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五一節”三天假期,央視媒體公布全國接待游客約1.5億人次,同比增長10%,游客人數和消費支出再創新高;自駕游、自由行、跟團游等多類旅游產品火爆,短途游、休閑游、周邊游依然占據市場主流,“80、90”后群體已經成為“五一”出游的主力軍;常規的景點觀光游已不能完全滿足游客的需求,各類主題游、定制游、休閑游日趨火爆,以體驗為主的游玩方式正逐漸成為出行的主流方式。
“吃、住、行、游、購、娛”作為傳統旅游的基本要素,也是旅游過程和體驗的來源;“吃”不僅僅只是維持基本的生理需求,更是一種需求和感知的深度體驗,在游客多元化需求和旅游行業轉型升級的時代,“吃”已經成為旅游目的之一,“五一”期間代表各個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美食名片”更是人聲鼎沸,“抖音”的網紅——陜西非遺美食聚集地永興坊的“摔碗酒”日銷售三萬碗以上,排隊場面壯觀,只為體驗具有陜西南部特有的摔碗風俗!美食旅游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即將進入全面爆發時代!
2017年發布了第二版《全球美食旅游報告》報告中不僅指出了美食對于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宣傳營銷具有重要意義,還從文化的視角指出美食旅游的發展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社區生活原真性的重要性。
餐飲街區作為美食旅游的目的地和空間載體,以中國古代的 “游宴”、“船宴”等美食旅游雛形到1987 年第一屆廣州國際美食節的舉辦,美食旅游依托美食節,歷經美食城、美食街等多種形態30余年的市場變革,各個城市都已形成以美食聚集、形式多樣,具有地域特色的餐飲聚集地;并且已成為大眾偏愛的國民休閑生活方式之一,發展前景廣闊,在滿足人們美好生活的需求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餐飲街區近三年出現爆發式增長,首先是市場需求所致,其次也是餐飲街區發展的必然;在發展的形態上依托文化旅游和旅游升級的大環境,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同時也存在地區間的差異,項目的雷同與業態的盲目復制、運營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已是普遍性的問題,沒有研究消費者的特點是其深層次的原因, 研究消費者就需要數據源和研究方法,也就是信息化管理。
餐飲街區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萌芽期:從1987年的美食節舉辦到上世紀末,以美食節、小型美食城為主要形式,傳統美食商業街散點式存在的格局,信息化以手工制單為主,收款機為輔,以完成交易支付為主要目的,運營管理以產品為主,處于供方市場階段。
? 發展初期:2000年到2015年,以美食城為主要發展形式,聚集性美食商業街雛形初步形成,信息化管理逐步從收款機到收銀系統的普遍性運用,儲值卡成為主流的交易方式,網絡支付逐漸普及,支付的效率大大提升,會員營銷逐步應用,運營更加注重以品質和服務為基礎的品牌管理,市場進入需方階段。
?發展中期:2015年至今,餐飲街區已經成為主要方式,隨著消費群體的結構性變化,傳統美食城競爭優勢逐漸減弱,傳統美食商業街效應逐步顯現,信息化管理從收銀系統的單一功能向融合功能轉變,已為運營管理提供數據支持,支持多端口的供應鏈、營銷、網絡支付、安防監控等全方位、多層次的應用,建立在消費場景基礎上的信息管理系統優勢已經開始發揮作用。
天財商龍智慧商街產品應用現場
?未來的趨勢:以“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技術應用,基于餐飲街區的多種形態和業態的多元化,構建基于消費需求的場景架構,以“人性化”設計,融合多重現代化技術手段,滿足客群的消費訴求為目標的多層次運用。
餐飲街區的運營管理以出品品質和服務為基礎,信息化管理作為主要的支撐,為運營的動態化調整提供依據,從最初的產品銷售數據到現在的消費數據,依托大數據的分析,建立數據預警機制、分析機制、調整機制,有效降低各方面的成本與費用,保持可持續的發展。
”
版權說明:本文為李曉明原創文章,已由李曉明授權天財商龍發布。轉載須征得本文作者同意,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處和作者。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上期精彩內容回顧點擊圖片查看-
–本周四20:00 精彩課程上線-
戳閱讀原文,了解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天商財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