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檻低、回本快、利潤高、很有趣,
酸菜魚在最近一兩年頻爆“奇跡”,
類似“哪家每天賣出數千份酸菜魚、
日流水50多萬、日翻臺8次、月賺60萬”
的報道總能看到。
從帝都到南粵,
北有“渝是乎”南有“太二”的酸菜魚現象,
你能從中看出什么?
△
說起過去兩三年站在餐飲風口的“品類之豬”,最搶眼的莫過于潮汕牛肉火鍋,火得太猛也死得太快。
但活得堅挺又久經市場考驗的,還有一類,那就是酸菜魚。
目前,酸菜魚品類占領市場份額越來越大,而且漸漸誕出領導品牌:
北有“渝是乎”,南有“太二”。
酸菜魚為何如此火?
北有“渝是乎”——
酸菜小魚,以小份制、快餐化見長
大本營在北京
渝是乎,北京知名火爆的、主打酸菜小魚的小而美餐廳,店面面積僅僅120平米,日流水可達1.48萬元,這家餐廳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們一起來梳理——
1.定位輕餐飲:30-40元就能吃好
“小而美”,所謂“小”,指的是面積小;
而“美”,指的是餐廳在裝修、菜品上更有特色,更精致、更美觀,在服務上更有心思。
2016年,“渝是乎”成功給酸菜魚瘦身,打造了以“酸菜小魚”為主菜的“小而美”的輕餐飲。
“渝是乎”每家門店都有高顏值,裝修風格融入品牌LOGO作為裝飾,強化品牌符號“花椒”元素,彰顯品牌姿勢。
在消費標準上,一個人30-40元就能吃好,如果幾個朋友想小聚一下,人均60-70元既能吃好而且還有面兒。
2.酸菜小魚,讓產品更具象
中餐中做酸菜魚也多得是,怎么能讓年輕的消費者對“渝是乎”的酸菜魚印象更深刻呢?
“渝是乎”的酸菜魚,在菜單上名稱就叫酸菜小魚,這樣叫是為了讓菜品更具象,同時也暗示餐廳定位是小業態,消費會比普通的正餐低。
例如,到餐廳點酸菜魚,普通的人均消費在80-100元,小魚給人一種價格較低的感覺,實際上人均消費也就40-50元,而且能吃得非常好,很適合年輕人的日常消費。
3.用工:去廚師化
餐飲業發展很快,競爭也異常激烈。“渝是乎”要發展,就必須要做到突破標準化的瓶頸,實現去大廚化。而酸菜小魚就可以做到這一點,“煮”這種烹飪方式,技術上不難,很適合標準化作業。
在流程設計上,盡量方便廚師,醬料都是標準化包裝,標準化作業,做菜采用電磁爐,干凈、衛生、無污染。
4.菜單和器皿都要注重設計
為了引導顧客消費,像酸菜小魚,半斤/小份,28元;1斤/大份,50-53元。這樣的價格制定,目的就是引導消費者點大份。事實上也如此,當消費者來吃飯時,都喜歡點大份。
在環境和器皿上,特別強調設計和文字宣傳,一定要美觀一點,一是未來宣傳自己的品牌,二是迎合年輕人的消費喜好,年輕人在吃飯時喜歡拍照,喜歡在網絡和朋友圈上秀一秀。
南有“太二”:
因奇葩調性,把酸菜魚帶入話題風口
大本營在廣州
太二酸菜魚是廣州九毛九旗下的餐飲品牌,創始于2015年7月。
九毛九是面食中的霸主,主打山西手工面,面對市場上不斷新涌的時尚餐飲品牌,九毛九開始改變,于是就有了“太二”這個新的產品線。
“太二”主打菜式永遠都是以酸菜魚為核心,有老壇酸菜魚和甜豆花酸菜魚,輔菜只有簡單的涼菜。
太二宣稱:
超過4人不接待,不得拼桌;
每天只賣100條魚,辣度沒得選;
只能堂食,沒有外賣、不可打包;
沒啥服務,點餐、喝水全靠自己,不收現金……
因為奇葩的調性,迅速把酸菜魚帶入話題風口。
其實這些看似噱頭的背后,都自有經營套路:
1.菜式永遠都是以酸菜魚為核心。
酸菜魚魚肉采用手打的鱸魚片,并且厚度精準至2毫米,以確保肉質彈韌爽滑。顧客點餐的時候,可以選一條魚、兩條魚或者三條魚的分量。
2.“太二”宣稱:“我們的酸菜比魚好吃。”
不過,這也有其道理可言。“太二”的的酸菜必須腌足 35天,還原重慶當地地窖特征,并選天然的好泉水制作鹽水。這樣的酸菜口感脆爽、酸味達標,且帶有乳酸味。
3.每天限售100條魚。
上午五十條,下午五十條,限量供應一來保證出品,二來消費者有明確的認知。就這么多條魚,今天賣完了,下次早點來排隊吧。
4.只設4人桌。
聚餐人一多,吃喝拉扯太久勢必影響翻臺率。標準的四人桌對于一個晚上就有5次的翻臺率而言,功不可沒。
每家太二酸菜魚都有獨屬于自己的設計風格,然而這些門店又有共通之處,門店內很多稀奇古怪的標語,不僅給人一種很“很二”的感覺,還給人一種“拽”和“高調”的感覺,而年輕人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誠然,太二酸菜魚主打年輕市場無疑是成功的,它懂年輕人,即保證品質又充滿樂趣,如此這般,誰會不愛?
“酸菜魚現象”的4大特點——
從經營角度來看,酸菜魚現象并不是換個店名這么簡單:
1. 裝修時尚、風格有趣,定位城市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傳遞出“好玩好吃”的體驗。
2. 單品戰略,店鋪名稱基本都是“XX酸菜魚”,主打酸菜魚爆款,再配些小食。
3. 多開在商場,不像以往常開在美食街、社區周邊街道。
4. 排隊多、營收高。比如深圳Cocopark的姚酸菜魚被爆月凈利60萬元,魚丟丟、渝是乎等品牌據說能6個月回本。
酸菜魚為何這么火?
1、消費升級帶來餐飲結構調整
以前大而全的餐飲環境決定了想要吃酸菜魚,必須去到酒樓酒店里消費,現在酸菜魚這個菜系獨立出來之后,想吃直接就搜酸菜魚。
市場越來越細化,大而全的發展模式很難有突破,餐飲業也隨之細化,于是就出現了很多以單品為主的餐廳。
因此,餐飲業不得不調整自己的餐飲結構來迎合市場的發展需求。
2、減少成本
酸菜魚這種簡單的經營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成本的支出,首先是食材方面,單一的酸菜魚對食材的要求相對簡單,食材穩定,可以實現大宗采購,采購成本降低。
另一方面就是人力成本,只做酸菜魚對廚師的要求相對寬松,不用花重金聘請級別很高的廚師,在用人成本上就減少了開支。
3、打破對廚師的依賴
傳統的中餐店,動輒上百道菜,對廚師的技術極為倚重,存在廚師強則店面強,廚師差則店面衰的問題。也不乏有總廚帶著整個后廚跳槽,飯店直接倒閉的現象。
因此,廚師是一家餐廳的核心組成部分,傳統餐飲對廚師的依賴性比較強,同樣一道菜不同的廚師、同一廚師不同心情做出來的味道都會有差別,所以廚師的好壞與餐廳的興衰成正比。
但是酸菜魚模式就打破了這一要素,因為只做酸菜魚,所以廚師只要會做酸菜魚就行了,即便其他的菜不會做也沒有關系。
并且酸菜魚是自己的品牌,如何做酸菜魚也有自己的模式,因此學起來就比較簡單。如此,就大大減少了對廚師的依賴性,這樣更能保證一個餐飲品牌的長久發展。
4、酸菜魚具有其他食材不可比擬的普適性
魚這個品類比較大眾化,山城與水鄉、北方與南方,大家基本都能接受,而且相比其他肉類,魚更符合健康趨勢。
酸菜魚的口味比較重,這正好是它吸引人之處,大家吃了覺得還“挺過癮”。
相比上好的牛肉、小龍蝦等,魚的供應要穩定得多,基本不會在供應鏈端遇到大問題。而且,不少品牌的酸菜魚能做到65%的毛利率,這在餐飲品類上是比較高的。
酸菜魚正乘燎原之勢,
戰火燒遍全國。
這個品類,
你如何認知?
文后留言等你
—更多往期內容,直接點擊下面題目—
1.便宜也賣好貨:摸到這個市場真理,餐廳必火!
2.評個理:餐企月餅拼賣廝殺,哪家強?
3.餐飲老板有8大怪癖,據說不怪難成功!
4.餐廳生意不好,竟然因為這些!
5.做餐飲,不是便宜才有市場!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5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