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店一做就是14年。在記者接觸過的總廚中,廣州長隆酒店麒麟中餐廳總廚黃惇敏是最有“耐性”的一個,他相信,只要心有執念、有堅持,就能把事做好。
黃惇敏
廣州長隆酒店麒麟中餐廳總廚
曾任廣州白天鵝賓館“玉堂春暖”中餐廳主廚
“廣東省烹飪技能大賽”個人金獎獲得者
心存執念,要做好每一件事
2000年,黃惇敏從廣州市旅游學校烹飪與管理專業畢業,因成績優秀被廣州白天鵝賓館看中,進入“玉堂春暖”中餐廳后廚工作。其后的14年間,他歷經打荷、砧板、上什、炒鍋等崗位,從一名雜工成長為餐廳主廚。
“每一樣東西,都要慢慢去體會、去吸收,而我自己也喜歡追根究底,對每樣東西都想摸清摸透。”
醉心于學習廚藝的黃惇敏,不知不覺間,就在白天鵝做了十幾年。
回顧在白天鵝的十幾年職業生涯,黃惇敏稱,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沉淀和成長過程。在他看來,做每一件事,都要把它做好,不管要花多少時間。
廣州白天鵝賓館
2009年,黃惇敏報名參加“廣東省烹飪技能大賽”,但只獲得了個人熱菜銅獎,沒能折冠。
“肯定是自己還不夠努力,做得還不夠好。”不服輸的他在沉淀了2年后,又再度參賽,終于奪下金獎。
此舉讓黃惇敏不但獲得了業界的肯定,也獲得了白天鵝賓館的贊賞。隨即,他便被提撥為“玉堂春暖”中餐廳的主廚。
玉堂春暖中餐廳
被人看扁,他用了3年時間去反擊
參賽獲“金獎”,當上“玉堂春暖”主廚。這也意味著,黃惇敏廚藝已“歷練好”了。
“學好手藝還不夠,還要深入去學好文化,加強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帶著這個念頭,黃惇敏于2010年通過入學考試,進入華南師范大學就讀酒店管理專業。
接下來的3年間,黃惇敏過得十分忙碌。工作日,每天下班后就看視頻直播學習,做作業;休息日,則到學校上課。
“工作之外的時間,基本都用來學習,不敢懈怠。大家都是在同一個課室讀書,考砸了多丟人。”
黃惇敏告訴記者,其實當時很多人都是帶著“有色眼鏡”看函授生的。這也是刺激他如此努力學習的原因之一。
“人家都這樣看你了,為什么不能做好一點?這是自己選擇讀書學習的,為什么不能認真學好它?”每當心有懈怠,這個函授生便自我責問,鞭策自己認真學習。
2013年,黃惇敏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拿到了大學文憑。通過3年的學習,他掌握了酒店管理運營的專業理論知識,為進一步發展做好了準備。
走出白天鵝,尋求新發展機會
拿到大學文憑,無疑是令人高興的大事,但黃惇敏卻高興不起來。這時候的他,正為未來發展感到困惑迷茫。
這一年,黃惇敏被公司派往北京做技術交流學習。他驚訝地發現,北京一家曾經很出名、生意很火的酒店,竟然被很多其它的餐飲企業超越了。細究原因,原來是食客的追求已經不同了,而“那個酒店卻還是百年如一日地做著同樣的菜式”。
“嘭”的一聲,黃惇敏整顆心都炸了。
進入白天鵝工作的十多年間,黃惇敏接到過很多企業的工作邀請,曾有人以白天鵝3-4倍的工資聘請他,他也不曾真正動心。
但這一次,他的心卻動了:“在白天鵝做了那么久,或許是時候出去外面看看了,去接觸不同的餐飲理念、不同的運營方式,去歷練一下。”
2014年,在朋友的引薦下,黃惇敏進入了長隆集團工作,任職廣州長隆酒店麒麟中餐廳總廚,負責菜式出品監控、組織菜式創作與研發、日常銷售策略定制等廚務管理工作。
廣州長隆酒店
粵菜創新,離不開它的根
“白天鵝是廣州知名老字號,一直堅持正宗地道的粵菜定位,做的菜式比較傳統。而長隆酒店是旅游型酒店,客人來自五湖四海,且大多為年輕人。我們需要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突破創新、不斷更新菜式,以滿足年輕游客追求新鮮多變的消費需求。”黃惇敏稱,品牌定位不同,帶來的挑戰也不同,長隆對于自己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
在黃惇敏看來,在不斷更新菜式的過程中,傳統和創新要齊步走。
“在外地客人的認知里,白切雞、炒牛河、燒臘等就是廣州特色,他們一定會點,這些菜式,我們要按傳統的方式去制作出來,讓客人去感受到地道的廣州風味。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推出創新的、具有自我特色的菜式,讓客人去感受不一樣的東西。”
麒麟中餐廳
“漁家八寶鴨”是麒麟中餐廳的創新特色菜之一。“八寶鴨”是中國各大菜系都有的菜式,但黃惇敏的制作版本,卻獨具廣州番禺地區的漁家風味。
黃惇敏說,創新的手法很簡單,就是融合。而融合的要訣在于:將這些原材料合起來后,菜品的味道能否互相包容、互相提升。
“粵菜發展那么快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為我用’。早在十幾二十年前,粵菜就已經吸收了很多外來菜式的理念。”黃惇敏覺得,粵菜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包容性,一直都在融合和創新中,不斷地發展變化。
黃惇敏也強調,無論粵菜怎么變,實際上都離不開它體現食材原味的宗旨。菜式的創新,要從根里面去尋找。
漁家八寶鴨
寧愿走得慢,也要走得穩
時至今日,黃惇敏入行已18年。與很多總在跳槽的年輕一代廚師不同,他這18年來只做過兩家餐廳,履歷十分簡單。
或許頻繁跳槽會讓人升職更快,但廚師是個勤行,你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都會在你的廚藝上予以回報。黃惇敏寧愿走得慢些,也要走得穩一些,用更多的時間打磨手藝。
“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耐力。”這是黃惇敏對自己的要求。為了鍛煉耐力,他在4年前開始了“長跑”訓練。一開始,最多只能跑三五公里,而現在,他已經可以去參加馬拉松了。
他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就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心有執念,就能把事做好。
油泡黃眉頭
<原料>
黃眉頭,鮮黃耳,蘆筍,炸欖仁,彩椒件。
<做法>
黃眉頭改刀成魚球,用鹽略醃,拉油至熟,放入蘆筍,彩椒同炒,埋芡,裝盤后撒上欖仁即可。
松露牛立方
<原料>
黑松露菌,白松露菌,牛肉。
<做法>
將牛肉切成大方粒,撒上海鹽、黑椒碎后,放于鑊中煎至熟,加入黑白松露炒勻,即可上碟造型。
鹽煨鱷魚肉
<原料>
鱷魚肉,鮮沙姜,海鹽。
<做法>
將鱷魚肉起骨,用姜蔥水煲熟,切成塊,拌上鮮沙姜碎,用紗紙包裹,放入炒熱的海鹽中焗至熱即可。
清酒鮮海螺
<原料>
海螺,清酒,日本淡醬油,味淋,甘草,八角。
<做法>
將清酒、日本淡醬油、味淋、甘草、八角調制成汁,將去殼的海螺肉飛水后,用汁略煮,浸泡放涼,切片擺盤即可。
漁家八寶鴨
<原料>
雷(近音字)干,馬鱭魚籽,銀魚仔,蟛蜞膏,瑤柱,蝦干,糯米,去衣綠豆,陳皮絲,咸蛋黃,火腿粒,光鴨。
<做法>
將光鴨涂上老抽,在鑊中煎至上色后,放于拌好并調味的八寶餡上,隔水蒸90分鐘,至鴨酥軟便可。
40萬廚師都在關注這個號 你還沒有關注嗎?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1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