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品店做外賣,總有些bug,不致命但糟心:
作者 | 妮可

前段時間一位飲品店老板給我講了一件十分糟心的“小事”:
有顧客在外賣平臺上點了幾杯水果茶,騎手送到指定位置,怎么打電話都聯系不上對方,只好又把水果茶送回店里。
一個多小時過去,水果茶已經徹底分層、沒法喝了,顧客打電話過來,態度非常堅決,說沒接到飲品,要求退單。

“這種情況下,退單等于白干,不退單就有可能被差評,就算向平臺申訴,還是損失掉了這個顧客。”他說。
幾杯水果茶的損失,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這種外賣bug,幾乎所有門店都遇到過:
高峰期出品不及時,等做出來顧客已經點了退單; 趕在1分鐘內出品,結果做到一半顧客直接無責退單; 明明是騎手撒漏,但顧客就要求商家退單; 騎手小哥送錯了,商家也要補送或退單; 顧客自己的原因沒接到,還是要求商家給退單……
“只要你不同意退款,對顧客心理就會有影響。”上述老板告訴我,要么吃虧退款,損失營業額;要么堅持不退,會損失掉這個顧客。而且,異常訂單、缺陷訂單數量多,也有會影響門店在平臺上的排名。

“顧客是上帝,但我這小本生意,就活該餐損嗎?”
這是一件“小事”,但也讓人十分糟心。我詢問了多位飲品店老板、品牌外賣負責人,除了常見的打磨產品、注意密封,我還找到一些“外賣bug”的處理方案,一起來看看——

“經常有騎手說,打了好幾次電話都沒人接,有的顧客地址也沒有寫得很詳細,騎手小哥手上還有其他單子要送,不可能在原地等著。”南京派咖啡的老板Jason說。
“通常顧客因為沒收到餐退單,我都不會通過。但不退單不代表要損失掉這個顧客。”
Jason的思路是,但凡配送環節出現問題,顧客申請退款時,可以先拒絕退款,但要馬上給顧客打個電話,主動讓顧客發起第二次申請退款。這樣就會交由平臺來處理,具體判定是誰的責任。
而且,因為主動打了這個電話,主動去溝通,取得顧客理解的可能性就增大了。
按照外賣平臺的規則,下單后1分鐘內,顧客是可以免責退單的。
但是Jason算了一筆賬:做咖啡,研磨、填壓和萃取只需要40秒,這中間還可以同時加熱打發牛奶。
茶飲的制作速度可能更快。也就是說,如果接單馬上開始操作,1分鐘退單,也可能會造成餐損。而且一家飲品店想提高營業額,每單都應該盡量保住。
比較理想的處理辦法是,1分鐘內退單,也一定要電話聯系顧客,問清退單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顧客是單純選錯產品,可以幫助顧客重新選擇;如果顧客臨時反悔,可以推薦新品、優惠活動;如果顧客臨時有事,離開原地,可以配送到新的地址;如果真的不想喝了,也可“交個朋友”,給顧客留下好印象。
總之,退單這件事,一定要打個電話確認原因。哪怕退單不可避免,也要制造主動溝通的機會。
伏見桃山的門店,外賣占比通常能做到30%~40%,每到高峰期訂單量很大。其外賣負責人鄭森說,高峰期等餐時間長,是他們最常遇到的外賣退單問題。
為解決這個問題,他們除了在內部做動線調整、設外賣架,提高內部效率以外,還積極去協調了平臺的配送力量。

伏見桃山在南京的門店,會主動和周邊外賣平臺騎手站的站長溝通,協調是專送還是混合送,通過和平臺溝通運力,來保證運送效率。
有些情況下,顧客是通過退單、電話投訴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比如飲品撒漏了一半、“和上次味道不一樣”……
伏見桃山除了準備好足夠的話術來安撫顧客外,還有個原則是,盡量“以贈代退”,告訴顧客,下次到店消費免費贈送一杯飲品。

“這樣做的目的,是盡量讓顧客能到門店里來,門店有更好的品牌氛圍、更好的體驗,更容易和顧客建立感情。”鄭森說。
此外,也可以后臺補助一些優惠券,讓顧客用二次消費的方法,把退單變成復購的一個契機。
大部分顧客在飲品店下單,目的就是要喝到飲品,退單往往是因為沒喝到,或者沒喝好。解決問題的思路,應該是想辦法讓對方喝到、喝好,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記住品牌。
就在幾天前,美團商家客戶端上線了一個新功能“規則中心”。我發現,眾多規則里,不接單對商家的負面影響是最大的。
熟悉平臺規則的朋友告訴我,“無人接單”常年處于平臺缺陷訂單的TOP3,因此處罰也比較嚴重。
比如,美團規定,商家不接單率達到10%~15%,有可能在高峰時段被“置休”(也就是關閉外賣)2個小時;不接單率達到20%~50%,有可能被關閉一整天。而且這些處罰都不支持申訴。
高峰期漏接訂單,或者某個產品售罄沒及時下架,都有可能導致這一問題。
商家取消訂單不告知顧客,也是個重災區。30天內第一次被投訴,可能會被“置休”4小時,第二次被投訴,可能會被“置休”1天,第三次被投訴,就會直接“置休”3天。
“平臺有消息提醒,但如果消息打開不及時,可能商家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外賣就被關閉了。”
有時候顧客就是堅決要退單,這個時候,其實也能抓住最后的機會,給顧客留下好的印象。
比如,可以采用微信退款,而且比顧客買單支付的費用多退一點,最好還能湊個吉利數字。

18元的飲品,可以退18.8元——反正也要退款,不如多退幾毛錢,讓顧客心里感受到老板的誠意,也許就可以避免一次差評。
此外,在能夠證明商家完全無責的情況下,一些“不可二次銷售”的餐損,也可以試著向外賣平臺申請賠付。
外賣難盈利,幾乎是全行業的一個痛點。
但目前來看,平臺仍是飲品店不可缺失的流量入口和銷售來源。
鄭森告訴我,現在伏見桃山的新門店,盡量在開業1個月后才上外賣平臺,為的就是給顧客一個更好的體驗。
時間來到2020年底,精細運營也應該滲透到外賣的每個角落。
還有哪些解決外賣bug的好辦法?你還遇到哪些外賣難題?來留言區,大家一起討論吧。

統籌|妮可 編輯|金語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1月5日,上海見!咖門2021萬有飲力大會開啟!穩住,能贏! 長按下圖二維碼了解詳情:
商務咨詢
—
(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課程咨詢
—
(同微信)|
15565053720
(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5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