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互聯網時代,餐飲企業如何做“減法”?

    餐廳販賣的餐飲種類應該愈多愈好還是簡單為宜?過去一直沒有定論,現在隨著人力成本不斷上漲,以及人們逐漸建立的成本觀念,餐廳賣的東西越精越少越有利潤,正在逐漸成為一種共識。


    90%的傳統餐飲老板都曾經做過這樣的計劃:做更多更好的產品賣給更多的客戶。但是,資源分散,難以形成強勢的專家品牌,效率低下,加劇成本高企下利潤惡化,識別模糊,顧客搞不清到底賣什么?


    所以只有做減法,減掉那些多余的產品,找出自己的特色做成爆款,在顧客心中塑造成一個單品類專家的形象,專心做好一件事足矣。


    很多餐飲老板又有疑惑了,減掉多余的產品,保留幾個特色,現在餐飲競爭如此激烈,我拿什么吸引顧客了? 如果你還有這樣的想法,那我就把你叫做傳統餐飲老板,因為你的思維還沒有走出老的觀念,在互聯網時代,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出爆款才是餐飲行業致勝的法寶。


    我們來看看最近幾年崛起的幾個餐飲品牌,由煎餅你會想到黃太吉,由米粉你會想到伏牛堂,由肉夾饃你會想到西少爺,這幾家企業都是靠單品致勝,它們的產品種類很少,所以它們能集中力量做出幾個讓消費者愛不釋手的產品,最終占領消費者的心智,成為顧客心中那個品類的代表。


    因此這幾家企業能迅速的做上規模,黃太吉成了三年估值10億,伏牛堂成立兩年也估值上億,這種火箭般的速度在傳統餐飲人看來是不可能的,但是別人卻做到了, 這無疑給傳統餐飲人敲了一記警鐘。


    那么在互聯網時代,傳統餐飲該如何做減法了?


    1減少產品種類,保留特色產品


    前段時間看了這樣一則信息:巴奴火鍋在精簡自己的產品種類,從最多時的200多種減少到100多種,后來又減少到30多種,主打產品是毛肚和菌湯鍋底。很多餐飲人覺得這不可思議,一個火鍋店只賣30多個菜,這個火鍋店還能開得下去嗎?但是巴奴火鍋卻用結果告訴大家:產品少的火鍋店一樣可以開,而且開的還不錯,據說在大本營鄭州,巴奴的翻臺率已經有趕上傳統霸主海底撈的趨勢。


    2把顧客變成你的產品經理


    在互聯網時代,很多餐飲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公眾號,但是真正利用好的企業寥寥無幾,很多企業只把公眾號做成了自己家的產品發布平臺,推出新品了就在上面發布一下,平時了極少去維護,顧客的留言也不去回復,失去了與顧客交流的機會。


    與顧客交流,互動做得較好的要算最近幾年崛起的新餐飲了,因為它們經常在網絡上與顧客互動,所以又被稱為是互聯網餐飲。


    黃太吉的赫暢是個典型的甩手掌柜,據說他每天三分之二的時間會泡在網上,與顧客聊天,互動,看顧客的留言,了解顧客對產品的意見,看顧客真正喜歡黃太吉的哪些產品,再根據顧客的意見刪掉或是增加產品種類,把顧客變成了黃太吉的產品經理。外界看來這真的不可思議,哪有這樣做餐飲的,但是黃太吉就在人們的質疑聲中快速崛起,三,四年時間估值10億。


    來源:品途 | 編輯:eddy | 統籌:鶴九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4058.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月8日 21:52
    下一篇 2016年1月9日 00:4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