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想接收更多餐飲一手新鮮資訊,請關注《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個人微信:22391363
今年中秋節與國慶節間隔時間較長,走親訪友提月餅的概率比往年降低,本來就是行業“小年”。而有關部門“剎住中秋國慶公款送月餅送禮風”的禁令出臺后,對市場行情最敏感的月餅提貨券“黃牛”感嘆:今年市場不太靈。
但記者調查發現,并非所有的月餅企業都一籌莫展,都在采取不同措施積極“應戰”。
▲調整價位,銷售轉向散裝為主
“基本沒受‘禁令’影響”,上海市泰康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鄒建國很看好今年產品銷路,他預計旗下泰康、真老大房、元利三大品牌月餅的銷量可達到600噸,產值400萬元,比去年還有所增加。
他指出,這一結果依賴于他們根據今年市場及時調整了定價和銷售戰略,使產品更具親民性,而且銷售均以散裝為主,每只售價從3.5元至6元,“可以說,這些月餅老百姓買回去都是自己吃的,與公款消費不沾邊。”據他估計,在購買此類月餅的消費者中,有50%以上是回頭客。
上海市糖制食品協會也對今年的月餅市場進行了調查,發現受“三公消費”影響最大的是禮盒類產品,而散裝類月餅波動不大。從目前開爐情況看,今年月餅價格總體平穩。
▲不賣傳統月餅,主打時尚、個性月餅受年輕客戶青睞
多家高星級酒店表示,今年不賣月餅禮盒。餐飲企業的月餅禮盒數量也明顯減少,某餐企負責人透露:“公款吃喝都沒了,還怎么公款送禮?”
他說,相比之下,星巴克、哈根達斯等非傳統糕點企業的月餅銷售情況卻是逆市上漲。為什么呢?因為星巴克研究的是年輕顧客群體對月餅的需求,年輕人對月餅的要求與中老年人完全不同,他們通過每年推出完全不同于傳統月餅的新產品,久而久之,把一批年輕人培養成了回頭客,這些年輕人都以個人消費為主,所以銷售不受“三公消費”影響。
他說:“所以,受此啟發,我們今年的月餅完全換了模樣,時尚的、個性的、漂亮的甜點類月餅,成為我們的銷售亮點。我們把月餅擺放在餐廳,不做隆重的包裝,以月餅本身的好看、好吃做賣點,現在銷售情況比預計得還好。”
后面三個案例下期將繼續報道。
中國第一家餐飲專業手機報——《餐飲時報》手機報
每月7元,最新實用餐飲資訊發送到您手機!
您現在看到的,是《餐飲時報》免費公眾微信,不是手機報
只是手機報部分往期內容,手機報內容更多、更新、更實用、更快捷!
只需您電話18660147537,18660783761,或者微信cyykb222、1411514931訂閱即可。隨時訂閱,隨時退訂,隨時換號。
《餐飲時報》公眾微信號:cyykb111
《餐飲時報》網站:http://www.cyykb.com
《餐飲時報》QQ群:282756788,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