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華爾街見聞:長達數年的上市傳聞后,火鍋業巨頭海底撈國際控股在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2015年起的營收復合年增長率近36%,利潤復合年增長率高達70.5%。海底撈與多家A股公司有業務合作,此前兩家相關聯企業已登陸資本市場。
|解讀| 火鍋業巨頭海底撈國際控股5月17日(周四)在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高盛和招銀國際為聯系保薦人。其招股說明書顯示:
2017年營收總額為106.37億元,同比增36.2%;收益由2015年的57.57億元,按35.9%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2016年的78.08億元,并進一步增至2017年的106.37億元;
年度利潤由2015年的4.12億元增至2017年的11.9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70.5%;整體翻臺率由2015年的每天4.0次,平穩增加至2016年的每天4.5次以及2017年的每天5.0次;
根據沙利文報告,按2017年收入計算,海底撈在中國和全球的中式餐飲市場中均排名第一,也是中國及全球增長最快的主要中式餐飲品牌;2017年在全球服務的顧客總量達1.06億人次,在中國內地,每家門店每天平均有近1500人次造訪;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海底撈擁有及經營的餐廳數量達320家,包括中國內地的296家餐廳,以及24家位于臺灣、香港、新加坡、韓國、日本及美國的餐廳;
海底撈預期,2017年至2022年中國餐飲服務市場將繼續以復合年增長率9.6%穩步快速增長,2022年總收入將達到62800億元。公司本身計劃2018年開設180至220家新餐廳,并加大智能廚房、智能存貨管理、提高等候區體驗等方面的投入。
據證券時報·e公司,海底撈與多家A股公司有業務合作,是國聯水產、佳沃股份、安井食品、京糧控股、廣澤股份的客戶。這些上游供應商或受益于海底撈的規模迅速擴張,對比來看,港股頤海國際在2017年的凈利潤就同比大增39.6%。
另據新浪財經,雪榕生物5月初與海底撈對外投資平臺海悅投資戰略合作,布局食用菌領域,并進行資本領域合作;金螳螂與海底撈等戰略合作,探索創新連鎖產業裝修的合作模式;用友網絡與海底撈子公司設立了餐飲云服務公司。
今年初,海底撈董事長助理葉鵬曾表示:“一直有IPO的打算,在等合適時機。”據每日經濟新聞,作為海底撈創始人及控股股東,張勇、舒萍夫婦持有62.7%股份,據2017年胡潤百富榜榜單,張勇、舒萍夫婦以50億元的財富排名第825位。隨著海底撈的上市,二人財富有望倍增:
中信證券食品行業分析師姜婭、戴佳嫻曾分析稱,火鍋的成癮性和易標準化兩大屬性賦予行業“高盈利+強擴張+抗風險”三大能力。市場正由增量向存量競爭過渡,逐步形成全產業鏈的競爭格局,掌握核心議價能力的品牌將突圍。綜上,首次給予火鍋行業“強于大市”評級,同時推薦火鍋產業鏈上調味料龍頭頤海國際、料制品龍頭安井食品及火鍋餐飲龍頭呷哺呷哺。
在成為“海底撈”之前,張勇可是經歷了3次餐飲創業失敗的人,甚至他曾一度悲觀的認為失敗是他的命。
張勇是四川簡陽人,因為成績不好,初中畢業后他就上了技校學手藝,最后成為四川國營拖拉機廠的一名工人,日子枯燥而乏味。
第一次是看到博彩生意十分紅火,張勇就借了5000塊去買一臺博彩機,可誰知在長途巴士上被騙子忽悠著買下一塊假金表,5000塊錢就這樣打了水漂。
第二次是倒賣汽油,憑票供應汽油,倒賣汽油是當時很多人都在做的大生意,可當他也舉著“收油”的板子在路口等了三天,一滴油都沒收到不說,反倒被十多個司機啐了一臉吐沫。
第三次就和餐飲相關了,那就是賣麻辣燙,當時一毛錢一串的麻辣燙很流行,張勇倒是賺了一萬多,但是辛苦錢卻被隔壁發廊的一個姑娘盯上了,戀愛沒談成不說,1萬多卻分文不剩。
后來他總結自己雖然連續創業了3次,但都是因為走了“捷徑”,想賺快錢,又不想付出努力,他決心要像同院的阿婆一樣吃苦賺錢,于是就支起了4張桌子、1口鍋,開始了第四次創業,也就是后來被大眾所喜愛的——海底撈。
海底撈的神話從1994年開啟。據媒體報道,1994年,這位出生在簡陽縣的年輕人召集三個死黨,湊了8000塊,打了四張火鍋桌,創辦了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事實上,當年海底撈剛開張時,張勇是個徹頭徹尾的“門外漢”,不懂火鍋甚至不懂廚藝,不會做菜、不會炒料、不會熬湯,只能拿著書本現學現做,結果火鍋口味一般生意冷清。但隨著其周到的服務口口相傳,熟客逐漸增多。
1999年海底撈餐廳從四川省擴展到陜西省西安市,2004年擴展到北京,2006年擴展到上海,2012年在新加坡開設了首家海外分店,2013年在美國開設首家分店。
海底撈成功的秘訣,不僅在于火鍋最重要的口味,還在于“無微不至”的服務,甚至于一度在微博上出現“海底撈體”。
關于海底撈的服務,天涯論壇曾有網友發帖稱,一次在海底撈吃完飯,要趕火車卻打不到的士,隨后海底撈的店長把自己的SUV開出來,說:“趕緊上車吧時間不多了”。最初的段子多是對海底撈服務的褒獎,不過隨著送房子、送女友這類荒誕內容的出現,一些網友開始質疑海底撈在發動水軍策劃病毒式營銷。
海底撈在招股書也披露了創意服務。招股書顯示,海底撈最早推出平板電腦自助點餐,讓顧客通過平板電腦實時監察后廚,海底撈還有給單獨的顧客放玩偶陪伴,為幼兒顧客提供嬰兒車,冬至舉辦吃餃子活動。
我們看看到底該如何做好服務?又該如何讓員工死心塌地跟著公司?
1
服務就是差異化
我18歲進工廠,成為拖拉機廠的一名電焊工人,上班幾年后覺得無聊,就在街邊擺起了四張桌子,開始賣麻辣燙。
這種狀態持續了兩年,1994年3月,海底撈第一家火鍋城在四川簡陽正式開業,我、我太太、同學和同學太太四人,就是海底撈的創業團隊。
那時我連炒料都不會,只好買本書,左手拿書,右手炒料,就這樣邊炒邊學,可想而知,這樣做出來的火鍋味道很一般,所以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態度好點,客人要什么速度快點,有什么不滿意多賠笑臉。
因為我們服務態度好、上菜速度快,客人都愿意來吃,做的不好客人也樂意教我做。我發現優質的服務能夠彌補味道上的不足,從此更加賣力,幫客人帶孩子、拎包、擦鞋……無論客人有什么需要,我都二話不說去幫忙。這樣做了幾年之后,海底撈在簡陽已經是家喻戶曉。
我做火鍋是偶然,但也算歪打正著,因為火鍋相對于其他餐飲,品質的差別不大,因此服務就特別容易成為競爭中的差異性手段。
1999年,我決定將「海底撈」的牌子做到外地去,海底撈走出簡陽的第一站,選在了西安,因為西安那邊有人愿意和海底撈合作。
但事與愿違,海底撈剛到西安頭幾個月都接連虧損,眼看就要把我們之前辛苦積攢下來的老本賠個精光,危急關頭,我果斷要求合伙人撤資,委托我派過去的得力助手楊小麗全權負責,重拾海底撈的核心理念——服務高于一切!短短兩個月內,西安海底撈店居然奇跡般地扭虧為盈。
我這個人想法也比較開明,沒有「餐飲服務」的定見——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只要顧客有需求,我們就做。
比如,早幾年被網友們熱評的「火鍋外賣」,起因是我在開會時提了一句:現在網絡營銷很火,咱們也可以嘗試一下嘛!實際上這一形式自2003年就開始了:受到「非典」的影響,餐飲行業陷入低谷,海底撈也未能幸免,營業額直線下降,往日賓客滿座的火鍋店變得冷冷清清。
身為西安店的經理,楊小麗開始尋思對策:客人不愿進店就餐,那可以給客人送上門去,她馬上就在報紙上發布了一條關于海底撈火鍋外賣的消息。送火鍋上門,這很新鮮,海底撈的訂餐電話立刻響個不停。
為了送貨方便,我們將傳統的煤氣罐更換為輕便的電磁爐,前一天送餐,第二天再去取回電磁爐。記得這事當時還被「焦點訪談」欄目作為餐飲業在「非典」時期的重大創新進行了專題報道。
2
服務好你的員工
海底撈的服務員很多都是經人介紹過來的:老鄉、朋友、親戚甚至是家人……這種招聘方式在很多人看來簡直是匪夷所思。
餐飲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來就餐的顧客是人,管理的員工是人,所以一定要貫徹以人為本。我始終認為,只有當員工對企業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才會真正快樂地工作,用心去做事,然后再透過他們去傳遞海底撈的價值理念。試想你可以和親朋好友一起工作,自然就很開心,這種快樂的情緒對身邊的人都是很具感染力的。
海底撈為員工租住的房子全部是正式住宅小區的兩、三居室,且都會配備空調;考慮到路程太遠會影響員工休息,規定從小區步行到工作地點不能超過20分鐘;還有專人負責保潔、為員工拆洗床單;公寓還配備了上網電腦;如果員工是夫妻,則考慮給單獨房間……光是員工的住宿費用,一個門店一年就要花掉50萬元人民幣。
為了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公司每個月會給大堂經理、店長以上干部、優秀員工的父母寄幾百元錢,這些農村的老人大多沒有養老保險,這筆錢就相當于給他們發保險了,他們因此也會一再叮囑自己的孩子在海底撈好好干。
此外,我們出資千萬在四川簡陽建了一所寄宿學校,讓員工的孩子免費上學。我們還設立了專項基金,每年會撥100萬用于治療員工和直系親屬的重大疾病。雖然這樣的福利和員工激勵制度讓海底撈的利潤率縮水很多,但我覺得這些錢花得值當。
加入海底撈的員工,流動率在頭三個月以內會比較高,因為生意太好了,確實太累了,三個月到一年之間有所降低,等過了一年就比較穩定了,能做到店經理就非常穩定了。海底撈員工的薪酬水平在行業內屬于中端偏上,但有很完善的晉升機制,層層提拔,這才是最吸引他們的。
絕大多數管理人員包括店長、經理都是從內部提拔上來的。我們會告訴剛進來的員工,你只要好好干,我們一定會提拔你,這是我們的承諾。
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有理想,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自農村、學歷也不高,但他們一樣渴望得到一份有前途的工作,希望和城市居民一樣舒適體面地生活,他們也愿意為追逐夢想而努力,用雙手改變命運。
我要讓他們相信:通過海底撈這個平臺,是能夠幫助他們去實現這個夢想的。只要個人肯努力,學歷、背景這些都不是問題,他們身邊榜樣的今天,就是他們的未來。
我們對每個店長的考核,只有兩項指標:一是顧客的滿意度,二是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而對于服務員,不可能承諾讓所有的顧客都滿意,只要做到讓大多數顧客滿意,那就足夠了。我們會邀請一些神秘嘉賓去店里用餐,以此對服務員進行考核。
我看到有的餐廳訓練服務員,微笑要露出八顆牙齒,嘴里夾著根筷子訓練,我說這不是笑啊,簡直比哭還難受,他們臉上僵硬的笑容,并不是發自內心的。海底撈從來不做這類規定,激情+滿足感=快樂,這兩條都滿足了,員工自然就會快樂,并把這種情緒帶到工作之中。
3
海底撈的章法
海底撈的員工有很多級別,有合格、優秀、標兵、勞模等,還有一個晉升的機制,只要干得好,就可以慢慢獲得晉升。海底撈的很多店長、小區經理都是來自企業底層,很少有空降的。
我們會這樣告訴中層,前兩天你還是一個民工,現在你做店長了,甚至做小區經理了,還給你配了車。你改變了命運,現在你底下這些員工,他們還沒有改變,你的今天就是他們的明天。你該不該把他們帶起來?將心比心,這些道理他們就很容易接受。而且下面的員工也很努力,因為他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海底撈提拔干部,我有一個重要的原則是看這個人是不是與人為善。之所以定了這個標準,是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它對自己的觸動很大。
這件事發生在我的家鄉四川。因為開店,我在外面的時間比較多。有一年回家,我向我媽問起「傻子」的情況。我媽說,你問他干什么?我說他們家很困難,我現在條件好了,想給他送一萬塊錢過去。我媽說,你怎么不早問?他早死了。
「傻子」是我的同齡人,他父母可能是近親結婚,所以他先天弱智。父親據說是去外地打工了,再也沒有回來,大家都猜測實際上是把娘倆給撇了。母子兩個相依為命,生活非常艱難。
起先,「傻子」的母親在一個機械廠工作。后來下崗了,靠在機械廠門口擺小煙攤維持生計。后來機械廠改制,負責人不讓她在門口擺攤了,實際上就是把娘倆的生計給斷了,沒辦法母親就決定帶著兒子一起自殺。
聽街坊的描述,那天「傻子」特別高興,到處跟街坊說,他要吃方便面了。那時候,方便面對于他們家還是個奢侈品。母親帶著「傻子」到了一座小山上,用暖瓶里的水沖開一包方便面,放上老鼠藥,娘倆就這樣死了。只有一包方便面,做母親的給了兒子,她自己喝的白水。
那個機械廠的負責人,完全可以讓「傻子」母親再接著擺攤,或者隨便安排一下,但是他沒有,直接導致了兩條生命的消失。所以我堅持要求一個中層干部要能與人為善,這一點很重要。
海底撈是沒有專門的人力資源部的。我一直覺得人力資源部門是人為地分裂出來的一個組織;對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很不利。說實話,人力資源的負責人不可能了解每一個人的能力。通常,他們做事的原則是不得罪人。
其實每個企業都想打造一種寬容、正確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但總是會有一些異類,不認同企業文化。
我覺得一個好的領導一定要有這種變革的勇氣和能力。至于怎么處理,這個就千差萬別了,有些是很野蠻的,直接剝奪他所有的東西。我覺得也不對,應該互相考慮。但是這個問題一定是要處理,并且不能拖太久。
管理有時候是慈不掌兵,作為企業老總一定要輕而易舉地越過這些障礙,在很短的時間內平息這種糾紛。我覺得這跟性格有關,有的人性格上就不太善于處理這種關系,總是有很多理由,比如說老員工啊,他的貢獻啊,這樣處理起來,就會比較猶豫。
我天然就缺乏這種念舊的情感,沒有這種所謂道德上的壓力。老婆說我天生六親不認。不過海底撈很少用極端方式。大多數是降職、訓斥,犯了錯誤的員工以后還是有機會的。開除人也不是經常干的,做老總的,能干一兩次就差不多了。我這么多年都沒有干過一次。
4
用服務連接人和信息
提到海底撈,每個人都覺得服務很好,我們能得到這么一個評價也非常不容易。像很多科技公司是用技術把人和信息連接起來,做成一個平臺的模式,但是,我想用服務把人和信息連接起來,有可能是前面一種方式的補充。
換句話說,你可以模擬這樣一個場景:一個火鍋店的服務員小黃在這里工作十年,然后你老去這個火鍋店,你們就會形成一種很好的朋友關系,有一天你加班的時候某個親戚要來,你可以把鑰匙給這個服務員,然后告訴你的親戚——自己在加班,鑰匙由海底撈的小黃給你帶上去,這樣一來,我們和社區的聯系就會比較緊密。
還有一個場景,比如說,一對夫妻來火鍋店,先生是山東人,太太是四川人,我們推菜的時候肯定是推四川菜,因為老公的胃口會被老婆改造。
如果他喝酒,喝醬香型還是醇香型,這些在他消費的過程中都能體現出來,這些數據對未來的一些更精準的服務會有很大的幫助。很多人問我,你經歷了公司從小到大、人員擴張,有沒有什么建議或者經驗可以分享。
說實話,我不知道該怎么建議,管理一個有大量人力的公司,我每天都在解決很多解決不了的問題,我解決不好,可能我的同行們也解決不好,只能說大家都盡力了。
我在盡力做的時候,市場也給我機會,還讓我活得好好的,我覺得海底撈到今天主要還是幸運,硬要說有什么建議,就好好做唄,別去東想西想的。因為有十個人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有九個人中途會花心去做別的事情,如果你認認真真把這一件事情做好,最后留下來的就是你。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中晟資管、網絡綜合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carina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358.html