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品牌首次進陌生城市開業,到底該如何做?”
想必這是絕大部分餐飲老板們最頭疼的問題之一了。開業本身就是一件大事,想熱熱鬧鬧點,卻兩眼一抹黑;選擇“低調”開業,又擔心萬一冷場,以后怎么辦?
今天,我就和諸位餐飲老板們聊聊,去陌生城市開業的話題。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胡茵煐(微信號:yuelaoban)授權發布;
在此之前,我先跟大家簡單過一下我對餐飲開業的幾點感受:
1、門店開業不是人氣越旺越好。
如果你的菜品、服務、裝修沒有完全調整好,把大量客人吸引進來,其實給他們留下的反而是不好的印象,這對品牌是一種傷害。
2、活動不是開業的結果。
做開業活動最主要的是對過程的調研和發現,深入了解周邊現狀,明白今后怎么打。
3、餐廳開業活動≠打折。
打折是下下策,不到最后不輕易打折。
01
確認新店的品牌戰略意義
開業如打仗。
同樣是打仗,有些隊伍的任務是守住陣地;有些隊伍的任務是攻下陣地;有些隊伍的任務是拖住敵人……這場仗在這次戰役里,甚至這場戰爭里它的意義是什么?
再根據不同任務情況配備人員、武器、補給以及戰術打法。集團高層,必須一開始就明確并規劃好。不然,這仗根本沒法打,因為下面人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同樣,餐廳在外地開業也是如此。老板要明確這家店對于品牌的戰略意義何在?
△每走一步都要有自己的規劃
如果是做加盟的,這家店的戰略意義更多是為了給加盟商看,那就要大張旗鼓的做,加大成本做個開門紅。
如果是想攻占這個市場,那就要多收集信息,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可以低調開業。
當然,理想狀態下是希望一開業就人氣爆棚并一直持續下去。但現實是現在餐飲競爭加劇,這種理想很難實現,企業必須著眼于當下調整自己的戰略。
?1、小城市往大城市開:重點提升品牌影響力
——開業活動放在后面
品牌屬于地頭蛇,在本土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這時候來一線城市(大城市)開業,一定要確保“活下來”。
因為,你能夠在大城市活下來。意味著,品牌一旦豎起來,這里面可以嫁接的東西就很多,利潤來源更多種多樣。
不要想著一來就弄個大新聞,你在這里人生地不熟,想要高曝光就要高投入,大城市水深一般人攪不動。
而且,三四線城市的氛圍和一線城市的氛圍不同,消費者的喜好也不同。
前期門店沒有磨合好的情況下,拿到高曝光量,其實對自己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如果沒有磨合好,人多未必是好事
我曾經服務過一個從四線城市開過來的烤肉店,剛來上海就整了個2000多平米的烤肉城。
老板信心滿滿跟我說:我要讓上海消費者震撼,烤肉城還能這么大,這么氣派,而且我東西齊全,我用的肉都是好肉,你只要幫我開業轟動一下就行了。
我再三勸她,你這面積太大,成本太高了,這么玩太冒險了。你把樓上關掉,就開設一樓的臺面,少招點服務員,先活下來再說。老板說,這些都是小錢沒關系。
老板也確實舍得砸廣告,花了大筆錢推廣。開業那十幾天,樓上樓下坐滿了人,但是服務員近乎癱瘓,中間還出現過服務員培訓不到位被炭火燙傷的情況。
活動結束后,服務員只剩下一半。就在那以后,樓上樓下再也沒坐滿過。“薩德事件”之后,這家韓式烤肉城因為入不敷出徹底關門了,存活時間不過5個月。
△餐飲開業不要輕易打折
所以,小城市往大城市開業,先考慮活下來,即便你確實很棒,也不建議前期大規模投放廣告做開業活動,只需要小規模進行投放。
調整好自己的產品、人員、模式,等到完全成熟之后,再進行大規模開業活動。
?2、大城市往小城市開:重點下沉渠道汲取利潤
——開業活動要夠轟動
品牌從在一線城市(大城市)往三四線城市開拓,本身品牌是自帶光環的。
即使在當地做得一般般,但是對于小城市人來說,總覺得“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特別是大寺廟來的和尚。
同樣一道菜上海賣98和昆山賣98,后者利潤要高很多。借助品牌的硬度,把價格維持相同,這些城市就是你汲取利潤的大后方。
△海底撈上海店vs昆山店:人均差不多
因此,品牌從大城市入駐小城市,必須要在開業之前迅速完成磨合。
在開業期間高舉高打,讓整個城市都知道你的品牌開業信息,廣告聲音盡量放大。務必要完成“開門紅”,接下來就容易形成良性循環了。
城市小,有些資源是比較集中的,特別是媒介這方面。
尤其是注意自媒體的組合跟應用,當地電視臺美食欄目報道的內容,和當地廣播電臺的內容要不同,當地自媒體大號報道的形式也要不一樣。
小城市注重口碑效應,再想想有什么辦法能夠刷爆他們的朋友圈。想明白這層道理,開業活動就好辦了。
舉例:你在電視臺美食欄目投放開業探店廣告,在廣播電臺投放“xxx餐廳開業人山人海,好多人排隊”,在找當地新聞類大號以《xxx餐廳開業現場排隊好多人,商場癱瘓》,為題去投廣告。把開業做成一則社會新聞事件。
△把營銷做成新聞
至于具體的方法這里就很多樣了,我就不在這里贅述。
?3、相同城市拓展:品牌先行利潤靠后
——開業活動量力而行
上海的品牌開進北京、武漢的品牌開進南京,同等級別城市拓展,品牌戰略可以是介于品牌和利潤之間進行抉擇。
開業活動視品牌類型進行演繹,正餐有正餐的玩法,快餐有快餐的玩法。最重要的還是在老板的規劃里,這家店的戰略價值,并量力而行。
但,我還是建議品牌先行利潤靠后。因為,一旦品牌在當地扎根有了影響力,后面的利潤遲早還是會來的。
真不是自己給自己打廣告。品牌進駐外地市場,最好找熟悉當地環境的人來操盤開業的事情,例如專業的活動策劃公司或媒體傳播公司。
02
品牌開業策略因地制宜
中國餐飲經營之難,主要難在面積太大,東西南北有著明顯的地理差異,自然而然就產生了性格迥異的文化差異以及飲食風俗習慣。
同樣的餐飲品牌,在不同的城市產品口味都會有所調整。一道菜的辣度南北都會不同,更何況是裝修環境、服務動作和開業活動?
?1、品牌要入鄉隨俗還得保持個性
連鎖店,最重要的是一致。高度相同才能發揮規模上的優勢。但正如上面所說,中國幅員遼闊,東南西北各不相同,很難能夠做到同時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這時候,品牌就要根據當地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但不能失去自己的特色。
這一點,可以參考肯德基麥當勞的做法。他們是西式快餐,但是也會針對當下中國人的喜好,而請中國本土的明星來做自己的代言人。
△網友:跟潮汕砂鍋粥味道一樣!
品牌進駐外地的時候,在這方面要格外注意。不能太鋼也不能一味討好當地人,誰能在松弛有度的中間,找到自己的黃金比例,誰就提前獲得了成功。
?2、店沒開,情報先收集起來
開業活動是最后結果,很多餐飲老板只盯著結果,卻忽略了過程。
門店附近競爭情況怎么樣,周邊人群怎么樣,當地媒體怎么樣?這些都是要考慮的。一家家的跑,一戶戶的研究,最終把情報都收集起來,再去做開業活動。
△前期工作準備充分,后期才更胸有成竹
這時候,你的開業效果能達到什么程度,你差不多清楚了。
可惜,很多老板直接5折就完事了。他還感覺自我良好,就是面對著高開低走的業績找不到解決方案。
?3、一定要有試營業
有些餐飲老板或許是因為面子問題,也有可能是急于進賬。
要求開業就要爆滿,根本不要試營業。于是,在開業的時候就拼命打折。這么低的折扣,當然能夠吸引人來。
但關鍵是,服務員廚師,都是開業前十五天才找齊的,沒有經過實戰演練,配合還很生疏,一下子接待正常值的2倍客人,服務、菜品,都崩盤了。
△顧客體驗差,后果更嚴重
客人來的時候,體驗感極差,來過一次之后再也不來了。
類似于這種的開業注意事項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展開細數了。
說了這么多,最終還是想跟屏幕前的諸位餐飲老板分享:品牌首次入駐陌生城市開業,一定不能盲目跟虛榮。
必須要有計劃,明確自己要做什么,而且要把準備工作做充分,結果自然就是你想要的。
編輯 | 紅餐網_澤文
用工荒背后的漲薪隱憂,你準備好了么
餐飲新風向:2018這些單品將成為爆款
2018整一年的餐飲營銷寶典,拿去不謝
餐廳如何與消費者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
酸菜魚現象越演越烈,未來中餐趨勢怎么走
露幾個鏡頭就大火,《舌尖》真能改寫餐企命運
這些餐廳明明漲價了,為啥卻能讓更多消費者買單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1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