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導讀:餐飲是有派別之分的,比如可以分為北派和南派。
南派很難誕生黃太吉這樣的餐企怪咖,似乎北方也少有外婆家這樣的紳士餐企。如今,北派的餐飲品牌想要征服南方市場卻步履維艱,南派的品牌拓展北方市場卻相 對較易。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南北派餐飲品牌的競爭中,北方品牌正在面臨大敗局?南方餐飲北上披靡北方餐飲南下不利?
中國歷史上,從北向南打的戰爭,容易取得勝利,而從南向北的戰爭大多以失敗告終。
比如諸葛亮七出岐山,難求一勝,李自成、洪秀全都嘗過敗北的滋味。而曹魏打敗了蜀漢、司馬晉戰勝了孫吳,金滅了北宋、元滅了南宋,清朝取代了明朝。
這似乎和餐飲沒有半毛錢關系,但內參君發現一個怪異現象:在餐飲業,歷史規律被顛覆了——南派餐飲正在快速搶占北方市場。
過橋米線,在華北和東北市場瘋狂地掠奪市場,全國27197家招牌店面,已成為中國當之無愧的小吃品牌之王。
沙縣小吃以華南地區為據點,已全面攻占了江蘇、浙江和上海等華東市場,在北京、河南等市場也有相當大的受眾群體。
再來看一下北方的特色小吃品牌的分布
△山西刀削面店面地圖
△肉夾饃店面地圖
不妨參考如下一組數據:
不難發現這樣的事實,北方餐飲品牌的店面多集中于長江以北的市場,以至于給人這樣的印象:北方餐飲跨不過長江。
當北方受歡迎的小吃品牌一直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游蕩時,南方的品牌早已越過長江,將主力部隊開進了北方市場。
北方餐飲人更喜談論模式,南方餐飲人更喜談論利潤
在交流時發現南北餐飲人存在這樣一些不同:
a|北方餐飲人喜歡談論商業模式,南方的餐飲人對如何提高店面利潤的話題更感興趣。
b|北方餐飲人更具冒險精神,南方餐飲人喜歡穩扎穩打。c|北京坐擁全國媒體中心的優勢,北方餐企也更善于借用媒體營銷與造勢。
云味館“米線哥”遲煥濤就曾表示:“我們南派餐飲崇尚的是扎實的運營功力,不像有些人天天談社群耍概念,卻連餐廳的基本功都沒掌握。”
觀察:大工業思維VS小農思維
自古以來,“南米北面”一直是中國餐飲的飲食格局,然而重慶小面、湖南米粉之類的南方品牌卻在北方市場躥紅。北方人接受了南方的面食、米類品牌,而南方卻少有北方的面食品牌盛行。
△ 多一些玩法、套路?還是穩扎穩打?
除了上述文化、地域造就的不同,背后的邏輯僅僅是人們的口味發生轉移這么簡單嗎?不妨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現在的蘭州拉面、山西刀削面的制作流程,和50年前有多大改變?
和面、發面、拉(削)面、煮面,工序繁多,且全部需要在店內完成,這樣造就了廚師成為餐廳的核心人物。
反觀南方小吃品牌,無不在去廚師化。
重慶小面的面條、湖南米粉的米粉,都是店外進行配送,店內只需要完成“煮”這個環節、加上配料即可售賣,廚師成為了可替代性很強的崗位。
不得不說,南方許多餐飲進化出了大工業時代的思維——分工、外包、標準化,減少工序、提高出品效率,而北方許多餐飲還在小農經濟的慣性上滑行。
我們無意于樹立南北派的對立,更想借這其中的差異提醒餐飲人:在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玩法、套路的優勢很難成為企業經營的競爭壁壘,多向一些南派餐企學習穩扎穩打的苦心經營,因為經營是1,而模式與資金都是0。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長按二維碼,可訂閱《餐飲視界》
-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
餐謀長聊餐飲
品牌 | 創意 | 營銷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本文由《餐謀長聊餐飲》整編于IQwork
編輯/俊亦 (注不注明出處是你的事)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