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爆款成為潮流,他偏偏堅持“沒有招牌菜”;
當大家追求子品牌差異化經營,他偏偏把乳鴿貫穿全部;
在餐廳平均壽命不足3年的當下,他說要比“長命”。
他的很多“偏偏”,相信你會感興趣的。他是僑美集團董事長——楊浩益。
楊浩益對餐飲之偏執
楊浩益這幾十年來,沒有刻意要把乳鴿做成美食王國,只想把每一道粵菜出品都做好。32年前他創立“僑美食家”時,就提出“做一家沒有招牌菜的酒樓”,但是這只低調的乳鴿,卻還是被他的食家吃成“爆款”。
那么,僑美的乳鴿是怎樣插柳成蔭的呢?
▲僑美集團董事長 楊浩益
01
熱賣產品這么多,為何鎖定乳鴿?
按理來說,傳統的燒雞、燒鴨、燒鵝才是粵菜最熱賣的產品,但是楊浩益為什么偏偏選擇了乳鴿呢?
他告訴紅餐網,當時團隊對于品類的選擇極為慎重,正因為雞鴨鵝太熱門,滿大街都有,所以他才要從“偏處”入手。乳鴿同樣是粵菜的經典菜式,卻甚少有人發掘,是個不錯的選擇。
確定了乳鴿,原本應該是“產品差異化”愉快的開始,楊浩益卻很頭大,乳鴿產品的穩定性,存在諸多難題。
乳鴿的品種,需要首先拍板。楊浩益淘盡了國內30多個品種,都沒找到滿意的,只好發動團隊全世界去找,終于找到一種叫“白卡奴”的法國名鴿種,它體格較小,肉質細嫩,鮮甜多汁,從品質上來說,完全打動了他,但是它也存在一個問題,成本太高,足足是當時國內市面上的3~4倍。
不過他始終相信會有人欣賞。在經過白鹵、工藝等的反復鉆研,僑美的“紅燒乳鴿”正式推出。
▲僑美的紅燒乳鴿
32年前,乳鴿賣39元一只。想想,這可是天價,大眾根本消費不起。而讓楊浩益驚喜的是,居然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客人,而且天天排隊,這和僑美的口碑很有關系。
僑美第一家店面,位于現在廣州知名的歷史景點——沙面。1985年的沙面,還沒有游人一說,晚上更渺無人煙。但是有不少海內外名人會為了嘗試嶺南風味美食,特地跑來僑美吃。據說,霍英東的管家還曾跑來打包乳鴿回酒店吃。
▲僑美食家第一家門店,成立于1985年,位于廣州沙面
乳鴿受到美食家的喜愛,并漸漸被傳播出去,這也證明了楊浩益當年選擇這個“刁鉆”品類的眼光和定位的成功,直接鎖定了“食家”,那些中高端消費群體。
02
旗下5個品牌,居然都賣乳鴿?
僑美集團在僑美食家成立10年后誕生,而后陸續開拓旗下品牌,蘭桂坊粵泰菜館(年輕品牌,中低端)、唐荔園食藝館、無國界美食沙龍(中端)、鴿倆好(快餐),相繼在1996、2001、2003、2014年面世。
5個品牌的定位、特色各不相同,但是有意思的是——全都賣乳鴿,并且乳鴿的質量,做法(紅燒和瑞士汁兩種做法)無異,價格也幾乎一樣。你一定會問,這樣幾個品牌之間不會太相似嗎?
沒錯,這和我們慣用的營運手段幾乎是相違背的,楊浩益也向紅餐網透露,關于這個問題,他們內部也爭執過很多次,但是最終他還是拍板,全賣!
其中原因無關利潤,而是情懷。創業這些年來,乳鴿被食家吃成招牌菜,甚至有人沖著乳鴿,天天來僑美吃飯。
▲經常排長龍的僑美食家
乳鴿無疑已經成為僑美的符號,是傳承,也是情結,他希望所有喜歡僑美品牌的食家,不論去到哪個品牌的哪個門店,都能吃上乳鴿。
現在,僑美集團(5個品牌共10家門店)每天售出的乳鴿平均3000只,如果參加美食節等活動,日銷量還會高達6000~7000只,算下來一年賣100多萬只乳鴿,楊浩益開玩笑說,“放出去,天都黑了”。
03
開著餐廳,卻突然跑去開農場?
乳鴿在一開始只是僑美的一道熱賣菜品,但隨著集團的發展,品牌和店面的增加,乳鴿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貨源穩定成了最關鍵的一環。
批發成本波動太大,質量又參差不齊,食品安全問題也頻頻出現……這些問題困擾著楊浩益。
要不,僑美自己養乳鴿吧。不行,整個團隊都反對,養殖業和開餐廳完全是兩碼事。遭到反對怎么辦,總不能一直受制于供應商啊。自己養,楊浩益決定好了。
乳鴿的品種,需要首先拍板。楊浩益淘盡了國內外30多個品種,都沒找到滿意的,僑美團隊幾乎找遍了國內的所有種鴿場,終于找到一種叫“白卡奴”的法國名鴿種,它體格較小,肉質細嫩,鮮甜多汁,從品質上來說,完全打動了他,但是它也存在一個問題,養殖成本太高,生長速度慢,比起其他品種成本足足高出一倍。
2004年,楊浩益帶著一支乳鴿科研隊伍,在清遠建立了“澳美農場”,占地面積500多畝,引進了法國名鴿種白卡奴5萬多對,開始了乳鴿的養殖。
▲澳美農場的乳鴿
跨界之后,他才發現真的太難太難,乳鴿太嬌了!不愿意學習市面上通過添加藥物使乳鴿“茁壯成長”的養殖方法,澳美農場只喂養粟米、麥豆、小麥、豌豆等飼料,并特請國家級營養師給乳鴿調配食物,最后定下諸多標準:養殖22天,6兩重……
僑美的乳鴿出名后,市面上越來越多人也來主攻乳鴿,甚至打起價格戰。面對這種惡性競爭,他堅決不認輸,對著紅餐網的鏡頭,楊浩益鄭重其事:
“誰敢說乳鴿要向我算賬,我肯定奉陪到底!”
霸氣。
一只乳鴿20幾元的價格,在僑美已經維持好些年了,不管外面價格戰打得多猛,他相信食客自能判斷性價比。
加上有500畝乳鴿養殖基地,以及多年來探索出來的最佳養殖方法,他相信在食材方面有自己的絕對優勢。
從消費者對僑美乳鴿的鐘愛和放心,楊浩益更加相信自己當時的決定是對的。因為在他看來,做餐飲是良心活,如果連食材的安全和健康都沒辦法去堅守,那索性還是別做好了。
04
單品店這么流行,卻堅決不做!
近兩年,僑美在策劃快餐品牌——鴿倆好,也圍繞乳鴿做題。這里我們不禁發問,既然僑美不同的業態都鎖定乳鴿,那為什么不干脆把乳鴿單獨拎出來做成單品店呢?
“我不感興趣!”
“另外,我覺得單品店很危險!”
我們一直在說品類的基因問題,楊浩益正是判斷單品店的經營模式并不適合自己,而且自己也不感冒。
當然要開單品店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單品的火熱程度能維持多久呢?這位80年代創業的老餐飲人感慨,開店容易關店難,他更希望對自己對團隊負責。
而對于“危險”之見,是他多年來對于家禽類的危機判斷,禽流感一來,怎么辦?2003年非典,僑美的生意沒有受到很大影響,正因為他那套“沒有招牌菜”的思路。
他甚至告誡他的廚師團隊,每一道菜都要做好,“哪一天我連乳鴿都不賣了,看你們怎么辦?”
可見他當年沒有把乳鴿拿來當招牌菜,和現在不把乳鴿做成單品店的思路同出一轍,永遠把“危機”倆字放在第一位。
對他來說,開個店,火爆幾個月然后很快滅亡,這種事情堅決不干。在餐飲品牌平均壽命2.9年的當下,他認為不止要PK做快做大,還有另一個要PK,那就是“長命”。
05
各種違背“常理”,可他就是他
從“沒有招牌菜”,到乳鴿品類的選擇、乳鴿貫穿所有品牌,乳鴿農場的建立,到不開乳鴿單品店,我們可以感受到楊浩益偏執的特質,不怕違背“常理”,只愿追求自我。
就像他23歲開腸粉店那樣,第一碟拉腸足足拉了10遍,才敢送出去給那個老伯吃。
就像開僑美大排檔(僑美食家前身)那時,嘴刁的食客越是給他出新菜難題,他越是想讓人心服口服。
就像很多年輕人追求開業火爆,他說自己的餐廳已經排了32年隊,還低調地拿下“2013年亞洲品牌500強”榮譽。
有意也好,無意也罷,如今乳鴿已經成為僑美的烙印,你甚至可以猜測,不管僑美將來發展到多少個品牌,都一定離不開乳鴿。 你可以說,楊浩益這個人很奇怪,愛做刁鉆的事,又違背經營邏輯。只是,他就是他,你可以質疑,但是動搖不了。 偏執如他,霸氣如他。
記者 | 紅餐網_林如珍
視頻 | 紅餐網_王偉 羅小莊
九毛九管毅宏|辣莊魯小旭
旺順閣張雅青|武圣王剛|大龍鳳彪哥
黃記煌黃耕|金百萬鄧超|新辣道李劍
蠔爺陳漢宗 |云味館遲煥濤|72街周明
慶豐高文慧|東來順周延龍|印巷小館尹彪
巴奴杜中兵|將太無二邢力|花舍鄭金艷
釜山料理張東威 |探魚李品熹|德莊李德建
陶陶居尹江波|迷尚豆撈曾雁翔|全聚德邢穎
人人湘劉正|很久以前宋吉|比格披薩趙志強
北京宴楊秀龍|呷哺呷哺賀光啟 |冰城串吧張利
赤坂亭游忠旺|70后飯吧梁曉黎|小放牛張志民
半島餐飲集團利永周|局氣韓桐|順風123戴華露
花家怡園花雷|耀華飲食集團區又生|客語許可鵬
避風塘葉錫銘|一茶一坐林盛智|木屋燒烤隋政軍
百年老媽李華 | 阿五黃河大鯉魚樊勝武 |望湘園劉慧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