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廳的服務精神去哪兒了?客人是上帝還是親朋?

      作為工作多年的老餐飲人,我們突然發現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也在不經意之間發生著悄然的變化:提供服務更好,不提供也不違反服務流程的服務,我們當然理直氣壯地選擇了省事兒。

      面對客人的要求,我們的腦海里經常浮現出“挑三揀四”這樣的字眼,餐飲人,真的開始變得越來越不耐煩了;那種曾經被稱為“魂”的服務精神似乎正在慢慢抽絲剝繭,離我們遠去——而這一切,究竟是如何在我們的眼皮子底下偷偷發生的?

    一個案例:插座去哪兒了

      自助早餐廳門口,客人向站在門口迎賓的一名餐廳領班求援:“您好,小姐,我們一行三人準備吃完早餐在餐廳用會兒電腦,但附近只有一個插座不夠用。可否幫忙提供一個多功能插座?”

      “我們餐廳沒有插座”,正在將交班本放入抽屜的領班頭也不回地回答,客人并沒死心,繼續請求:“可否請您幫忙找一找?”“確實沒有”,又是一個干脆的回復;

      客人還在努力:“能不能請您幫忙到其他廳面比如會議室借一個呢?我們真的很需要。”“真的沒有,不好意思,我們借不到。”被連續生硬拒絕三次的客人站在門口,進退兩難,無可奈何。

      不知您是否覺得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有此我們只能感嘆:服務精神去哪兒了?

    “做工作”OR“干事業”?

      由于行業地位的變遷,經濟收入的銳減,未來的不確定性等諸多因素影響,越來越多的員工把現在從事的勞動看做是一份單純的“工作”而不是“事業”,當員工們把正在做的事情僅僅是看作工作(job)時,那么他一定思考的是如何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得最高性價比的回報。

      于是,工作本身,只能是一個能夠提供物質回報的工具。于是,我只管最低限度地做好手頭事務;于是,客人的想法與我無關,于是,新開的餐廳多給200元我就會跳槽——只有當人們發自內心地熱愛自己的工作,覺得自己是在進行一樁有勁頭有盼頭的“事業”(career)的時候,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才能被極大發揮,才能真正沉下心來去感知餐廳,感知客人,甚至愿意忍受一時的清貧去換取美好的未來。

      而這一切,需要餐廳給員工指引方向和創造條件,一名優秀的餐廳管理者,對待員工,不應該只是簡單的“用人”,而更應該是有規劃有設計的“育人”。

      而很顯然,我們絕大多數餐廳管理者,要么能力有限,面對現狀無可奈何;要么,意識缺乏,員工就是干活的,哪來那么多彎彎繞?那么,請問,您給員工提供的是一個工作,抑或一份“事業”?你有沒有教你的員工“向前看”,抑或“向錢看”?

    二、“客人是上帝”OR“客人是親朋”?

      我們在大學學習管理專業知識時,老師會告訴我們“客人是上帝”,當我們走上工作崗位時,上級會告訴我們:“客人永遠是對的”;當我們面對蠻橫無禮的客人時,同事會偷偷拉拉自己的衣袖,告訴我們,“千萬別跟客人吵,因為不管孰是孰非,我們都得挨罰”。

      經過20多年的行業洗禮,我們當然知道,客人絕對不會永遠是對的,我們的委屈遠比客人的委屈要多得多;可我們也同樣知道,說客人永遠是對的,只是為了餐廳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的提升而把“對”讓給了客人,因為“生意人求財不求氣”,也因為,大多數客人來到餐廳消費,不是要故意找茬刁難的。

      菲爾德先生“客人是上帝”和斯塔特勒先生“客人永遠是對的”這兩句經典之言伴隨著國內外數代酒店人的成長,早已滲透進了我們的血液。于是,我們學會了對客的謙恭和尊重,我們更加愿意設身處地地站在客人的角度思考,我們最大的希望就是笑著與客人說“期盼再見”而不是不歡而散甚至相對怒顏。

      不可否認,正是因為這些行業的“金科玉律”對塑造員工的職業性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可不知何時起,近年來對此說法的批判開始不絕于耳,人們認為這樣的說法過于抬高客人,貶低自己,于是,“客人是親人”、“客人是朋友”的說法開始迅速流傳。

      其實,我本人對此說法背后的意義非常認可,對待客人如對親朋,親切自然,想其所想,做其所愿,何樂不為?

      可問題是,員工不會這么想,在一個與人打交道的行業里,意識的灌輸相當重要,一旦員工從管理者的培訓中得到如此信號,客人的地位走下神壇,比肩親朋,自然可以拒絕,可以否認,可以要求平等,甚至可以吵鬧。因為,我們平時對親朋,也是如此。從此角度來看,竊以為,能夠留傳百年,影響數代餐飲人的語言想必是有其歷史積淀的原因的,我們告訴員工“客人是上帝”并不是讓員工膜拜客人,而只是培養員工的服務理念和形成服務習慣。

      所以您認為,“客人是上帝”抑或“客人是親朋”?

      一方面是社會因素導致員工看不清未來,找不準方向,一方面是餐廳對員工的意識培養和認知存在偏差,餐廳的服務精神就在內外動力均有不同程度缺失的前提下漸行漸遠,加之現有招工難的現狀,為求留人,管理者對員工的要求已經一降再降,只要完成最低工作標準就算合格的情況還能持續多久?餐廳的服務精神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是“留”抑或干脆“丟”?

    作者:趙莉敏 和泰盛典

    編輯:紅餐網_孟北

    紅餐網,超過60萬餐飲人共同關注!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0224.html

    (0)
    上一篇 2015年12月28日 20:58
    下一篇 2015年12月28日 21:4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