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外婆家吳國平說:當大家都在關注互聯網時,恰恰是匠心機會的到來。匠心,講的就是“回歸到產品、回歸餐飲本質”。 同一個場合,海底撈老板張勇說:好產品,才有好口碑。他強調“產品才是餐飲的根。” 異軍突起、攻城略地的火鍋黑馬——巴奴老板杜中兵,一直是堅定的“產品主義者”。 《餐飲時報》調查,真正賺錢的企業,依然靠的是倆字:好吃。 今天,我們報道4家生意火爆的餐飲企業,并將于12月7—9日帶領全國餐飲同行去實地考察,并邀請每家老板實戰分享“持續經營背后的秘密”。報名電話:18668979692
–《餐飲時報》原創報道
第一家
做23年餐飲依然火爆,就是靠“好吃”
1、經營23年,7家分店,生意穩居當地第一,95%以上都是回頭客。全民餐飲都在“互聯網+營銷”、“主題營銷”、“噱頭營銷”時,這家老板說:好玩,能吸引“頭回客”;好吃,才能吸引“回頭客”!
2、特色經營模式:23年,沒有菜單,全部明檔點菜。上個月第一屆“餐飲時報·明檔經營模式、好吃海鮮家常菜”考察團的全國同行評價“明檔最有氛圍的一家”:眼睛看到的,是水餃現包的場景,新鮮的餡料看得見;鼻子聞到的,是香氣撲鼻的燉菜味道;耳朵里聽到的,是滋滋的煎炸省;現場燒烤……點菜員說:我們家的顧客,經常點著點著就點多了,因為他們看見這場面,就什么都想來一份……
3、這家的明檔擺檔,在全國屈指可數:
一、新鮮欲滴。總廚說,要讓原料都保持新鮮,這是有門道的,如果擺上去蔫了,不如不擺;
二、視覺沖擊力強,明檔菜飽滿,靚麗,盛器大,沒復雜盤飾。這家的擺檔是原料直接上檔,絕對不做過多裝飾,不花哨,干凈利索;
三、動線設計合理。一個點菜區,在設計動線時讓顧客都能走一遍點菜,這需要設計。
四、老板說:到咱們店里,顧客眼里看到的,都是可以買走的,既是商品,又是裝飾,這種氣氛,就能打動他們。
4、這家菜的特點,被老板總結為“半土不洋”。為什么這么說,她解釋:太洋氣了,顧客覺得不實在不實惠;太土了,又上不了檔次。所以最后定位:品質、好吃,親和力強。
12月7日—9日第二屆《餐飲時報》“明檔經營模式、中國好吃海鮮家常菜”考察團,將實地參觀考察這家23年旺店,看他們如何“回歸產品、回歸本質”,并請品牌老板和總廚分享“明檔設計的秘密”。——除了實地考察,實戰分享,這才是重點!
以下全部為第一屆《餐飲時報》考察團全國餐飲同行考察時圖片——
琳瑯滿目的現場制作場面不僅吸引顧客,也吸引了全國考察團同行
擺檔兩個字:飽滿
現場煮燉,熱情騰騰
蔬菜擺檔新鮮欲滴
海鮮擺檔
好吃產品贏得同行贊譽
這家老板說:好玩,能吸引“頭回客”;好吃,才能吸引“回頭客”!
熱情歡迎《餐飲時報》考察團的全國同行
實戰分享,全部干貨——這才是重點!聽這位做了20多年明檔餐飲的總廚的實戰心經
第一屆《餐飲時報》考察團全國同行
第二家
800平米日營10萬:顧客信任是最好的營銷
這家餐飲,幾乎是所有去青島的餐飲同行必去學習考察的一站:
1、經營3年,800平米店日營保持10萬以上;600平米店,日營保持8萬以上,創造中國餐飲“單位面積產值之最”。
2、與很多“高大上”餐飲才能賣高價不同,他們所有門店裝修樸素、門檻不高、親和力極強,菜品單價也不貴,但人均消費竟可高達150元。這是為什么?產品結構搭配是秘密。
3、經營模式也是“明檔點餐”。有人問,這么小面積的店,也要明檔嗎?明檔不占用經營面積嗎?老板說,即使店面小,也要做明檔,因為“顧客相信看得見的產品”,看得見、信任——這是最好的營銷;
4、老板分享經營秘籍,他說:一定要選一個好的代言產品。他們的代言產品就是“雙蝦水餃”,廣告詞是“一個水餃,兩尾整蝦”(一個水餃里面兩個整個蝦)。這樣的代言產品親和力極強,降低了顧客心理門檻。他們的蝦水餃,已經成為青島金字招牌,一提到蝦水餃就能聯想到他們的品牌,而且已經賣到青島各大超市。老板說,這是比投放廣告更好的宣傳。
5、記者去采訪,在門口親耳聽到一顧客對另一顧客說:這家店的海鮮都是剛從海里撈上來。——這就是這家品牌的最核心經營秘訣:信任營銷。在他們家,所有原料都會“公示”:用什么米、什么油、什么調味品,都大大方方讓顧客一目了然,還有特別一項餐飲同行都不太愿意做到、但他們做到了:顧客可以隨時參觀廚房。
6、最特別的制度:原料不新鮮或者質量不過關,廚師有權不用;菜做得不夠好,傳菜員可以有權不上。這么大膽的制度,不是每家企業都能做到的。
上個月第一屆《餐飲時報》“明檔經營模式、中國好吃海鮮家常菜”考察團時,這家企業老板的分享引起全國餐飲同行共鳴:市場不是難做,是看你怎么做。一家火爆的餐飲品牌,背后一定有常人做不到的
12月7日—9日第二屆《餐飲時報》“明檔經營模式、中國好吃海鮮家常菜”考察團,將實地參觀考察這家神秘旺店,并請企業品牌創始人分享“火爆后面的9大經營秘密”。報名18668979692
海鮮水餃,已經成為這家企業的金字招牌
500平米的店,依然可以做明檔
很接地氣、不貴的明檔區
現場包水餃
我們沒有專職營銷員,就靠顧客的信任營銷
第一屆《餐飲時報》考察團時歡迎場面
第一屆《餐飲時報》考察團中,這家企業老板分享“如何用產品鏈接顧客、用信任粘住顧客”
第三家
兩年逆勢開店7家,品質是法寶
在全國都說中高端餐飲“不行了”時,這家店卻覺得“越來越好做”。為什么?就在2013年到2015年中國餐飲大勢最不好的兩年,他們卻逆勢開店7家,而且一直到現在,每家店都需要提前兩天訂座,而這家店人均消費經常在200元以上。老板說,不是沒有中高端客戶了,是你沒有留住他們。
記者采訪時,親耳聽到顧客打電話訂餐走后門打到老板手機……
他們定位的客戶是:有消費能力的食客。老板說,“國八條”后,中高端確實少了,但是他們照樣得吃飯啊。找到他們的特性,深挖,一定能做好。他們的法寶就是倆字:品質。
老板說,所有餐飲都在大眾化時,我們使勁做“品質”,讓顧客在這里能感受不同的體驗、真正吃到好東西,這就是我們的秘訣。
同樣是做家常菜,這家店設計了非常彈性的消費區間:中午,顧客可以在這里點幾道家常菜,人均消費七八十元可以吃得很好;晚上,如果請客,人均二三百元,也可以讓客人非常有面子。這種彈性的消費區間,容納了更多消費群體。
這家店經營模式也是擺檔。第一屆考察團很多餐飲同行參觀時說,明檔點菜,確實是一個非常接地氣的模式。
在餐飲“寒冬”市場,餐飲該怎么做?12月7日—9日第二屆《餐飲時報》“明檔經營模式、中國好吃海鮮家常菜”考察團,將實地參觀考察這家逆勢上揚的旺店,并請企業品牌創始人分享“大眾餐飲時代如何用品質留住顧客”。
這家企業老板和全國同行交流:一定相信產品的力量,相信顧客信任的力量!
精品中高端餐飲,同樣可以做明檔
第一屆《餐飲時報》考察團
第四家
社區餐飲模式,同行最看好
這個定位社區的餐飲模式,是很多餐飲同行喜歡青睞的,這在第一屆考察時已經得到印證。
同行評價說,這家店,未來發展會市場更大。投資不大,但是定位清晰,產品結構接地氣,尤其針對社區,最有發展潛力。
選取市場空白點。青島有很多海鮮水餃店,但是海鮮蒸餃作為青島一個特色,還沒有品牌。于是,他們把“海蒸餃”作為招牌特色,成為這一品類的領導品牌。
產品結構清晰。產品搭配是“海鮮蒸餃+家常菜,既有主題,又大眾化。
價位區間準。這個社區餐飲模式,以“海鮮蒸餃”為主打,人均消費七八十元,從開業到現在,中午都可以餐餐滿座。顧客既可以吃籠蒸餃,花三四十元、十幾二十分鐘吃一餐簡單的午飯,也可以點幾個家常菜,吃個舒適的家常便飯。尤其是吸引了中午時段吃飯人群。
外賣成特色。四五百平,可大可小。這家店,把蒸餃的窗口外置,顧客不僅堂吃,還可以外帶。
營銷有亮點。蒸餃做了各種海鮮餡、各種顏色,即使不是那種年輕時尚商超店,顧客依然拿出相機拍照拍照……
外賣窗口
古香古色的裝修、有意思的互動,讓這家社區餐飲更具親和力
品牌創始人和考察團朋友們現場分享經營模式
大家對這個項目最看好
實地參觀考察店面,這些企業,你都可以看得見!前廳后廚都可以參觀,重點聽老板分享經營實戰干貨,第二屆“明檔經營模式、海鮮家常菜考察團”開始報名——
報名電話:18668979692,打電話或者微信發報名方式
活動時間:2015年12月7日-9日
人數:120人(報滿為止,不接受現場報名)
本篇文章是《餐飲時報》原創,其他微信平臺轉用請聯系微信:18668979692同意方可,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關注《餐飲時報》,在公眾平臺回復數字獲取更多內容
回復“1120” | 真正賺錢的餐飲老板這樣說:好玩,能吸引“頭回客”;好吃,才能吸引“回頭客”! | |||
回復“1118” | 西貝賈國龍:做餐飲,千萬別被互聯網忽悠了!外婆家吳國平:匠心是機會,更是未來。海底撈張勇:好產品才有好口碑 | |||
回復“1117” | 好點子!四兩撥千斤的營銷妙招,餐廳設一個新職位:顧客驚喜天使 | |||
回復“1116” | 人均四五十元的大眾餐飲已飽和,80—100元品質餐飲有巨大空間! | |||
回復“1115” | 1年開100多家店的秘密:門店消滅廚師、服務做減法,堅決不做“裝修奴”,用工少…… |
加《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微信 18668979692 了解更多新鮮一手干貨 與中國餐飲企業家直接交流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3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