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家菜因為其選材新穎,能夠帶來原汁原味的淳樸感覺,很受客人歡迎,如何經過適當包裝農家菜,讓農家菜更有賣點呢?《餐飲時報》為您推薦第三款農家菜。
三款升級改良版“農家菜”,你值得擁有!
風味油餅
這是一款地地道道的農家菜,將油餅做精致,加入雞蛋,改變其原有形狀,咸菜分裝小碟,食用時將咸菜夾入油餅內,微辣又醇香,想想都讓人流口水。
原料:
面粉500克,酵母10克,雞蛋50克,鹽8克,色拉油2千克,咸菜200克,香菜10克,鹽5克、蠔油3克、雞精 4克、辣椒油15克
制作:
1.用水1千克將酵母10克化開,倒入攪面機,加面粉500克、雞蛋50克進行攪拌,下入鹽8克,繼續攪拌均勻,放入發酵箱內餳發15分鐘后取出。
2.用手將發好的面團揉勻,下成50克/個的小圓劑,用搟面杖搟制成小圓餅。
3.鍋內倒入色拉油2千克(約耗100克)燒至七成熱,陸續下入小餅,炸至兩面金黃色、起小泡時撈出擺入盤中。
4.將咸菜200克切絲,沖水變淡后擠干水分,鍋內入底油,將咸菜絲和泰椒5克、香菜10克炒香,下入鹽5克、蠔油3克、雞精 4克、辣椒油15克調味,翻炒均勻即可裝在盛器中,與炸好的油餅一同上桌。
土臘肉炒小米
現在的客人喜歡吃粗糧,將原本味淡、口感較硬的小米蒸制后加入臘肉同炒,臘肉的香氣四溢,小米吸收了臘肉的油脂,口感更潤,深受客人歡迎。但要注意使用文火炒制小米,防止小米過軟影響口感,炒松散為最佳。
原料:
老臘肉200克,泰椒30克,蒜苗30克,小米300,色拉油20克,雞精6克,鹽、十三香各5克
制作:
1.將老臘肉200克洗凈,上籠蒸熟,去皮改刀為5毫米小丁;泰椒30克改刀為小圈;蒜苗30克改刀為5毫米小丁。
2.小米300克加水(以沒過小米為準)蒸熟,取出打散。
3.凈鍋入色拉油20克,下入臘肉丁炒香,放入小米、泰椒、蒜苗,用雞精6克,鹽、十三香各5克調味,翻炒至小米飯松散即可裝盤上桌。
野菜疙瘩
野菜混合面粉團成球蒸制,配以油潑辣子與香醋,清清爽爽,點擊率很高。此菜的亮點是將野菜團成球,不要小看這個改變造型的過程,它不僅有利于成形,而且便于入口,更富有嚼趣。
原料:
野菜300克, 面粉150克,油潑辣子15克,香醋20克,精鹽5克,蒜蓉、芝麻油各8克
制作:
1.將野菜300克制凈,用清水漂洗后控干水分,切成小粒。
2.將切好的野菜粒放入盆內,加面粉150克攪拌,使面粉和野菜相互融合,再用手團成乒乓球大小的圓球,放在托盤內上籠蒸15分鐘,待菜疙瘩蒸熟后取出,擺入盤中。
3.將油潑辣子15克,香醋20克,精鹽5克,蒜蓉、芝麻油各8克調制好,同菜疙瘩一起上桌即可。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