發覺了這點,并從2020年開始,開啟了去“網紅”之路,在產品上發力。

    不僅建立智能化工廠,還有自己的味覺中心,現在,已經能夠自主研發產品口味。同時,所有原材料的采購、加工、產品整體組裝,都由自有工廠完成。但就目前新品的數據來看,無論是銷量還是熱度,都與招牌自熱火鍋存在很大差距。

    其次,市場競爭激烈,不進則退。速食賽道正熱,入局者不計其數。不僅有統一、康師傅這樣的國民品牌,還有開小灶、莫小仙、嗨吃家等新晉網紅,自嗨鍋的壓力可想而知。市場向來殘酷,自嗨鍋若不能有所進步,那現有的市場份額將會被蠶食。此次的C++輪融資,或許可以助力自嗨鍋向前更進一步。

    對于此輪融資,自嗨鍋方面表示,資金將重點投入于新品牌打造、供應鏈建設、產品研發和創新,從“自嗨鍋”到“自嗨鍋出品”,從“互聯網餐飲開創者”到“打造一人食餐飲標準”。

    最后,許多網紅品牌“死”于線下。線上一杯難求,線下無人問津的品牌數不勝數,自嗨鍋也陷入了這樣的尷尬局面。雖然自上市之初,自嗨鍋就意識到這一問題,在2018年的年底就開始發力線下渠道,但現在占銷售大頭的仍是線上電商。前段時間,自嗨鍋參加了2021年春糖,加速線下渠道布局的意圖十分明顯,只是這并非易事。

    調味品品牌做復合型調味產品并不稀奇,而近幾年入局該領域的品牌中餐飲企業尤為突出。除了上述所說的自嗨鍋建立起自有的調味品品牌。就在前不久,火鍋品牌呷哺呷哺與青島日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就是為了繼續發力復合調味品市場。

    實際上,餐飲企業中已經在調味品市場小有成績的也比比皆是。背靠海底撈這顆大樹的頤海國際2020年收入為53.6億元,同比增長25.2%。從營收結構占比來看,光火鍋調味料和中式復合調味料就占70%。另外,王家渡食品從最初為母公司眉州東坡供應川式調味料到現在準備上市,其調味品的產品線也從單一調味料擴展為復合調味品。

    對于涉及餐飲領域的企業而言,布局調味市場時具有一些先天優勢。賴陽認為,餐飲企業比調味品企業更具有優勢。一方面,餐飲企業對口味有一定研究,可以匹配自己的資源和經驗;另一方面,餐飲企業推出的產品往往需要調味料包,具備研發、生產加工基地的基礎,這對于調味產品的品質保障很重要,這也是不少餐飲品牌研發出的調味品受到消費者歡迎的直接原因。

    在業內人士看來,自嗨鍋從自熱速食到如今的調味品,其實是在為自己做增量。然而,與成熟的品牌相比,其產品口味、運營經驗仍需要探索和積累。同時,以新品牌去布局調味品,其品牌知名度、消費認同度以及產品差異化等方面將面臨較多挑戰。雖然說調味品市場較大空間,但能否運作的好還要看其運營能力、產品口味是否過關。

    作為網紅中的佼佼者,自嗨鍋在銷量上是成功的,但是,品牌想要發展的更高,僅靠銷量還遠遠不夠。新的融資,可以為品牌提供資金支撐,但也有了更多的限制,自嗨鍋能否抗住壓力,完成從「自嗨鍋」到「自嗨鍋出品」的“進化”,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來源 | 北京商報、納食   編輯 | 小京零  餐一謀  推薦文章

       
    更多精彩

    • 觀察|國內對標SYSCO的玩家類型(上)

    • 觀察|國內對標SYSCO的玩家類型(下)

    • 烤箱,中國廚房里最被低估的神器

    • 白羽肉雞行業發展現狀和前景分析,未來行業存在巨大發展潛力

    • 觀察|美菜做錯了什么

    • 餐飲+超市鼻祖:EATALY成功秘訣

    • 餐飲B端電商一片藍海 誰會是中國的Infomart?

    • 日本的食材B2B巨頭伊藤忠和ACCESS帶給我們的啟示

    • 三井物產、Infomart戰略投資奧琦瑋子公司

    中國第一家專注于餐飲供應鏈的自媒體

         筆者曾就職于正大集團、吉野家、新希望六和、美團快驢等,是英國皇家采購和供應學會(CIPS)五級認證會員,餐飲供應鏈變革的長期觀察者,多篇文章發表于今日頭條、億歐網、餐飲老板內參、《冷凍雜志》和《中國食品報》,曾直播講授供應鏈公開課《餐飲的采購和供應管理》

        曾為以下品牌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正大食品、新希望六和、鳳祥食品、辛普勞、安德魯、易果生鮮、寧夏悅豐、北京宴、香港馬會、田老師紅燒肉、美團快驢、Pizza Express、華萊士、臺滋味、瑪格利塔比薩、日昌、云海肴、楊記興臭鱖魚、蜀海、四季明湖、明湖小樓、半天妖烤魚、董小姐愛地鍋、望京小腰等,致力于幫助食品和餐飲企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

        商務合作|投稿|咨詢   

       加微信   18610542110  



    原創文章,作者:餐一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207.html

    (0)
    上一篇 2021年6月1日 04:10
    下一篇 2021年6月1日 04:1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