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廚”,尤其是學中廚,必須要肯做肯學,還要能吃苦。”
在蔡錦彪看來,廚師是個技術活,也是個體力活,廚藝都是用汗水換來的,沒有長時間的積累和磨練,根本沒有辦法學好做好。
然而,現在的人都不愿意吃苦了,廚師行業走向青黃不接,這讓蔡錦彪憂心不已。
蔡錦彪
上海金茂君悅大酒店中餐宴會廚師長
2006年羊城名廚比賽獲金廚大獎
忙累
蔡錦彪師傅很忙。
早上九點半上班,晚上九點半下班,一天直落12個小時,不是在后廚監督管理出品,就是在開會、做報告、寫菜單……每天忙得腳不沾地,這就是他的工作常態。
見到蔡錦彪的時候,他剛忙完一場宴會,邊整理衣服帽子邊從廚房走出來,腳步有些匆忙。接下來,等著他的還有晚上的另一場宴會。趁著中間的間隙,他抽空與記者做了這一次采訪。
蔡錦彪,2003年進入上海金茂君悅大酒店工作,2008年起擔任酒店宴會廳廚師長。在金茂君悅酒店工作的15年來,蔡錦彪感受最深的就是忙:“金茂君悅酒店的生意一直很旺,工作也很忙,幾乎感受不到高端餐飲受冷的影響。尤其是婚宴,如果想要訂到相對好的日期,起碼要提前一年預定。”
實際上不止婚宴,蔡錦彪負責的諸如年會活動、商業宴請等宴會,也都非常火爆。他告訴記者,像今天這樣一天做兩場宴席,已算是清閑,很多時候都是要同時做幾個宴會,其中有一次,更是一個晚上做了6場宴會,忙到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做一場宴會,一做就是十幾桌,多的時候三五十桌,而且是要短時間內集中出菜,工作強度非常大。”他感嘆道,每天都像是在打仗,做廚師就是個體力活,很忙,也很累。
燒腦
實際上,做廚師,累的不止是身體,腦子亦然。
“你必須要讓客人喜歡。”這是所有廚師共同面對的難題,也是擺在蔡錦彪面前的一個大難題。
“我是廣東人,是做粵菜的,口味是個難點。在上海做粵菜,必須要有所改良,讓它更適合本地人的口味。”
蔡錦彪舉例道,上海人都愛甜,那么為了迎合本地人口味,在做菜的時候就需要加一點甜進去,讓味道帶一點甜味。
除了口味外,“你時常還得有一些改變,做一些創新,給到客戶新鮮感。”
對此,蔡錦彪的做法是,取其它菜系精華為我所用。其中,蔡錦彪尤其擅長借鑒西餐手法,如西式擺盤、用西式食材搭配等。比如說燒羊排,西式燒羊排常在燒好之后,配以胡椒粒、胡蘿卜、土豆泥等,他從中汲取靈感,借鑒改手法,并將之改良,配以京蔥等中式食材。
在借鑒學習之外,蔡錦彪還經常嘗試做一些融合。他曾把西式食材做成一種中式小吃——金盞芥末奶酪三文魚。以鮮嫩多汁三文魚,配奶香四溢的芝士,給人一種濃香入口即化的口感,深得食客的好評。
這些在蔡錦彪看來,都是很燒腦的,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研究試驗。
金盞芥末奶酪三文魚
熱愛
盡管做廚師很忙很累,但是蔡錦彪還是無比熱愛這一行當。30年前偶然走進廚房,他就從未想過離開這個地方。
1989年,正處于職業過渡期的蔡錦彪在朋友建議下,“先做餐飲過渡一下”。在此之前,他是在廣告公司工作,從未接觸過餐飲行業。
進了廚房后,看到師傅們燒菜,手起勺落,幾下間便是一盤美味。這讓蔡錦彪艷羨不已,他在心里默想,這就是手藝,這就是本事,我也要學會。
于是,他一頭扎進了廚房,決心把這門手藝學好。“做學徒的時候,一邊看師傅做菜,一邊抓緊時間做筆記,人家下班的時候,我不下班,在酒店里整理筆記,做練習,不懂的第二天再問師傅。”
“學廚,尤其是學中廚,必須要肯做肯學,還要能吃苦。”在蔡錦彪看來,廚師是個技術活,也是個體力活,廚藝都是用汗水換來的,沒有長時間的積累和磨練,根本沒辦法學好做好。”
做廚師很累,但是,對于蔡錦彪來說,這是累并快樂著,每次看到食客享用食物時,臉上露出滿足的表情,他心里就感到很開心。
“可能是因為這是我喜歡的東西吧,所以再怎么苦再怎么累,我都不會覺得厭煩。我做了差不多30年了,這一點一直不變,我想這輩子大概也不會變。”
隱憂
然而,現在越來越少人樂意做廚師了。這讓蔡錦彪憂心不已。
“我們那個年代的小孩,普遍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從小就要學著幫家里干活,所以都很能吃苦,又肯做又肯學。而現在的孩子都很寶貝,都是在父母寵愛下長大的,很多人連端碗、擦地等家務活都沒干過,吃不了苦,所以你讓他們去做廚師這種體力活,他們都不太愿意。”
“就算有一兩個是喜歡做菜,想學的,也大多缺乏耐性,過于急躁,總想著,我學一兩個月就能炒菜,但這是不可能的,做中餐必須要夯實基礎,必須要用時間去磨練,才能學得好。”
“現在廚師行業招人難,越來越缺人,就是這個道理。”蔡錦彪一臉無奈嘆息道,將來,可能更加少人做這一行吧。
這不禁讓記者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則報告,報告顯示:廚師節假日無休是常態,超過四成廚師每周工作超60小時,過半廚師收入不足5000元。
勞動強度大,薪酬待遇低,社會地位低……越來越少的人愿意做這一行,廚師行業青黃不接,未來廚師行業將走向哪里?這個職業還有將來嗎?
帶著沉重的心情,記者結束了這一次的訪談。離開酒店時,夜幕已降臨,整個上海籠罩在黑夜中,幸而燈光閃閃,多少總能給人一點點安慰。
黑松露鮮豆瓣配小青龍
▼
竹笙醬汁絲苗配鱈魚
▼
40萬廚師都在關注這個號
你還沒有關注嗎?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0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