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轉型是死,轉型也很難,去年最后一批高端餐飲面臨洗牌。
已經更名為“深海餐飲集團”的怡鄉春竹,如何在歷經九死一生之后,實現了多數高端餐企沒有完成的任務——向大眾化餐飲轉型。
一年多以前,怡鄉春竹董事長孫志剛對未來還無法確定:“不轉型是死,轉型也很難,最后一批高端餐飲面臨洗牌。”
當時,經受了政策和市場圍獵的高端餐飲一片肅殺。湘鄂情關停了北京所有的門店,俏江南則陷入了漩渦中,創始人張蘭被“踢出”董事會。
事實上,高端餐飲能夠真正成功轉型的并不多見。總結起來,孫志剛的怡鄉春竹轉型之路,走過了三部曲:
第一、從高端到中、低端;
第二、推出新的海鮮自助品牌;
第三、進軍海鮮超市和海鮮社區店,從大店到小店。
如今,孫志剛旗下的餐飲品牌涉及高、中、低檔,“怡鄉春竹”為中高端海鮮姿造,目前全國28家門店;“深海800米”為大眾化海鮮自助,目前全國直營和加盟店40余家;“蒸汽時代”以海鮮蒸、煮食為主打,主要布局商業綜合體,目前6家店!
01
挖掘食材原味,引領高端火鍋宴請潮流
來自“魚米之鄉”遼寧盤錦的孫志剛,打小對海邊食物感情深厚,也一直希望挖掘海鮮食材的“原味保鮮”。
2005年9年,孫志剛如愿創辦了主打高品質海鮮的火鍋品牌“怡鄉春竹”,采用一人一鍋形式,由客人自選適合自己口味的食材及吃法。
在2005年至2012年的高端消費時代,“怡鄉春竹”人均消費客單價高達400~1000元,開創了“海鮮姿造”新品類,引領海鮮生食+涮食的高端火鍋宴請潮流。
七八年間,怡鄉春竹從盤錦到天津、杭州、上海再到洛杉磯,門店接近30家,一直穩居大型海鮮餐飲的行業領頭羊地位!
02
接連兩次轉型,走大眾連鎖品牌之路
2012年底開始,中央“八項規定”出臺,拉開國內餐飲業轉型升級的序幕。同時,餐飲消費主力軍開始迭代,以80、90后為代表的“新中產階級”開始主導餐飲消費市場,消費需求、消費形式以及消費場景向多元化發展。
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國內大多數高端餐飲企業開始走向沒落。短短兩三年間,曾經名噪一時的餐飲品牌,比如湘鄂情、俏江南、凈雅、怡鄉春竹等都遭受到市場的沖擊。
在市場倒逼下,高端餐飲紛紛轉型大眾化,不少高端企業打出“親民牌”,如降低餐標、調整菜單。但多數企業都面臨著“船大難掉頭”的困境,想要在短期內完成戰略調整和經營突破并非易事,真正轉型成功的寥寥無幾。
怡鄉春竹的轉型,也是一波三折。
“第一步,我們將一樓門店全部改成了自助餐,把人均消費降下來,勉強擋住了第一撥洗牌的沖擊。”這期間,孫志剛建立了自己的集采中心,負責公司門店的采購、配送及相關加工業務,通過供應鏈端的建設來緩解部分壓力。
第二步就是對海鮮這一優勢品類的市場再細分。行業的陣痛仍在持續,孫志剛只好進一步轉型。2014年啟動全新的大眾化海鮮自助品牌“深海800米”項目,先后在上海、北京的核心商圈開業4家門店。
孫志剛告訴紅餐網,“將高端變低端,大店變小店,不斷降低成本,通過走連鎖化品牌經營的道路,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深海800米”的轉型探索獲得階段性的成功。2015年他計劃將這一模式在全國推廣。
03
“錢”成為轉型發展第二階段的關鍵詞
孫志剛坦誠,2015年,原計劃大刀闊斧推進“深海800米”在全國的布局時,很快就感到了“錢”的掣肘。
餐飲業本來是最不缺少現金流的行業,但因為深海前兩年在供應鏈和新品牌研發上的大投入,加之利潤率的下降,資金的沉淀明顯緩慢。而且開新店的資金占用較大,想通過自有的沉淀資金迅速進行連鎖擴張,實在是力不從心。
因為資金問題,發展計劃未能如愿推進。孫志剛稱在“憂慮”中度過了2015年的大半年。期間,也曾接觸過餐飲眾籌,但經過考量,出讓股權的合作方式不符合深海的發展定位。
就在孫志剛一籌莫展時,巧遇現在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筷來財”,創新的餐飲供應鏈金融,靈活的滿足了深海的運營資金需求,順利解決了深海的發展難題。
▲深海與筷來財合作的“現結代付”項目
在合作的第一階段,筷來財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替深海向上游供應商“現結代付”貨款,同時與深海約定一個120天的賬期,等到120天后,深海再向筷來財平臺用戶支付對應的本金和收益。
這樣深海就完成了自身現金流的資金沉淀,解決了自身發展所需的資金問題。金融的杠桿作用,撬動了多方資源,實現了共享和多贏。
因為筷來財的服務是基于餐飲企業食材采購交易的需求,所以深海只要向供應商采購食材,交易完成后,就可以提出相應的“現結代付”申請,然后獲得金融服務。
孫志剛稱,這種服務的好處,除了幫助沉淀資金、降低采購成本外,更重要的在于不出讓股權,不被干涉經營,也沒有增加餐廳的額外負債。
04
進軍小店和商超,啟動第三次轉型
有了資金的幫助,到2016年11月,“深海800米”門店順利發展到近40家,在地域上從北京、上海,延伸到江蘇、重慶、深圳甚至是西雙版納等城市。
孫志剛還將重點拓展新品牌——蒸汽時代,門店面積僅兩三百平方米,主要布局在商業綜合體內,以海鮮蒸、煮食為主打,在客單價上繼續下沉至人均100元左右,符合當下的消費結構。
未來深海的觸角還將深入到社區,布局面積更小的門店,瞄準社區消費,依舊做人均百元的海鮮餐飲。
與此同時,深海的海鮮商超也在今年第四季度開始起步。
新京旅大廈5層,深海800米王府井店入口處,一個經營面積約800平方米的小型海鮮超市赫然在目。一些海鮮產品在此展示,這就是深海800米正在籌劃中的“深海優選”美食體驗中心。
“線上渠道目前已經初步完成,這里主要做展示和體驗。”孫志剛稱,深海餐飲自有的會員商城,以及在天貓、京東等平臺上的官方旗艦店也即將上線,而接下來要做的“深海優選”海鮮超市,目的正是進一步挖掘供應鏈上的價值。
05
深挖供應鏈價值,為品牌建立護城河
孫志剛稱,連鎖發展離不開供應鏈的保障,尤其對鮮活海產品而言。首先是統一采購,以及出品和配送的標準化。在這方面,公司的覺悟還比較早,2011年就成立了集采中心,負責集團的采購、配送及加工業務。
在各項運營指標中,采購配送成本比重較大,成為各門店“眾矢之的”,并未真正發揮供應鏈的價值。
傳統采購只需考慮購買到質美價廉的原材料,降低采購成本,但供應鏈的環節復雜得多,還涉及到提高運輸效率、優化加工工序、降低庫存成本、標準化餐品質量等等。
▲深海優選會員商城
孫志剛在摸索中意識到,供應鏈建設不是單靠自己就能做好的,需要整合各種資源,交給專業的人和企業來做。
如今,深海集團的儲存和運輸與宇培集團合作,整合利用對方華東最大的冷凍倉庫和冷鏈運輸,采用先進的供應鏈管理系統操作,實現全程冷鏈倉庫和運輸!
同樣,良性的資金鏈是供應鏈的核心支持。通過筷來財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緩解了公司資金占用的壓力,降低了采購成本,保障產品供應的品質和及時性,而對供應商“不欠款”,使得深海集團與15家主要供應商構建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這些供應商基本都是在同行業的翹楚,例如順鑫控股、祝泰供應鏈等等。
供應鏈本質上做的是流程上的優化,而不是在“制作成本”和“食材品質”上偷懶。好的供應鏈既要保證口味標準化和食材使用效率,也要保證產品能夠滿足顧客挑剔的口味。
孫志剛介紹,2017年,深海還將與筷來財等資方聯合,探索更具創新性的金融服務模式,結合自身供應鏈的優勢孵化中小海鮮餐飲企業。
結語
這是一個連接、共享的時代,專業的合作是提高效率和事半功倍的可行路徑。孫志剛感慨,雖然餐飲不好做了,但是放不下,把“深海餐飲”做大、做強依然是這位老餐飲人的執念。
編輯 | 紅餐網_凌凌星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6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