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信不信,北上廣每年新增60000家餐廳!

    2015年的餐飲業,很艱難,然而依然瘋狂。在北上廣深,每天新增的餐廳數量超過150家,算下來一年就有60000多家。2015年,廣州和深圳的餐廳數量幾乎翻番。

    餐飲創業者的熱情極度高漲,今天餐廳開業,明天回本,后天拿到百萬融資走加盟連鎖似乎都不是事兒。我們不是在潑冷水,但在這個九死一生的行業里,活下來真沒那么容易。

    瘋狂增加的餐廳

    從來都是一半火焰一半海水,餐飲業也是這樣。

    在整個2015年,我們都在聽到餐飲人說生意太難做了,各種成本上漲,凈利潤越來越低。那神情,仿佛在告訴我們,一做餐飲深似海,從此倒了八輩子霉。

    但另一邊,不論東西南北不管春夏秋冬,一撥又一撥的人涌進了餐飲業,奮不顧身,幾萬幾十萬上百萬,不眨眼地就投了進去。

    于是,在2015年的年末,有心人就總結了這樣幾組數據:北上廣深,每天睜開眼睛,就比昨天多了150多家餐廳,在北京,這個數字是189家。在廣州和深圳,2015年的餐廳數量幾乎翻了一番。

    即使我們都吃到二百斤,估計也無法讓這些餐廳都賺錢。

    數據來源于大眾點評

    關門還是堅持?

    紅餐網記者采訪過一位1990年出生的創業者,暫且稱之為小林。那是在河南鄭州,2014年對于這個城市的餐飲市場來說是火鍋年,出人意料地,火鍋生意從五六月份就進入旺季,跟隨著小板凳品牌一涌而起,直到冬天來臨,也沒能讓沖動的人群冷靜下來。

    那一年鄭州的數據已經被無數次引用,新增了2000多家火鍋店,小林貢獻了其中之一。他的店在鄭州的東三環之外,周邊100米內還有三家火鍋店。因為看到火鍋生意好作,也開了一家,他看中的是周邊幾個入住率一般的小區,也在期待住率提高后生意不會太差。

    但經過了2014年,直到2015年的秋天,小區里住的人沒有太多增加,另外的三家火鍋店倒是都不見了,小龍蝦、大閘蟹、大骨頭,轉來轉去,但生意都不怎么樣。

    小林是個熱愛餐飲的男孩,還在支撐。之前,他開過一家科技店,攢下來的錢幾乎都放了進去。他沒有降低菜品的質量,想支撐到生意變好的那天。這幾天紅餐網記者聯系他時,他說生意好了些,但還遠遠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有時候就想著一關門拉倒算了,不甘心啊,這二十多年,做哪件事兒有這么上心呢?”

    那些創業者們

    昨天,紅餐網報道了90后餐飲創業者戴琛(90后開餐廳一年虧200萬,天臺寫下“絕筆”)。他寫下的個人經歷被很多人轉載,留言、點贊的人也很多。其中不少人都和戴琛的經歷相似,有創業的激情,但生意一般。

    @媚媚:我也是從開餐飲店的,做的是日餐,之前對餐飲一竅板通,現在已經經營有一年半了,想想餐飲這條路真的不好走,開餐廳的錢還是同銀行貸款的,面前也只是保本,加油吧,同行們!

    @小智:作為一個餐飲行業創業者,自己能力不足導致的所有問題都已經顯現了!好難,去天臺的勇氣都沒有!自己一個人好累,好想有個人可以一起努力走下去!

    @李科鋒:本人八零后從廚十余年,也是今年第一次創業開了個小餐廳,最后種種原因越做越差被逼轉讓,我總結原因就是選址沒選好,經驗,經濟,人員不足倒至這樣的結果,但我不會放棄我的夢想等有經濟和機會我會重來的。

    當然,留言的人還有很多,也有不少人愿意和戴琛交流下。同病相憐,我們想是這樣的。

    創業和模仿

    對于餐飲業瘋狂的資金涌動,我們不止一次總結原因,不外乎餐飲門檻低、投資額較小、易操作,另外還有就是房地產投資受到抑制,一部分熱錢涌進了餐飲業。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其實我們在昨天刊發的稿子里已經提及),整個社會的創業心極度膨脹,出現在網絡上、電視里的一個個“創業英雄”,每一天都在刺激著熱血沸騰的80后、90后,于是,無數人揮舞著鈔票就沖進了創業大潮中。

    別人能成功,我不比他笨,也不比他資源少,為什么我就不能成功?在紅餐網記者接觸到的餐飲創業者中,抱有這樣心態的人很多。

    很多社會調查已經說明,餐飲業被最多的創業者選擇。但這種創業不是出于熱愛,而僅僅是一種需求。自己做老板,不受別人指使,年輕要去試一把,僅此而已。

    不過我們也能看到,多數的餐飲創業項目還停留在模仿的階段。比如2014年的一個個火鍋,2015年的那么多烤魚和擼串兒;比如小板凳做了吧式火鍋,幾百家小板凳的風格都像極了酒吧;外婆家在排隊,于是我們看到了祖母家、姥姥家,等等。

    山寨,這一原本在科技領域使用的詞匯,慢慢擴大到演藝圈、文學圈兒、設計圈兒,以至現在的餐飲圈兒。城市都是相似的水泥森林,餐廳也都在走懷舊和萌系路線,這樣能成功嗎?

    不是冷水,只是不忍

    已經很多人為餐飲創業潑了冷水,然而現在看來,真的沒有什么卵用。前兩年,媒體的報道里流行各種“總”,本山大叔的小品里說養幾只種羊都敢稱“楊總”;現在流行“創始人”,不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創業的,都不好意思站出來。

    一位網友在戴琛文章下的回復說得好,@云中誰憶(玉成):餐飲市場已經達到了一個飽和的程度,可有些人看到別人賺錢了,不管不顧自己也來開店,小的三萬五萬大的到成百上千萬不止,但你們想過沒有,如果一個蛋糕只夠10個人吃,現在卻又他的三到五倍的人來吃夠嗎?

    我們想告訴你的是,創業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說九死一生絲毫不為過。你只看到了大把賺錢的風光,沒看到還真不一定就能做成;

    我們還想告訴你,靠一個創意、一個模式去拿到百萬級別的融資,然后開始大干一場的案例,你聽聽就算了,這種忽悠和宣傳不要太當真,也很少有人聽了你的點子就馬上給你轉賬。還是先用自己的錢,去實踐一下那個創意是不是可行,買教訓也好,做鋪路石也好,都比空想強;

    我們也想跟你說,有了啟動資金,還是先去把產品做好,后廚要和諧,出品也要穩定。再懷舊、再賣萌、再牛逼的創意營銷,菜難吃,你做不長久。

    做好死的準備,活下去

    翻看中國的經濟發展史,多少品牌像流星一樣,出現時猛烈又耀眼,隱匿時也是一眨眼的功夫。

    互聯網時代,成功和失敗來得似乎都比較快。然而,最終的成功,不在于炒得有多熱,一定是你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的質量。餐飲業更是如此。

    在2013年的艱難和2014的轉型、創新之后,餐飲業在2015年略顯理性,然而依然瘋狂,每天都有如此多的飯店開業,每天也有很多人擦著眼淚永遠鎖上了餐廳的大門。

    2016已經開始了一星期,我們依然能聽到各種開業的聲音,依然能看到很多人蠢蠢欲動想去一試身手。如果你執意要闖一次,請帶上“餐飲業的創業是九死一生”這句話,再上路吧。

    來源:部分數據參考“餐飲業那些事

    紅餐網,超過60萬餐飲人共同關注!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0090.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月8日 21:33
    下一篇 2016年1月9日 00:2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