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餐企嘗試股權眾籌,還是拿位置極佳的一家門店來嘗試。15年餐飲品牌望湘園,到底要如何打造旗下生力軍“旺池川菜”?又要將企業帶向哪里?
“籌人,籌錢,籌品牌”,在餐飲轉型升級的這幾年,“眾籌”無疑成為餐飲業的熱門詞。
從京城消費者耳熟能詳的“金百萬”烤鴨店將一家門店的經營權進行眾籌,到重慶小天鵝、成都迷尚豆撈,到全國各種單店乃至大學生合伙開店,越來越多餐飲人都嘗試開啟這種餐飲新模式。
有人從中吃到了甜頭,但也有人把眾籌折騰成“眾愁”,甚至有人認為眾籌不過是一個噱頭。鑒于種種不同的聲音,望湘園又為何要將旗下子品牌旺池作為嘗試呢?
▲望湘園店面
【現象】
共建人名額半小時被搶空
2016年12月1日,望湘園啟動了旺池川菜新店的項目上線開始眾籌平臺,以20%的股份相應的收益權來尋找20名共建人,每個共建人可獲得1%股權對應的分紅權。
項目上線僅半小時,共建人名額就被一搶而空,后應用戶強烈要求,旺池又于當晚兩次增加共建人名額,也被“秒殺”。最終,該項目在兩小時內眾籌總額達246,5284元,認籌比例1232.64%,另外還有150多人在等待候補。
【分析】
瘋狂眾籌背后的三大信心
這次眾籌為什么如此瘋狂?望湘園又為何嘗試眾籌?
旺池川菜于2011年12月被望湘園收購。5年時間,望湘園聯合創始人兼CEO,同時也身兼旺池川菜CEO的劉慧帶領團隊,將其打造成為活力時尚的年輕品牌。目前在上海、北京、青島、深圳等地擁有14家分店,在全國市場嶄露頭角。
而此次,旺池這家位于北京王府井APM如此核心區位的新店,嘗試股權眾籌,在很多界內人士看來,極具創新意義。這不同于很多新餐飲品牌,拿一個普通位置的門店來試錯。
▲旺池川菜北京王府井APM店門面
旺池有這樣的信心,自然也是依托望湘園多年來在品牌及管理上的經驗,和企業自身的特質。
首先,望湘園具有魄力。
望湘園2002年創業,不久便敏銳地感受到了家族管理的弊端,繼而堅定不移地推行職業化團隊管理,其中的過程痛苦卻初心不改,依靠的正是經營者的魄力。(鏈接:破除職業經理人魔咒,她這樣成為“望湘園”自己人!)
▲旺池川菜CEO 劉慧
其次,望湘園具備創新精神。
望湘園在管理上堅持扁平化管理,杜絕疊床架屋的科層制結構,避免大企業病,同時也倡導務實與高效的互聯網化管理理念。
我們可以看到,望湘園這些年來一直嘗試和粉絲們“一起玩”:拍攝網劇,做直播,開展粉絲試吃活動,邀請粉絲為新菜品取名……
第三,旺池自身具備互聯網基因。
旺池是望湘園集團品牌序列中的生力軍,自加入望湘園,便被賦予社群屬性。很多浪漫有趣的菜名,譬如“豆湯魚的愛情”,其實都是從粉絲中征集而來。
而眾籌本身就具有社群屬性,通過眾籌能更多地聚集起深度認同旺池品牌的粉絲,聚集潛在資源,為企業未來發展注入更多的動力。
▲旺池的粉絲活動
【總結】
開放面對新型商業模式
劉慧向紅餐網透露,在決定與開始眾籌合作之前,他們的管理團隊曾經經歷了一番糾結,有相對保守的意見認為眾籌存在一定風險,萬一失敗會給品牌帶來負面影響。
但最終開始眾籌在新媒體傳播力上的資源打動了劉慧,她決定為創新開辟綠色通道,并決意將此次眾籌打造成為公司品牌營銷創新的一個重要案例。
決定眾籌后,望湘園內部迅速組建了執行眾籌項目的專項小組,副總經理吳超波被任命為項目負責人,劉慧布局整體操作,調配財務部、市場部等高層領導全力配合,以高效的執行力迅速推進項目,不到一周時間就將旺池眾籌項目正式推動上線。
▲旺池的團隊
此次將旺池通過眾籌的方式在公眾面前聚焦,以此為品牌注入新的氣質內涵,也是望湘園整體品牌戰略升級的一部分。
而開始眾籌創始人、CEO徐建軍則表示:“市場規模超過3萬億的餐飲行業,理應走在這一波消費升級浪潮的前沿,開始眾籌非常樂意服務于像望湘園這樣的餐飲行業頭部品牌,與他們一起把握消費升級過程中的市場機遇。我想這次旺池項目上線后的良好反響,也能給其他傳統餐飲企業帶來一定的啟示。”
據悉,除了旺池,望湘園旗下的其他品牌也可能陸續嘗試眾籌,并保持對于各類新型商業模式的開放態度。
記者 | 紅餐網_林懷青
Wow,她真的把餐廳開成了一個舞池!
看豪放派“女詩人”,如何讓川菜沸騰起來
為了減肥,胖子“大開沙界”,順便一年開了26家店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6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