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供大于求,多位餐飲大佬齊喊踩剎車!2016餐飲“兩會”,5位大佬說了些什么?

    導語

    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舉辦的一年一度的餐飲峰會,又被稱為餐飲界的“兩會”。每年,“兩會”期間大佬們的發言都被視為行業的風向標。

    今年,大佬們說了些什么呢?

    ——《餐飲時報》報道

    餐飲論壇

    ——《餐飲時報》報道

    蘇敬軾——原百勝中國餐飲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這個變化在國外也有,但是國外的品牌變化相對慢一點,小一點,而中國餐飲行業的最近幾年,變化超出我們餐飲人的想象!

    我們做品牌幾十年,有些事情剛剛弄清楚,現在發現又有改變。我們之前辛苦了很多年,剛剛覺得今后可以大量復制,快速地下沉到二三四線城市,全國開上千家店、上萬家店,現在發現這個似乎又不靠譜了。

    中國餐飲巨變有5大因素

    第一,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像以前那么快速;過去我們講豬在風口上都能上天,現在風不吹了,豬要掉下來了。

    第二,餐飲的供應大量增加,一方面你選店的機會增加了,另一方面你選店失敗的機會也增加了。

    第三,餐飲的能力提高了,創業者能夠找到合適的人,復制商業模式或者進行延伸。

    第四,現代科技的出現,移動互聯網,這些都形成很有意思的挑戰,肯德基就像快銷產品一樣,用電視廣告宣傳自己,現在這樣的優勢不見得存在了。

    第五,資本市場,現在資金已經基本上不是問題了。

    從需求面講,消費者也有很大的變化。人們希望不斷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年輕人。很多人喜歡嘗試新品牌,新品牌高漲的熱情是歷史上未見的。很多時候前兩年還是新品牌,現在就成老品牌了,被人認為是過時了,實質是跟不上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了。

    未來如何應對挑戰?

    1、小眾品牌一樣可以做大。

    我們每一個品牌都應該認真思考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每個品牌都要定位,這個定位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大家要觀察,該修正的要修正,不該修正的不需要修正,中國市場這么大,小眾品牌也可以做很大。

    2、關鍵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我們也不一定都像肯德基一樣,打廣告,所有最現代的營銷手段全部要做,不要忘了,這些都是要成本的。過去很多品牌不靠營銷,不靠廣告,把錢省下來做一些實際的東西,也很好。每個品牌都有它生存的方式,我們需要的,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3、時刻愿意跟著消費者去變化。

    我們對服務、對環境的需求,也都是在變化的。我們需要考慮,我的品牌是不是就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愿意做一定程度的變化,這也是很大的題目。所有的事情都是要選擇的,但不要不選,消費者變化還是在發生的,要積極思考去面對。

    4、一定要做品牌!

    不管怎么講,我們做任何品牌都要注意,怎么樣把自己的品牌建設落到實處,到底定位是什么,讓消費者覺得你是物有所值的。怎么讓消費者知道你,認識你,了解你,最后信任你,忠實的食用你,形成一個大家互相建設互相發展的良性的循環。

    我們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情,就是建立一個強大的品牌,這就是最重要的價值。品牌存在的可能性是無限的。

    陳正輝—王品集團董事長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們餐飲業怎樣去面對目前的挑戰。

    市場洗牌快得驚人!

    上個月有一次我到店里面去,非常驚訝,這個商城里有差不多百分之二十幾的餐飲業換掉了。過去餐飲業跟其他行業比變化算慢的,為什么在這一年里換得這么快?

    我想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一,商場的過度開發。現在商場開的非常多,消費者沒有理由花那么多時間到商場來。

    第二,電商,電商對傳統商場影響非常大。商場的人流并沒有增加,而餐飲在大幅度增加,競爭加劇。過去很大咖的品牌,排隊數量在減少,甚至看不到排隊。

    第三,對于傳統連鎖餐飲品牌來說,過去的成功是因為走在趨勢的浪潮上。現在品牌老化,有可能是因為你沒有跟上趨勢了。趨勢已經走在你前面,你沒有跟上。

    應對挑戰,過去講先做大,再做強,我對這個是有疑問的。我在大陸13年的時間經常看到先做大,再做強的餐飲企業垮掉,但是我很少看到先做強再做大的企業會垮掉。

    王品的計劃是,每個品牌只開100家店,冷靜下來練內功!

    未來王品有3大關鍵戰略:

    第一個是小規模,

    第二個是限城市,

    第三個多品牌。

    1.小規模,把面積縮小!

    在最適合規模下再打個八折,按這個面積去開店。菜單優化,讓廚房和人力負擔下降。營運優化,最終實現利潤最大化。

    2.限城市,聚焦全國37個城市!

    現在我們在37個城市開了130多家店,這37個城市占了中國GDP的52%。這37個城市我能夠拿下來,就等于拿下一半的中國市場。經測試,我們在已經開發的城市里面,再開新品牌失敗率也是最低的。所以,王品就是要聚焦在37個城市里讓管理最優化。

    3.多品牌,但只1個管理模式!

    王品在日料、西餐這幾個品類里做了14個品牌,這些品牌全是單一價格套餐的模式。也就是前臺呈現有西餐、日本料理不同的產品,但是后臺的管理模式是一模一樣的。

    這樣有什么好處?首先管理非常簡單,第二人才訓練非常簡單,第三個財務也非常簡單。

    小規模、限城市、多品牌是我們目前三個比較重要的戰略,而人才的訓練和培養則是落實戰略部署的關鍵因素。我們在臺灣已經是臺灣父母非常喜歡的讓子女就業的企業,對于到王品工作的人,我們要給足錢、給足夢想,每年我們還會拿出營業額的2%—3%用于人力培訓。

    樊娟—勝加品牌咨詢創始人,著名品牌專家

    這么多年做品牌咨詢,一路下來,我的總結是:各行各業,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老板。表面上看,品牌的競爭是店與店的競爭,背后則是老板與老板的競爭。

    想超越外婆家,從源頭上來講是要超越吳國平這個人;

    想超越西貝,從源頭上講是要超越賈國龍這個人。

    賈國龍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這是一個天天瞪著眼、盼著天亮去上班干活的一個人。前幾年西貝引進了戰略投資人,投資人提出要求,說賈總,你作為老板,必須要把70%的精力用在企業上,這個要求讓賈總很為難。他說我每天從睜眼到閉眼,想的全是西貝的事,吃飯、上廁所想的是西貝,晚上做夢夢到的還是西貝。70%太難做到了。

    當我們遇到的是這樣的人物,這個比賽可怎么打呢?

    我們每天在堅持,吳國平、賈國龍們每天在戀愛。

    我們每天在熬、在扛、在撐著,而吳總和賈總們每天在嗨、在玩。

    吳總和賈總們,每天一睜眼為了夢想而戰,而我們每天一睜眼為了估值而戰。

    賈總他們一想到要花錢就興奮,因為每花出去的一分錢都是對未來的投資;而我們一花錢就肉疼,每一分錢花的都是利潤。

    歸根到底,熱愛的程度是我們能力的唯一局限,一切取決于夢想。

    打造品牌,根本大法是聰明人用足笨功夫。

    什么是笨功夫呢?就是死下功夫,下死功夫,沒有捷徑可走,沒有巧勁可借,沒有力氣可省。

    說到用足笨功夫,首先要談的就是產品,產品才是品牌的起點,品牌的出發點,品牌的源頭。離開產品談品牌統統都是耍流氓,因為你壓根兒就沒打算為顧客真正的負責任。

    西貝四次升級調味汁,從白醋到進口檸檬榨汁,只為做好一道大拌菜;

    眉州東坡花大價錢買下徐師傅的工廠,只為能踏踏實實做好豆瓣醬;

    新辣道奉行“自己不吃的東西絕不奉客”,為了做好火鍋自己建養殖基地自己腌酸菜;

    旺順閣一年多花400萬,只選用非轉基因有機壓榨油

    等等案例看下來,笨功夫就是費錢、費工、費時、費力、費心,什么都費,什么都不省,用一個字來總結,就是“傻。”

    各行各業,天道酬“傻”!

    但天道酬“傻”,各行各業都一樣,為了顧客價值傻干、傻投入、傻付出的那些人,最終都贏得了市場的尊敬。

    胡適先生曾說:“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

    懷著初戀般的熱情,宗教般的虔誠,追隨自己的內心,在別人看不見,看不懂,看不起的地方傻干,傻投入,傻付出,然后有一天,在這個地方,你一抬腿就是千山萬水,而別人怎么爬都爬不過去,這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吳國平—外婆家創始人

    去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去年在這個時候,跟各個小伙伴一樣,特別浮躁、靜不下心來。到底往哪個方向走呢?

    我不知道。當時,我也蠢蠢欲動想投資互聯網。后來,我當初曾經打算投資的幾家互聯網公司都死掉了。幸虧5月份股票大跌,我沒投。

    外婆家也面臨營業額下降

    到了11月份,我看了報表,同比下降6.6%,我嚇了一跳,我做了18年還沒看到過同比會下降;12月份照樣6.0%,還是下降,1月份5% ,上個月報表4%。我在思考,是怎么回事?

    我覺得首先是個大環境的問題,供求關系到了這個階段。原先我們是店少客人多,特別是互聯網的催化,使我們腦子更發熱了。你看看外婆家,2010年新上20個店,現在到了180個店,你那么能干嗎?你技術那么好嗎?你做的那么牛嗎?其實都在風口上。現在風停下來了,我覺得也要掉下來了,所以這兩年,我們能夠上的就上,不能上的就停,主要的是要認清整個發展的趨勢,稍微躲一下。

    去年下半年,我決定外婆家就只再開100家,有幾個理由。

    第一,我非常贊同百盛陳總的說法,品牌是一定會老化的;

    第二,人力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以前靠人口紅利,但這樣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即將成為過去。

    我們再開100家,不斷的去滿足客人的需求,把不好的淘汰,八年前、十年前的店必須要淘汰,必須一直往前走。所以我們去年作出決定,只做100家,之后所有新品牌最多只做100家。

    目前大環境,供大于求要踩剎車。

    去年計劃開70個店,后來我踩剎車踩到48個店。今年你問我要不要開店?如果毀約不違法,我可以一個店不開,但是已經簽約了32家店,所以我們今年還有32個店要開。明年合同我一概不簽,我要稍微休息一下。

    現在是應該蹲下來,好好練練內功的時候。

    去年我做了一個蒸年青,這兩天的報表出來,我很開心的。300平方做100萬的營業額,而且利潤值是負的。利潤值負的為什么開心?

    我們上海店只有23個人,做100萬,人均達到快5萬,杭州店樓上樓下25個人,也是100萬,人均也快5萬。餐飲最終我們要解決人工問題,人工問題最重要。現在人工上漲,日本人均產值到5萬才能活下去,我們現在剛剛抓到這個點。我們一個餐位的投資額已經從5千塊漲到了2萬塊,投資回報周期從6個月變成2年,比日本還差1年,日本現在要3年才能收回投資。在這個關鍵的結骨眼上,我想要冷靜。

    我爭取今年每個店跑3—5趟,靜下心來,多到一線看看,我覺得跑店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分享我師父教我的三句話

    第一句是我剛開店的時候,他對我說:每個客人都是你的機會。

    去年他又教我一句話,去年上半年不是心癢癢嗎,想去投資賺快錢,他跟我說:天上只會掉下陷阱,不會掉下餡餅。

    后來,在我們在談股票的時候,他又教我一句,當人們蜂擁而至時,你要小心提防,當人們失去信心時,你要設法愛上他。

    賈國龍—西貝餐飲創始人

    28年前,就是1988年,我就開始干餐飲了,當時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我自己非常喜歡吃。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就把我們學校周邊的小飯館吃了一遍,學上了一半感覺沒什么意思,不如回家開個小飯館,于是就回到我的家鄉,開了一家非常小的餐廳。

    我的第一家餐廳叫黃土坡風味小吃店,賣兩款產品,羊肉泡饃和雞肉炒疙瘩,這倆菜我是去銀川玩的時候偶然在銀川的夜市上發現的,賣得特別火。于是我就從家鄉找來了廚師,跟他說你就把這兩個小吃給我學會,我要回家開個餐廳。那時候的人都很好、很開放,你吃他的飯跟他學,他真的教你。就這樣往返兩三次,我就回家鄉開了第一家餐廳,這一開就開了28年。

    餐飲這個行業如果你不喜歡,真的堅持不了那么久,因為這個行業太辛苦了,在座的我想都有同感。這個行業,我覺得是能人不愿意干的行業,能人都干互聯網,干高科技,過去的能人都干房地產去了。干這個行業就是因為你真的覺得它好玩,不論店大店小,能樂在其中。我就是因為喜歡堅持到現在。

    我本人是比較愛吃,一頓飯吃不香,三天不高興。西貝內部都知道,別的我都可以容忍,只要我在自己的店里面發現菜不好吃,那我真生氣,而且我會追查,一直會順藤摸瓜的找到這道菜不好吃的原因是什么,到底是我的原料不好,還是廚師沒做好,還是設備有問題,反正多少年了,一直就堅持這個挑剔,我在公司也是屬于脾氣大的人,但他們都知道,我只為一個事發火,就是自己的飯,我們西貝的飯做不香,我是真的和我們的管理人員發火,和我們的廚師發火。所以,“一頓飯吃不香,三天不高興”,是說在西貝內部,在外邊吃飯我沒那么挑剔。

    因為自己喜歡吃、愛吃,在這個問題上又非常的挑剔和執著,我在2014年提出了好吃戰略。我們對顧客承諾:“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有點吹牛哈,但是牛吹大了,你就得捍衛你的牛。從2015年開始,我們全公司所有的資源都往這一個點上配置,從供應鏈、到人的培訓、到設備的提升,一年下來我覺得還是有成績的,西貝的菜的好吃程度確實在增加。

    我還是一個偏執的吃貨。西貝對客人承諾:我們的菜不放雞精、味精、香精,是天然派。在這個路上,我們走了至少有5年了。今年我們會做得更絕,真正做到零添加。現在已經開始做供應鏈的整合。

    我覺得好吃是一種能力,天然是一種信仰,你要信就信的徹底一些,我覺得西貝在天然這條路上,要把它做成信仰,不但不直接添加,間接添加代入的也不要。雖然有難度,但我覺得我們把這個事情做好,最終還是會得到消費者的回應。

    我還是一個有夢想的吃貨,我做餐飲已經28年了,一口氣做了28年,一直沒改過行,越做越有感覺,越做越喜歡。

    西貝的愿景是全球每一個城市、每一條街都開有西貝,顧客因為西貝人生喜悅。全球每一個城市每一條街,光我的家鄉臨河一個小縣城,我估計就有40條街,所以這個牛吹得足夠大。牛既然吹得這么大,我也決定用我的后半生來捍衛這個牛: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有一口氣就點一盞燈。

    最后——

    2016年如何布局、如何發展?

    聽完各位大佬的分享,我們各有思考。

    從他們分享中

    小時更認同其中一位專家的分享——

    無論市場如何變換

    只要你愿意時刻跟著顧客去變化

    做個聰明人

    卻下足笨功夫

    天道一定會酬“傻”!

    ——《餐飲時報》時刻關注餐飲動態,和全國同行一起進步!

    關注《餐飲時報》,在公眾平臺回復數字獲取更多內容

    0328

    疑惑!海底撈服務員有權送菜、免單、給顧客送禮,權利這么大,利潤不降反升!海底撈創始人今天來解答!

    0325

    市場調查:3月,全國餐飲都喊“淡”,有餐企營業額“攔腰斬”!附:淡季營銷五大高招!

    0324

    你的餐廳沒出名,就差這一步!抄條近路讓餐廳快速成名:在腦門上貼標簽!

    0323

    餐飲經營中的好點子,拿來就能用!足不出戶,靈感自來!

    0318

    賺錢的餐廳有共同特點:氣場強大!菜好、服務好,就是生意不好,原因是:缺氣場!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988.html

    (0)
    上一篇 2016年3月29日 09:58
    下一篇 2016年3月29日 17: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