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掃碼,進入購票通道
1725期
餐飲零售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或許零售行業的思維,更能幫助我們看清餐飲行業的運營邏輯。
◎ 餐飲老板內參 白劉陽
在百貨和零售行業摸爬滾打了25年的厲玲,是一個公認的行業標桿。
從帶領杭州大廈奪得杭州商場銷售額頭牌,到僅用五年時間讓浙江銀泰利潤增長近10倍,再到執掌深圳萬象城,厲玲對零售和餐飲有著極深的思考。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評價厲玲說,她是中國零售業的元老級人物,是無可爭議的百貨女王。
△圖為厲玲
此前,內參君在《從業25年“百貨女王”揭秘:購物中心選餐飲的6大心機》一文中,詳細介紹了她關于選址的心得。這次,她從零售的角度,對餐飲行業進行了剖析。
“餐飲的本質是零售,做好零售要懂的就是人,是千千萬萬的消費者,餐飲也是如此。”厲玲用三個關鍵詞,講述了自己對零售、對餐飲的見解。
關鍵詞1: 變
餐飲要學習零售,不斷擁抱變化
零售最大的特點是什么?“是變,而且是沒有特定方向的變化。”厲玲說。
她舉例說,比如零售里的服裝行業,15年前,服裝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來做的。但是10年前,大部分服裝已經演化成了“六季”,每兩個月就是一季。而現在,像Zara這些快時尚品牌,已經演化成了一年“八季”,像早春季、晚春季、初夏季等等。
“這等于是把產品主動做了很多改變,去適應消費者的變化、更引導消費者的變化。零售商是主動地變化,來讓消費者喜歡自己的品牌。”厲玲說。
餐飲業過去一直都在講求穩定,比如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他們的穩定和標準化是過去餐飲業一直在追求的。
但這幾年,餐飲業已經可以看到很多變化,比如中餐的西化、西餐的中化等等。
整個市場的競爭環境在發生劇烈的變化,消費者也在產生巨大的變化。“對餐飲老板來說,將來一定需要時刻注意這些變化,比如消費者口味的變化,競爭對手的變化。一定不能是只認準一個方向。”
厲玲說,這種“變化”,不是否定出品、服務的穩定,“而是你的促銷手段,產品策略等等一些方面,一定要適應消費者的變化。”
關鍵詞2: 細節
零售講求細節,餐飲更要講求細節
零售行業是非常講究細節的,大到如品牌商對產品質量的檢查,對發貨、以及準確到達時間的要求,小到產品如何擺放、如何展示這些,都有明確的要求和標準。
厲玲講了一個例子:有很多零售商的裝修,是按照商場的要求,事先在場外自行拼搭一遍,然后再進入商場進行裝修。甚至有的商家,能夠在完全不停止營業的情況下,只靠夜間施工,就把店內的裝修更新一遍。
這樣的細致,無疑能極大提高效率與體驗。
△圖為昆明一家餐廳內部
在她的觀察中,現在有一批餐飲企業,比如海底撈、外婆家、麥當勞、肯德基這些在細節方面做得已經不錯了。但有相當一批餐飲企業在細節上做得不夠。
“我做商場這么多年,碰到過很多不注重細節的餐飲品牌。比如味道很大,把一層樓都搞的都是味道;再比如,有的餐廳進去地板就是濕濕的、粘粘的。還有一次,我去考察一家餐廳,連服務員的工裝看上去都很臟,這樣的餐廳,消費者體驗能好嗎?”厲玲說,從一個商場管理者的角度,這樣不注重細節的品牌,是不受商場歡迎的。
如果一家餐飲企業做了零售產品,更要注重細節,大到產品策略,小到產品的包裝、甚至是包裝上的圖案、或者是一個字體,都要非常講究。
在這一點上,海底撈做得很好。“其實我第一次去海底撈的時候,并沒有帶著特定的目的,體驗完了以后覺得不錯。我第二次專門去別的地方考察海底撈時發現,兩次的體驗都很一致,尤其是一些服務細節做得很好,這個品牌就給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厲玲說。
關鍵詞3: 耐心
零售思維是循序漸進,爆款思維是“批發思維”
在餐飲與零售的互相跨界中,很多人把零售思維理解成“打造爆款”,但在厲玲看來恰恰相反,“零售思維絕不是爆款。”
“零售想要做成一個長久的品牌,一定是慢慢守出來的。”厲玲說,現在,很多餐飲的創業者,恨不得自己的產品一下子就“爆”了,最明顯的就是茶、咖啡這個領域,很多人都企圖一上來就火爆。
“但零售思維是不主張做爆款的。”厲玲解釋,對零售商來說,出現了某一款產品賣得特別火爆現象,他們會非常緊張。比如,一個商家引進了幾十款襯衫產品,如果其中一個款賣得特別火,就會很麻煩。因為一款賣得好,就意味著剩下的幾十款銷售情況不好,這個時候就會產生積壓和庫存,就會產生大量的成本和虧損。
對零售思維來說,一定不是期待出現某一款產品非常火爆的現象,寧可今天銷售1000,明天是1010,后天1020這樣,也不希望出現今天銷售5000,明天2000這種情況。零售一定是穩定、是長線、是循序漸進的。
這也是零售與餐飲的共性:生意靠日積月累的單次成交,而不是一次性大量采購。
爆款思維是“批發思維”,甚至可以說是“賭博思維”,和餐飲的本質需求并不相同。
“如果一個品牌在很短的時間內,在缺乏修煉、缺乏功底的情況下,因為某些偶然因素,這個品牌突然火了,那么可以斷定他肯定是走不遠的。”厲玲說。
小結
厲玲告訴內參君,餐飲的本質和零售相通,都是關注人,做好品牌的關鍵,都是要做到“懂人”。
所以在具體的方法論上,零售行業許多成熟的方法論,餐飲企業都可以拿來借鑒。
她在《永遠的零售》一書中,也詳細敘述了如何“懂人”、如何洞察消費市場規律,以及零售管理、用人方面的心得。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厲玲對零售、對餐飲的看法和見解,歡迎報名參加7月19日,餐飲老板內參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的“中國餐飲創新年會(2018夏季峰會)”,屆時,厲玲將在現場分享更過干貨。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進入參會通道 ↓↓↓
【其他購票方式】
?
1.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2.點擊公號底部菜單欄
·end·
輪值主編|孟北 視覺|劉晶晶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火鍋界“京東”|美團點評上市|必勝客新logo
降本提效試驗|內容營銷|個體戶生存指南
海底撈的敵人|連咖啡|海底撈海外店
首席勾搭官1:18842356756(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7600280777(同微信)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7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