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左右,隨著血糯米奶茶的火爆,行業人開始了對于常見食材用作口感添加物的探索。隨之,燕麥、青稞、芋頭、薏米等粗糧類產品開始出現在奶茶店中。
而今年,曾常出沒于港式甜品店、餐廳,以及消費者廚房的銀耳被多個飲品連鎖品牌運用到了奶茶的制作中,這其中包括我們熟知的Coco、快樂檸檬。
多家連鎖品牌冬季推銀耳類飲品
Coco、快樂檸檬、希望先生、吳裕泰等多個知名茶飲品牌以及一些單店,在今年都開始將銀耳運用至了飲品的制作中。
除了類似銀耳蓮子羹的酒釀枸杞銀耳、紅蘋菠銀耳露這樣的甜品外,將銀耳加至奶茶中也是這一品類在運用上的新突破。
快樂檸檬推出的是一款與珍珠結合的醇香QQ珍珠雪耳,而Coco則將其與紅豆結合推出銀耳紅豆醇牛奶。
定位于高端價位的茶飲品牌茶閣里的貓眼石則推出了一款銀耳脆片產品,該脆片呈粉紅色,在常溫狀態下口感清脆,而遇熱后口感則接近于普通銀耳。
2
消費者普遍認為新奇
雖然銀耳早已被消費者熟知,但加入奶茶中,消費者仍感到新奇。
大部分人對于奶茶店中的銀耳飲品第一想到的就是養生、健康。更有消費者認為這是一次中西合璧的創新產品。
而顧客在阿水大杯茶最近經常聽到的對話“是銀耳紅棗茶還是銀耳紅棗奶茶”,也足以說明銀耳類產品的點單量也頗高。
雖然銀耳類飲品噱頭十足,也挑起了許多消費者的好奇心,獲得不少點贊。但也有不一樣的看法,認為銀耳太柔滑,再者就是太甜,建議不喜歡銀耳的不要輕易嘗試。
在2016年“快報杯”創意飲品大賽中,參賽選手也有一款銀耳產品出現,被評委點評太軟,缺少脆感,記憶點不深。
而對于銀耳的甜度,也有人表示目前有廠家生產的銀耳類原料中,由于不添加防腐劑,以高糖延長原料的使用期,使得銀耳飲品較甜。
由此可見,在制作銀耳產品時需要考慮其口感和甜度。
有業內人士表示,加在飲品中的銀耳以在熱水中浸泡5分鐘后仍有脆感為佳。如果銀耳原料中糖度過高,則需考慮在研發飲品時適量減糖。
3
如何在店中煮銀耳
除了采購由飲品原料工廠生產的銀耳原料外,單店也可嘗試在店內自己煮制銀耳。
銀耳在煮之前,一定要泡發過才會出膠。冷水泡2小時,溫水1小時以上。
安全無硫的優質銀耳,才能夠出膠。有硫的銀耳燉到天荒地老也是沒有膠質的。要買到一定能夠煮出膠的銀耳。
燉煮銀耳時建議水量不要過多,否則膠質會被沖得太淡。當然也別太少,如果一次沒加夠,后期再加水又會沖淡膠質。但如果想突出銀耳的脆感,則可多加水。
大火燒開以后,以小火慢燉,這樣銀耳的香味保存的更濃,營養不會不會流失。
銀耳燉煮時建議盡量撕碎或者剪碎,越碎越容易出膠。因為膠質是從剪碎的邊緣出來的,剪的越碎,接觸面積越大,越容易出膠。
燉煮時銀耳在鍋中翻騰的越多,越容易出膠。隔水燉盅幾乎不能使銀耳翻滾,因而是煮不爛銀耳的。
高溫下,膠質是溶在水中的,比較稀。燉煮完,湯汁由燙變溫涼后,就會黏稠起來。為了保持銀耳的脆感,可過濾部分水后加糖保存。
也有門店嘗試利用紅色糖漿(如紅石榴糖漿)或玫瑰湯汁浸泡煮好的銀耳,將其變為粉紅色,提高其顏值。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