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廳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流? 談到這個問題,很多餐飲人首先想到的是菜品的口味、優惠活動等等,忽略了最易引發顧客關注的一點:門面! 沒錯,那么多的餐廳,不管是商超店還是街邊店,如何讓顧客一眼注意到你? ——《餐飲時報》原創報道
——《餐飲時報》原創報道 這是《餐飲時報》記者在某商場看到的一家服裝店,滿滿一墻的縫紉機,十分引人注目。那么,在日漸競爭激烈的餐飲行業,餐企如何借助“門面”來吸引客流,記者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幾點做法——
1.用“真材實料”打動你的顧客
吃烤魚最擔心什么?當然是食材是否新鮮了,因為對于這種“重口味”的吃法,大家很難吃出本味,在大麻大辣的味道下難以判斷食材的新鮮程度。這家烤魚餐廳為此推出了直截了當的信任營銷:選自四川魔鬼辣椒、小米泡椒、野生麻椒,就連食用油的品牌也公布于眾……
2.亮出招牌菜:從選材到餐桌一目了然
一份烤鴨,從選材到端上餐桌的過程,對顧客來說是不透明的,杭州藍之蓮餐廳卻將“烤鴨的前世今生”做了個總結的pop展示在餐廳門前,讓顧客清晰地了解到,選自北京的填鴨,經過了空運直達之后,采取的做法是果木烤制,由星級廚師片鴨完成……
這樣的一份美味,吃到嘴里,除了放心之外,還有一份溫度!
3.借助名人的力量:推薦更有說服力
在牛炎火鍋里,記者發現了一張帶有“食神推薦”字樣的展示板,顧客可能根本沒聽說過這位食神,但是傳達給顧客的卻是“很正宗”的感覺,這家餐廳被食神推薦了,味道究竟如何,如此一來,好奇就這樣在顧客的心里誕生了……
4.擔心價格?沒關系,直接亮出!
“這家餐廳看著不錯,不知道消費貴不貴……”很多顧客在選擇就餐的時候通常有這樣的困惑,而據《餐飲時報》了解,消費者通常喜歡在讓自己感覺沒有壓力的餐廳就餐,這也就是很多餐廳在重新裝修之后,環境好了,價格也跟以前差不多,但是顧客卻不經常來了的原因之一。
這時候,你只需要做簡單的一個動作:亮出你的價格。就像八色拌飯,“價格+圖片”讓人看得明明白白的,48元我能吃到什么,36元又能吃到什么,這一做法在顧客心里可是很加分的喔!
5.必點菜、招牌菜不用網上查,餐廳直接提供
很多顧客外出就餐,經常做的就是去美團、大眾點評等網絡上搜索餐廳的招牌菜,于是,有些餐廳就利用起了這一點:
圖文并茂,是不是很誘惑人?
其實,在餐廳門面上下功夫,讓《餐飲時報》感受頗深的是一些日本餐廳的做法,這一點在考察日本餐飲時也得到了餐飲同行的認可,以下是記者總結的日本餐廳的引流招數——
試著撩撥一下顧客
在店頭POP上僅僅用“非常棒哦”“很有特色哦”這樣的話語來描述商品的特色,以此來吸引顧客購買,并不是什么良策。可以用一些激發顧客挑戰精神或好奇心的語言,來刺激顧客的消費欲。
記者偶然發現了兩家拉面館,在店頭POP上使用了撩撥性質的話語。
昨天拉面加單的最高紀錄是:男性5次、女性3次。(你要不要來嘗試刷新一下紀錄呢?)
真正的麻辣風味:特別為不滿足于拉面的辣味的你而準備!(對自己的大食量有自信的顧客、喜歡吃辣的顧客,這樣的廣告語能勾起他們的好奇心。)
不過要注意的是,雖說是撩撥性的話語,但與“你行嗎”這種高高在上的語氣,或者挑釁之類的是有差異的,一定要把握好這一細微的區別。
逗顧客會心一笑
沒有顧客想光顧陰沉沉的店鋪,熱情的待客方式、舒適的服務才是顧客選擇店鋪的首要條件之一。為此,在制作POP 的時候我們可以費些心思來逗顧客一笑。
例如,這個是在舉行成人儀式的季節,某居酒屋的店頭POP。
祝賀成年
酒類促銷價350 日元
促銷對象:20歲以上(這還用說嗎?)
在某烤內臟串店的店頭POP上,寫著如下的內容。
今日牛內臟串400 日元
豬內臟串350 日元
昨天丟了7000 日元……
誰來安慰我一下!(特別需要女性朋友的安慰!)
雖然不會令人捧腹大笑,卻能逗顧客會心一笑,讓其感受到店內歡快的氣氛。這種類型的店頭POP,如果用在高檔的店鋪或者追求雅致氛圍的店鋪的話,可能會給人以不夠穩重的印象。但如果是追求活潑熱情氛圍的店鋪的話,試一試效果會比較好。
消除“商業味道”
這是我在逛街的時候,不經意間被吸引的一句廣告語:希望您來嘗嘗本月菜品!
“本店人氣第一的菜品”“推薦商品”之類的廣告語很常見。然而,像“希望您來嘗嘗本月菜品”這樣的廣告語是不是會讓你忘卻買賣本身,而感受到寫這句話的人只是在單純地向你推薦呢?
這是精通網絡購物的某IT 公司人士的觀點,他認為“人是與人在做買賣”“無論網絡或者系統多么先進,最終還是要依賴人力”。在網絡世界最前端的專業人士的話語,確實感覺很有說服力。
請一定嘗試一下用“希望您××”這樣很有人情味的廣告語。
將“店員”品牌化
以前在日本澀谷109百貨舉辦的“魅力店員”活動一度成為熱門話題。有很多女孩子不是去買衣服,而是沖著魅力店員特意趕到商場里去。不僅是商品和服務,店員也具有招攬顧客的魅力。
有的顧客會“因為喜歡那個酒保調制的雞尾酒”,而配合著該店員的出勤日期到店里去。因此,你也嘗試一下以“今日出勤人員”的形式,在店頭POP上介紹一下當天的工作人員怎么樣?
或許會發現某店員出勤的日子里生意特別好,而某店員上班的日子則營業額低迷的情形。然而這就是顧客對工作人員最直接的評價。在對銷售額不理想的員工進行改進、提升的過程中,店里工作人員整體的水平都能得到提高。
“QQ 的!”強調感覺
再介紹一個措辭上的技巧,人類對形象的擬態詞缺乏免疫力。舉個例子吧:比較一下面的A 和B,感覺怎么樣呢?像B那樣只是加了一個詞,感覺就有了很大的變化。
A“肉包”
B“熱乎乎的肉包”
A“御手洗丸子(一種用葛粉和日本醬油做的丸子)”
B“QQ的御手洗丸子”
除此之外還有“彈彈的、滑滑的、閃閃發光的、活蹦亂跳的、豐滿而富有彈性的、熱乎乎的、柔軟而有彈性的、松軟熱乎的、硬邦邦的”等等。
請一定要試著在店頭POP中加入適合自己店商品的、有效的擬態詞。
讓特定的人選擇本店
從店方的角度來說,因為希望很多的顧客到店里來,所以會考慮盡可能向更多人進行宣傳。然而,或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通過鎖定目標消費層,即使不能吸引很多的人卻“能讓特定的一個人一定會選擇本店”,我們可以制作這樣的店頭POP。
記者在有“老奶奶的原宿”之稱的東京巢鴨的餐飲店,發現了鎖定目標消費層的信息。那就是“奶奶的午餐”。以“奶奶的午餐”這樣的廣告語或許沒法吸引小孩、年輕女性以及男性顧客。但是,一定能吸引“老奶奶”的注意力。
還有更有勇氣、更讓人佩服的店,那就是位于原宿竹下路的一家咖啡館。在這家咖啡館的店頭POP上寫著“竹下路唯一一家成人能進的店”這樣的宣傳語。
說到竹下路,年輕孩子比較多,不怎么看得到成年人。也就是說能成為這家店的顧客的人數很少,盡管如此還特意打出了“成人的店”的廣告。這是一般的店不容易做到的。然而正是因為這樣,這家店成功地向其目標消費層做了強有力的宣傳。
雖說如此,也并非只要鎖定目標顧客層就好了。如果不能刺激顧客的潛在消費需求的話就毫無意義了。實際上,我本人就是因“竹下路上沒什么我能進去消費的店”而感到苦惱的人之一。所以我才會被這家咖啡店所吸引。
在讀懂顧客潛在需求的基礎上,來試著鎖定目標消費層怎么樣?
不設置店頭POP
在發工資后的周五,店里常常會出現滿座現象。這個時候經常看到有些店鋪門口放著“今日已滿座”的店頭POP。這樣就省去了顧客一個個進店詢問“還有空位嗎”的麻煩,從這個角度來說是考慮得很周到的。
但是,故意不設置店頭POP其實也是一種辦法。這樣的話,會讓以為還有空位的顧客白跑一趟,或許你會覺得對不住顧客。
然而,當顧客進到店里的時候,可以試著表達“您好不容易光臨本店,這代表了我們的一點歉意”之類的意思,然后將下次能使用的優惠券送給顧客。
用店頭POP來回絕顧客或許比較周到,也比較省事,但是在鄭重地接待顧客的同時將打折券送出去,本人認為更有利于提升顧客下次的到訪率。
更多往期內容,直接點擊下面題目——
1.聚焦,成就品牌!貴州老凱俚酸湯魚從幾張桌子成為品類老大的逆襲故事
2.暢銷菜,是賣出來的!悄悄告訴你6個菜品銷售好方法!
3.商超餐飲競爭慘烈!突圍商超餐飲8條葵花真經:一位商超運營高手的實戰總結
4.誰說商超店不能做明檔?明檔點餐、廚師現做、熱火朝天,這家商超店一下與眾不同!
5.很多餐飲人被忽悠了!做餐飲,千萬別信這些“至理名言”!
6.2016年席卷餐飲界、超視覺震撼力的海鮮大菜——海鮮大咖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