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他才是最好的商業模式,實體門店的傳奇

    16年來,里仁從一間店面到如今的101家門市,從十坪不到的小賣場拓展至如今年營收破十多億的有機渠道,販賣干凈與良心─有機產品專賣渠道,目前合作的農產水果產銷班多達15個,合作的農民約上千位,并與知名食品廠合作,提供約500-600款自有商品,為全臺灣最大的有機、健康產品直營門店渠道。

    一年800萬臺灣人都在里仁門店消費 」

    一般商業行為都以獲利為主要目標,以賺取高額利潤為最終目的,希望在短期賺到錢,卻忽略企業對社會的影響,而里仁不以營利為最終的目的,里仁經營的出發點,是希望透過和生產者與消費者在「 誠信、互助、感恩 」的互動中,落實關心健康、關愛大地、關懷生命的慈心理念;里仁的「業績」,是從業人員在做事的過程中,因為盡心盡力的付出而讓心靈提升,并且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也利益到他人,以良善的企業理念,發展創新商業模式,成為新的商業趨勢。
    里仁重視生產、銷售及消費三者間和諧互助的善良循環關系,也就是:
         
         1.生產者:成為消費者安心的朋友,是銷售者可以依靠的朋友。
         2.銷售者:成為消費者可以信賴的朋友,做一個感恩與支持生產者的朋友。
         3.消費者:成為與銷售者互助互信的朋友,并做一個感恩與肯定生產者的朋友。

    里仁雖是販賣商品給消費者的通路,卻是從生產者的角度出發,來決定所販賣的商品品項和內容,建構互利共生的商業模式。
    里仁強調自有商品從原料投入到制成產品,皆有查驗員在工廠把關,「堅持查驗,沒有自己看著不放心」,「食品能不加添加物就不加,并確定沒有農藥」,目前主要客層為30-50歲的主婦群。
     
    里仁公司的成立始于日常老和尚的遠見,他引導大家回歸自然,開始種植有機蔬果來護生養地,胼手胝足種出一點成果,并向農友們倡導有機耕作,然而,因為缺乏經驗,種出來的菜就像網球拍一樣,坑坑洞洞,還有果肉不紅、口感不甜的「貧血西瓜」,以及「拇指牛蒡」、「五爪胡蘿卜」等,可想而知,這些賣相不佳的農產品銷路當然不好,只能靠基金會的人發揮善心購買。

    「賣不掉的好東西口耳相傳,口碑營銷創好業績」

    在經驗累積和專家的協助下,有機農產品的種植技術有了改善,加入有機耕作的農友也逐漸變多,產品供應量隨之增加。然而接下來的問題是,農民們栽種了有機作物,卻不知道可以賣給誰。成立里仁,過去臺灣超市通路販賣的有機農產品多為進口,而里仁因為和農民契作,價格相對壓低,經由口耳相傳,吸引越來越多消費者上門,也讓消費者有購買有機產品的管道。靠著這些努力,里仁的產品從「賣不掉的好東西」逐漸變成「受歡迎的好東西種出來就要有人買,從不做宣傳,透過消費者口碑宣傳,每年有1/3臺灣人都在里仁買東西。

    「研發新品, 解決盛產難題」

    里仁舉例,有一年稻米盛產,導致大量滯銷,有機米的情況更為嚴重,「都已經要收割新米了,倉庫里卻還堆滿上一期的谷子。」當時里仁得知這樣的情況,開始和農友們一起想辦法如何「消耗」滯銷的有機米。起初鼓勵大家多吃飯,后來發現這個做法速度太慢,最后,里仁找了多家食品廠商,研發出米饅頭、米面包、米餅干、米果等新產品。

    這些新口味的米類制品,出乎意料的大受歡迎,在里仁店鋪熱賣,里仁商店部經理韓敬白指出,當時曾經一天就用掉一千公斤的有機米,不但幫農友們解決滯銷問題,也替有機米找到新出路。

    「故事營銷,打動顧客的心」

    不使用或盡量減少使用農藥和化肥的有機作物,對環境、對人體都是正面的,而里仁也會在店內透過店員給顧客講解每項作物背后的故事,「消費者是會被感動的!」他說。「至少和里仁合作的農友,可以有較穩定的收入,對于靠天吃飯的農業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支持。」里仁不擔心店內商品賣不出去,「唯一的風險大概就是農友不愿意再栽種有機作物,賣給里仁」。

    打破商場既定規則還能成功,除了需求,更應該說是一種回饋與利他的情感推動了里仁的今天。

    「利他才是最大的自利!“難的沒人要做的,才正需要我們去做”日常法師」

    天下沒有任何方式,能夠檢測「真心」,里仁能做的,只有不斷溝通。2014年臺灣不斷引爆的食安地雷,黑心油,毒淀粉、化學添加劑,讓人們驚恐搜尋提供安心食品的避風港。揭發黑心,建立規范之外,人們更需要一個跳出食安負面輪回的方法,一個更穩定提供安心食品的可能,一個讓父母安心喂養小孩的出路。2015年,里仁的年營業額再次突破高峰,整合全臺336戶友善土地農友、237家食品加工廠,提供1800多個品項,臺灣人口2300萬,一年有800萬來客人次,吃得安心健康是大部份消費者的需求與渴望。

    「從來沒有好事情,除非有人做了好事情」

    當我們重新檢視人與人、人與土地的關系,驚恐的食安連環爆,這才有了解答。

    里仁這一群人,把吃進去的東西看得很慎重,即使這條路走得異常辛苦,但他們堅持,而且互助。走過百年、留住新竹傳統純米粉的「永盛」;「福義軒」經過N次失敗,終于做出好吃卻完全無添加的胚芽餅;務農二十年的菱角農,決定重頭學種有機;這些人的努力,讓臺灣不是鬼島,而成為亞洲的安全有機食物基地!

    那么,到底反式脂肪有多恐怖?如何挑選一罐好油?基因改造的黃豆吃了會怎樣?添加物的真面目又是什么?真假米粉差在哪?還記得食物原本的味道嗎?
    每一則提醒,在每天購買食材食物的當下,提供我們更清楚、安心的選擇。

    透過里仁,找回街頭巷尾的信任。


    大數據應用專家-辰智上海公司總經理袁勝揚

    馬云:健康快樂是未來商機,10年后,社會將在健康、快樂等方面出現問題,這些未來的麻煩可能就是今天的機遇。目前全球的有機市場蓬勃發展,在大陸市場的開拓也是如火如荼,中國約有13億人口,有機市場產值達23億美元,臺灣人口數為0.23億,產值約有1.6 億美元,而美國人口約3.1 億,產值卻高達400 億美元,美國農業最紅趨勢年增長20%。相較之下大陸的市場成長潛力無限,「有機」會更賺錢。

     

    這幾年來盛行的樂活風潮,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主流價值,愈來愈多美國消費者因為食品安全、新鮮、健康或環保因素而食用有機食品。

     

    現在是消費者做主的時代,所有營銷都是以大數據為基礎,了解消費者喜愛與需求,品牌越能貼近消費者內心,實體門店業績越能增長,無謂電商威脅。辰智從2012年開始啟動全國型的研究-消費族譜,遍布全國300多個城市,每月采集上萬名消費者的聲音,不同角度剖析餐飲和消費者行為與喜愛,服務于知名企業聯合利華、伊利、五芳齋、來伊份、老盛昌等。


    辰智協助企業打通內外部數據,將數據分析、營運數據用到極致,助企業贏得先機!

    辰智-大數據應用專家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辰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8388.html

    (0)
    上一篇 2016年7月8日 13:46
    下一篇 2016年7月8日 18:1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