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洗牌,你是否會成為最先倒閉的那一個

    進入10中下旬,隨著全國性的氣溫普遍降低,無論是從市場表現,還是來自大數據的分析,都在呈現這樣一個事實——不少奶茶店的生意直線下降,甚至被腰斬。

    秋冬季,于這個行業,是淡季,銷售下滑,理屬正常,但今年表現更甚。更有業內人士大膽預見,明年會是茶飲行業的洗牌年。

    三角形金字塔結構造就茶飲業輝煌

    近幾年,茶飲生意的大紅大紫,行業有目共睹。

    從媒體報道,或者隨機選擇一處二三線城市的商圈,能看到這樣的現象:一條街上,奶茶店能開到七八家,比比皆是。一線城市更是如此。

    探究原因,常被說到的有幾條:

    THE FIRST

    經過近20年的市場培育,茶飲從1.0版本進化到4.0時代,借由大量臺式奶茶品牌和門店的先導和實驗,以及大量海外店的反饋式內向教育,這個飲品品類在國內存在廣泛而厚實的大眾基礎。

    THE SECOND

    對中國傳統茶的革新,茶的年輕化更多吻合了80、90后甚至00后的調性和消費新需求,他們愿意接受新中式茶飲,而且成為消費新主力。

    THE THIRD

    隨著客群結構的改變,以及他們對于品牌意識和產品品質的追求,反過來又刺激和推高了行業的迭代和持續升級。

    此外,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一個偉大成就是,催生了龐大的中產階級,他們存在一定的經濟實力,愿意消費。

    有數據顯示,上層中產每月可支配的收入達到1.2萬元—2.2萬元的規模。這是拉動消費升級的引擎和驅動力。

    還有最新的一個模式說辭。

    近年來,大量資本涌入,造就了一些行業的頭部品牌,他們構成了金字塔的頂端;由于門檻低、產品壁壘低,再加上60%左右的毛利,開店潮和大量的從業人員構成了金字塔的底部。

    3萬多家連鎖門店構成金字塔中間的肌理層。這個穩定的三角形金字塔結構制造了近年來茶飲業的繁榮和輝煌。

    明年行業洗牌將是大概率事件

    事物的發展規律,拉長時間維度,螺旋式上升,總體向上。但截取其中的一個刻度,從階段性上講,盛極而衰,有峰就有谷,經修復做實后,又會優化、反彈、拉升。

    業內人士認定,明年開始的未來幾年,就處于轉換的關鍵期,叢林法則,行業大洗牌,優勝劣汰。

    事實上已經看到了這種隱憂。門店開得多,但往往賺錢就那么幾家。

    只看到賺錢效應,盲目跟風,但區域市場容量是有限的,經過消費者的優選甄別后,存活的是少數,其余的要么要死不活,要么關門大吉,市場規律使然。

    數據的呈現更是顯而易見。《2017年中國飲品生態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奶茶果汁店全年開店數達到10.3萬家,關店8.4萬家。

    國內門店數量

    業內大咖分析,洗牌本是行業正常現象,每天都在發生。

    一些新近的從業者,如果只看到了機會,但不尊重市場規律,忽視了商業基本功,對行業變化沒有預判,很容易就會成為先烈。如果行業的涌入群體過多,會規模化地呈現。

    新一輪關店潮,這些店可能會先死掉

    萬事萬物,優勝劣汰,留下的都是基因好、品質棒的。捫心自問,你是否屬于最好或尚好的那一批。

    那么,哪些店可能最先在競爭中死去呢?

    市場老品牌最先被淘汰

    近20年的發展,沉淀了一批老品牌,他們對行業的發展功莫大焉,有的品牌在順應市場,持續革新,例如coco都可、快樂檸檬,等等,他們都活得很好。

    有些品牌老而持重,步履緩慢,他們的市場份額會越來越低,客群會大量流失。

    老的顧客,隨著年齡的增長,口味在變化,活粉成為死粉。新的消費客群,調性、文化和需求又無法滿足。大象席地而坐,目標大,受威脅也會最大,他們也許會最先死掉。

    主導產品模式,無法給品牌賦值

    產品做得好的,那是1點點。

    時代不同了,產品好喝,是首先;其次,還要好用、好玩和有趣;如果拔高一點,還要氣味相投、逼格一致,這體現在店面裝修、包裝和營銷上,還有無處不在的品牌文化。

    80后、90后、00后的需求不一樣了,除了產品體驗,更需要場景體驗、社交體驗和精神需求。

    這就是星巴克、喜茶、奈雪成功的原因,如果你無法做到這些,肯定會日子不好過。

    盲目擴張、跟風開加盟者

    步子大了,只會扯著蛋。

    為什么茶顏悅色始終不肯走出湖南?為什么古茗務實扎實拓展周邊城市圈?如果看到自己目前小有成就,如果只看到別人吃肉喝酒,你就想開加盟賺快錢,你會死得很快。

    如果產品和商業模式沒有經過市場檢驗,往往只知道明星和網絡的炒作,喧囂過后肯定是一地雞毛,即便你自己賺的盆滿缽滿,加盟方卻只能關店。

    如果跑得太快,人才和培訓跟不上;如果盲目擴張,資金鏈斷裂,你也會是死得最快的那一個。

    面目模糊,沒有特色

    目前的奶茶行業,無論是原物料還是制作方法、配方,品牌之間并沒有太大的區隔。比如目前最為流行的奶蓋茶,幾乎每個品牌都有。

    一味模仿別人只會被淘汰,只有不斷創新、做出一定的差異化才會被消費者接受。無論是產品、服務、環境或是任何一個關乎消費體驗的環節,做出差異化和特色才能夠吸引消費者。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找原料,請點擊下方LOGO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0945.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0月24日 17:58
    下一篇 2018年10月24日 20: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