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址不佳的三家店,為什么只有這家小龍蝦館活下來了?

    小龍蝦一年比一年火,但是今年的形勢卻讓很多小龍蝦館很難過。蝦價的飆升,供貨不足,使得很多小龍蝦店面臨困境。小龍蝦館還能做嗎?

    今天紅餐網專欄作者王鹿鹿就以觀察者+消費者的雙重身份通過一個龍蝦館的案例來淺談爆款單品的經營之道!

    案例:江味龍蝦館

    品類:小龍蝦+湖南菜;

    創立時間:2016年4月,創立于深圳市南山區;

    現有門店數量:2家;

    門店類型:街店;

    客單價:95-120。

    △小龍蝦館門口排隊的人群

    01

    初創門店,不理想的選址

    江味龍蝦館最初的選址,既沒有在餐飲集中的南山大道上,也不在人流動線的節點,而且開業時門口還在修地鐵。這種位置的門店,很難靠線下流量撐起營業額,引流和復購是必須解決的兩個問題。不然的話,就跟它兩邊的餐廳一樣——左邊的椰子雞火鍋平淡支撐,右邊的蒸汽海鮮關店撤場(現在被并入江味龍蝦館)。一條100米長的街道,三個截然不同的風口品類,三種經營,三個現狀,值得思考。

    02

    做小龍蝦,同根同源的選品

    小龍蝦的先天缺陷就是其單一性:一個是場景單一,只能滿足宵夜場景而滿足不了正餐場景,說白了就是“吃不飽”;另一個是品類單一,反季節代替品類不好找,旺季遇到今年這種貨源地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風險較大。

    筆者做了一個產品結構圖,有一條主線貫穿了江味龍蝦的整條產品線——“湘”,湘蝦、湘菜、湘小吃,可以說是同根同源。這樣的搭配,既能有效地將就餐場景延伸至正餐時段,又能滿足消費者“解饞”和“吃飽”兩種需求。

    面對季節性的短板,江味龍蝦從一開始就不停地嘗試,螃蟹、烤魚和小火鍋都曾出現在冬天的菜單上。之后形成了:夏天-小龍蝦為主+烤魚+湘菜;冬天-烤魚為主+小龍蝦+湘菜,這樣的互補結構。

    但是選擇烤魚做冬天的主角,筆者認為并不算一個最優選擇,無法突出整個品牌的差異化。反季節經營,這個“歷史”難題,還有待我們各地小龍蝦經營者們去解決。

    △產品結構

    初期菜單

    近期菜單

    03

    思維轉變,以體驗為中心抓細節

    江味龍蝦館對空間并沒有太多的投入,對比現在普遍高逼格的門店設計,無疑還透著一股“土土”的懷舊風。不過筆者認為,以夜宵為主的消費場景,更多是作為“釋放性”的空間。

    主題可以更鮮明,場景可以更有聯想性,恰恰也不適合做得過于精細。那除了做好產品之外,還要發力在哪里呢?

    江味龍蝦館出品的穩定性一直保持的不錯,但是其對細節的把握,筆者認為是一個亮點,這也是很多小龍蝦餐廳沒有做到的環節。以下羅列一些:

    • 1、牛皮紙成為桌布每張桌子上用多層牛皮紙桌布(隔油污,質感親和),另外垃圾桶的垃圾袋也是多層垃圾袋嵌套(隨時更換),這樣方便服務員迅速收臺、翻臺,減少油污影響;

    • 2、菜單放置桌布下顧客自取自點,減少服務環節;

    • 3、茶缸里插上吸管解決戴手套時不方便喝水,不戴手套時又再次弄臟手的問題;

    • 4、每桌必配手套盒不僅手套的質量好、數量多,還按抽紙的方式折疊好,方便顧客自行取用,減少服務環節;

    • 5、燒烤出品油紙包裹如果點的是燒烤產品,會用油紙覆蓋,做到保潔感的同時,保溫且可吸油;

    • 6、可單獨提供蝦汁即使沒點某口味的蝦,仍可單獨索要,配合清水面食用,滿足不同口味需求;

    • 7、重視隔絕油污提供圍兜、裝包框、手機套等等。

    這些小細節看上去微不足道,但筆者認為很有價值。

    第一,它內含了一個核心邏輯:將用餐流程與服務流程拆解和優化。

    這種細微的改變無法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地累積,最終的結果就是體驗感愈發完善,服務效率逐漸提高。

    換位思考,以消費者為向導,以員工為向導,這是新老餐飲形態的分界線(筆者看來,新老餐飲的差異在于思維的方式,不在于經營模式,新的模式只是新思維的具體體現)。江味龍蝦的后廚流程不得而知,但是相信也已被拆分和流程化了,這從不同上座率時的出餐速度可以看得出來。

    第二,它提供了同業標準以上的新價值。

    這個“同業標準”是筆者最近走訪許多品牌后的感悟。通過背后的了解,他們往往都做到了比同品類行業標準以上的價值輸出(如食材、產品的標準;流程、效率的標準;設計、體驗的標準;品牌打造的標準……)。這種提升往往是綜合性的,顯著差異化的,而核心還是回到第一點,因為思維方式發生了改變。

    04

    引客不難,難的是留客

    很多餐飲創業者都有一個想法,即通過引流,實現將餐飲品牌做爆,認為這就是營銷實現的目的,而忽略了引客的前提是有留客能力。只有當有了足夠的內功后,營銷才會變成一種簡單有效的工具。

    像前文所提及的那樣,江味龍蝦雖然產品得到一定的認可,但選址也讓它不得不通過新媒體的渠道,來購買線上流量。但是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讓隨機流量轉化為自己的粉絲?

    而江味龍蝦館的做法是深入運營大眾點評網,同時經營好微信公眾號與粉絲群,大眾點評網在于對消費者的推薦性,微信公眾號進行官方信息告知與便利信息發放,粉絲群進行互動與收集意見反饋,做好維護。

    另外,江味龍蝦也通過與消費者的互動(線下巡場、常規福利、會員體系、新品試吃員、新品限量半價、走進企業進行大規模試吃等),邊收集數據邊制定策略。這也是用戶思維的表現,從我想給他們什么,轉變到他們需要什么。

    筆者覺得,肯從消費者出發,不斷進行內部優化的餐飲品牌,是值得學習的。而消費者能回饋的,就是高復購率和難得的忠誠度,回到這個問題的原點,正是:引客并不難,難的是引客之后的留存與經營。

    結語

    小龍蝦這個街頭品類,近幾年一直都是行業的焦點,也引來眾多的新參與者,放眼去看中國不同地區的小龍蝦品牌,似乎都有自己玩法。如何能在日趨飽和、同質化嚴重的市場中存活下來?怎樣先解決問題,再建立優勢?希望通過這個小案例,帶來大家一些新的思考。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原創并授權首發

    王鹿鹿,餐飲品牌策略師。10年綜合領域品牌經驗,持續深耕餐飲領域,關注創新餐飲品牌,助推品牌成長升級。(微信公眾號:鹿鹿餐飲大白話< canyindabaihua >)

    編輯 | 紅餐網_澤文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3549.html

    (0)
    上一篇 2017年8月22日 21:16
    下一篇 2017年8月22日 21:3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